參考: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448&cid=94
《孝經》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就是在教我們如何盡孝道。
然佛門裡,剃髮、燃頂、點戒疤等之動機,是建立在修行了道,以明心見性,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立場為出發點,充滿大公無私之境界,展現大慈大悲、大雄大力、大喜大捨的崇高精神,乃為孝的極至表現。
世人每以為佛教,「割愛辭親,出家修行。」不畜妻子,不盡人道,不養父母,實在不孝。殊不知佛教,是十分重視孝道的宗教,其孝道思想,孝順行為,又遠非孔孟所及。雖然,佛教無專論孝道的經典,但其孝道思想,廣見於諸經。
忍辱經中佛言:「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莫大於不孝。」
佛說孝子經言:「子之養親,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樂眾音以娛其耳,名衣上服光耀其身,猶未為孝。必須令雙親去惡行善,敬信三寶,奉持五戒,仁惻不殺,清讓不盜,貞潔不婬,守信不欺,孝順不醉,方名為孝。」
古德蓮池大師言:「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自:http://big5.xuefo.net/show1_31310.htm
晉朝桓玄征伐殷仲堪,行軍經過廬山,要遠公出虎溪一見,遠公稱疾不堪以行,絕不破例出虎溪去見賓客,桓玄只得自己入山。
起初桓玄傲氣十足,不肯向遠公敬禮,哪知一見遠公的嚴肅神韻,不覺自然而然地致敬起來。桓玄問:「不敢毀傷,何以剪削? 」遠公答云:「立身行道。」桓玄稱善。
桓玄的問難基於《孝經》中:「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經文非難慧遠「剪削」(剃髮)為僧的行為,置對手與「不孝」的地位。遠公「立身行道」的答語,也出自《孝經》,言簡意深,令桓玄十分佩服。
桓玄下山後對左右隨從說:像遠公這樣的人,實是我生平所未見過的,的確是個高僧大德!
註:殷仲堪,東進人,出身士族,善清談。曾任荊州刺史,鎮守江陵,後為恒玄所殺。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51801361 殷仲堪生平事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