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仲尼不可毀

【論語子張第十九】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9.23)

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的學問道德,實際上勝過仲尼。」
子服景伯把這些話告訴了子貢。
子貢說:「人的德行有深淺程度的不同,譬如房屋的圍牆有高矮一般。我家的牆不過和別人的肩膀一般高,所以很容易看得見房屋裏美麗好的陳設。而老師(孔子)家的牆是高達好幾仞,如果找不到門路進去,就會看不到宗廟裡規模的華美,和百官的儀容富盛。而能得其門入的人或許太少了。叔孫武叔會這麼說(誤解),不也是很自然的嗎?」

-----------------------------------------------------------------------------------------------------------------

叔孫武叔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19.24)

毀是毀謗。
子貢說:「無以為也。」不要毀謗。
「仲尼不可毀也。」仲尼無可毀謗。
以下說比喻:「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賢指道德而言。他人的道德,高如邱陵,還可以任人踰越。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仲尼的道德,高如日月,無人能以踰越。
以下是結語:「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有人雖想毀訾日月,其實是他自己絕棄於日月,其於日月有什麼傷害呢?所以有人想毀仲尼,亦不能傷仲尼,適足以自顯其不知分量。
---------------------------------------------------------------------------------------------------------------
 陳子禽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19.25)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陳子禽是孔子弟子陳亢,子禽是其字。他對子貢說,你是謙恭而已,仲尼怎能賢過你呢?
    

子貢聽了,即知子禽不認識孔子的道德學問,便用以下的言辭開導他。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知同智。君子說話,一言能使人稱他有智,一言也能使人稱他不智,說話不可不謹慎。此勸子禽說話要符合事實,不可妄言。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我們的夫子,其道德學問高不可及,猶如天那樣高,不可用階梯升上去。天指太空而言,廣大無限,孔子的德學亦無限量。

「夫子之得邦家者。」夫子如得其時,治理國家,那就有如古人所謂「立之斯立」等那些政績。「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以禮立人,人民自然能立,以德導人,人民便能奉行。

爾雅釋詁:綏,安也。「以仁政安人,則遠方之人來歸,以樂教感動人,則人民和睦,生時,人民榮之,死時,人民哀之。「如之何其可及也。」有這樣的道德功業,他人如何能及。此意是說,無人能及得上孔
子,足見「仲尼豈賢於子乎」這句話說不得。

忍辱仙人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FqLItu6VEQJPSSvt4XQ-/article?mid=360

金剛經上之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那時,釋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在山上修道,修忍辱行,適遇歌利王帶文武百官,宮娥妃嬪,到山上遊玩打獵,這些宮娥在山上各處遊玩,看見一位老修行,坐在樹下不動,覺得奇怪,便問老修行:「你在這裡做什麼?」老修行答:「在這裡用功修行,修持佛法。」

宮娥根本沒有聽過佛法,不知什麼是佛,因好奇心起見,便都走來圍著佬修行問法。這時王打獵回來,見宮娥都不在,便四處找尋,看見眾宮娥,原來都圍著老修行,很親暱的在談話,便生起妒忌心,以為老修行引誘了他的妃嬪,一怒之下,便責駡老修行:「為何引誘我的妃嬪?」老修行答:「沒有,我只在這裡修行,和她們說點佛法而已。」

王問:「修什麼行?」答:「修忍辱行。」王問:「什麼是忍辱行?」答:「人們怎樣對我不好,我都能忍辱。」王不信說:「你能忍辱?我現在便先試你。」遂將他的耳朵割下,問:「是否生瞋恨心?」答:「不生瞋恨心。」王再將他的鼻樑割下,仙人亦答說:「不生瞋恨心。」王再截下他的四肢,仙人依然說:「不生瞋恨心。」

王怒說:「你根本打妄語,我不相信你一點瞋恨心都沒有!」於是老修行便發願:「我若不生瞋恨心,則我的耳、鼻,和四肢都會即刻恢復生長,如果我有絲亳瞋恨心,則耳、鼻和四肢不會再生長。」發願後,果然耳、鼻,和四肢都恢復如舊,王見之大駭,以為是妖怪。

這時候,護法天神大怒,便降狂雨、冰雹來打歌利王,老修行又發願:「願護法善神不要發怒、不要責罰他,將來我成佛,一定先度歌利王。」

所以佛成道後,便先度憍陳如五比丘,憍陳如歌利王

我們修道要發願,一定要發對人好,和度人的願,切切不可發害人、殺人的願,否則便殺殺不已 ,循環不息。

如果發願度他成佛,將來大家都成佛,都得到常寂光快樂,多麼好!

所以即使人們對你不好,你亦要對他好,你看釋迦牟尼佛,被歌利王辱駡、割截身體,仍發願要先度他,這種精神,多麼偉大!我們學佛,一定要學釋迦牟尼佛那種偉大的精神。

----------------------------------------------------------------------------------------------------------
原文: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
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人頭不好賣

引用:http://www.epochtimes.com/b5/9/12/2/n2741451.htm

古印度有一位阿育王,他很敬重佛法,敬重佛家弟子。凡是出家的僧侶,不論其年紀大小、德行高低,總是遇上便拜,極其虔誠。
大臣耶捨,對此表示不滿,私下對人說:「大王一統全印度,貴為至尊,名動天下,應該自重才對。怎能隨便對人施禮呢?對於那些有名氣的大德比丘施禮,也就是了,何必還向小沙彌們致敬呢?也太輕賤自己了。」

這話不久傳到了阿育王耳裡。有一天,他對大臣們說:「請你們不要殺生,在已死的動物身上,割下頭來,到市場上去賣。」又對耶捨說:「請你去找一個死人頭,割下來,也到市場上,去賣賣看。」
 
諸位大臣,不明所以。但聖命難違,便按著阿育王的命令照辦去了。不久,大臣們找到各種動物的腦袋,耶捨也找到了死人頭,便一起拿到市場上叫賣。
動物的頭,早都賣出去了,只有人頭賣不掉。大臣耶捨,拚命叫喊:「請來買人頭啊!請來買人頭啊!我這裡便宜賣了。」
這一喊不要緊,把市場上的人都嚇跑了,只剩下同來的幾個大臣。這時,只見一人朝他們走來,卻是阿育王。
 
阿育王來到大臣們跟前,問:「買賣怎麼樣?還順利嗎?」大臣回答:「各種動物的頭,都賣出去了,只有人頭賣不掉。」阿育王問:「怎麼會賣不掉呢?你們說:「天下萬物中,什麼最貴重?」大臣們說:「天下萬物,以人最貴。」
阿育王又問:「既然萬物以人最貴,人頭應該能賣個好價錢才對,怎麼反而賣不掉呢?」
大臣們回答:「人貴重是在他活著的時候,死了就最賤不過了。死人頭,人們看都不願看,哪裏會有人買呢?」
 
阿育王又問:「是否所有的人,死了都會變賤呢?」大臣回答:「是啊,大王,確實如此。」
阿育王這時,特意問耶捨說:「耶捨,請你告訴我,我死後,是否也會如此之賤呢?請你不要害怕,怎麼想的便怎麼說。」
耶捨心中驚惶,遲疑了好久才說:「是的,正如大王您所說的,一點不假。」
阿育王說:「既然如此,我活著雖然是一國之王,權勢熏天,極為尊貴,死後卻與別的死者一樣,輕賤至極。你為什麼還要反對我禮拜眾比丘呢?人既然本來就沒有什麼尊貴可言,我拜僧,怎能算是自甘輕賤呢?」一席話,說得耶捨啞口無言。
 
此後,阿育王仍是見僧便拜,諸位大臣再也沒有什麼不滿的言論了。
 
阿育王敬重佛法,敬重佛家弟子的行為,是值得人們深思細忖的!

-------------------------------------------------------------------------------------------------------------

引用: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37/0671_003.htm

育王禮僧者。阿育王經云。王見福田僧。不問大小。悉皆禮拜。耶奢大臣。怪而諫曰。應當自重。何輕作禮。王集群臣。不聽殺生。仰敕各得一頭。若牛若馬之類。唯敕耶奢。得死人頭。既皆得已。使貨於市。餘頭賣盡。人頭獨存。王問眾臣。一切物中何者為貴。答曰。唯人最貴。王言人貴應得多價。何以不售。答言。人生雖貴。死乃最賤。頭尚可惡。況有價乎。王問。一切人頭皆賤否耶。答言皆爾。王言。今我頭亦賤耶。爾時耶奢。懼不敢對。王言。若不異者。汝何遮我不使禮拜。汝若是我善知識者。應當勸我禮拜。使我將來得諸天身。賢聖勝頭。頭有所直。何故我自作禮。汝尚嗤笑。

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梵文 Sadāparibhūta bodhisattva,恆常不輕視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菩薩緣起
在《妙法蓮華經》中,釋迦牟尼佛講了如下故事:
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來,其壽命和正法住世時間非常久遠,在像法時期,很多比丘變得十分傲慢。
這時有一位菩薩比丘,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並向他們說:「我非常尊敬你們,不敢有所輕視,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

忍辱恭敬
這位菩薩比丘不但讀誦經典,而且身體力行禮拜恭敬,甚至遠遠地看到四眾,都要走過去施禮讚嘆。
四眾中有心不潔淨、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對此不屑一顧,而且破口大罵:「你這個無智比丘來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輕視你們』,還來給我們授記,說我們將來成佛,我們用不著你這種虛妄的授記。」
即使這樣被呵斥辱罵,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仍舊一如既往堅持修行,有時眾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時,仍然高聲說道:「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將來都要成佛。」
因為他常這麼說,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眾,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常不輕」。

磨難成就
這位比丘臨命終時,在虛空中聽到威音王佛說《法華經》,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淨,並廣為四眾講經說法,以前打罵的人無不信服,都前來順從,聽法受教。
由於他遇到無數佛,受持讀誦《法華經》,並廣為四眾解說,所以最後成佛。
這位常不輕菩薩不是別人,正是釋迦牟尼佛自己。

生動樣板
盡人皆知,文殊普賢地藏彌勒觀世音大勢至虛空藏除蓋障八大菩薩,聲名顯赫、威力無比,可是世人對他們只是頂禮膜拜、祈求保佑而已,真以他們為榜樣,想最後達到他們地位的人寥寥無幾。
而常不輕菩薩則不然,他所處的環境,跟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有不及而無過之,這使我們覺得親切、自然。
他在現實中磨練、苦修,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最後終登彼岸、見性成佛,其鮮明的象徵意義,與深刻的現實意義,可以說並不亞於八大菩薩,如若初學菩薩行者真正發心,常不輕菩薩的言行是可望而可及的。

破三重障
事實常常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常不輕菩薩的修持其實是相當不易的,這是真正「軟中帶硬」的高級內功。

常不輕菩薩的修持告訴我們,一般行者,要破三重障礙
一、我們雖然時時自我提醒,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但是無形之中總有「傲慢」的蛛絲馬跡出現。即使這種微弱痕跡,還是逃不過他人的眼睛,甚至被人家的顯微鏡放大,那結果何其了得,輕則關係疏遠,重則分道揚鑣。

二、讚歎別人做得不夠,分不清正面讚歎和阿諛奉承的差別。實際上,正面讚歎是使被讚歎的人正直前行,阿諛奉承則是自己另有利益所圖。再者讚歎別人就以為降低了自己,或者稱讚別人而沒被別人稱讚就失去了平衡,而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可行之路。

三、讚歎人家、幫助人家,人家不但不領情,甚至還反過來辱罵、毆打,這是一般人所無法接受的,因此這道坎成了多數行者無法逾越的障礙。而常不輕菩薩的象徵意義正在這裡,當他被人家辱罵甚至毆打時,既能行忍辱行,又無嗔恨之心,而且還要繼續讚歎他們,堅稱他們將來終能成佛。

立志作菩薩,並欲最終成佛的行者,必須以常不輕菩薩為光輝榜樣,謙虛謹慎、忍辱負重,自覺、自願地去破除此三重障礙,破一重障礙則攀登一級台階,自己有多大能力,別人有多高水平,僅用此尺度衡量,則馬上可見分曉,由此可知,在順境中修行不足為難,在逆境中堅持才是真正用力之處。

---------------------------------------------------------------------------------------------------------------
原文: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
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
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
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
引用: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37/0671_003.htm

不輕深敬者。法華云。常不輕菩薩見諸四眾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四眾之中。有生瞋者。惡口罵詈。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不輕菩薩。能忍受之。其罪畢已。六根清淨。增益壽命得無量福。漸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時四眾輕賤我故。二百億劫。不值三寶。千劫於阿鼻獄。受大苦惱。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陳騫

引用: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9%A8%AB 維基百科

陳騫(211年-292年),休淵臨淮東陽(今安徽天長)人。三國時代曹魏司徒陳矯之子,是晉朝的開國功臣,官至車騎將軍,於《晉書》中有傳。陳騫之父陳矯本姓氏,因過繼與母族而改姓
幼有才智
陳騫自幼為人沈厚,相當有智謀。郭頌《世語》曾載一故事,指陳騫父親陳矯擔任魏國的尚書令時,曾因受侍中劉曄的讒言攻擊而感到憂慮。當時陳矯便將這個形勢告知兩名兒子,長子陳本想不出甚麼主意,而陳騫就對其父說:「主上是一位明聖的君主,而父親大人您則是一位顧命大臣。即使君臣間有甚麼不如意,對您而言最大的損失也只不過是不能做到三公而已。」結果曹叡果然沒有因讒言而難為陳矯;另外,陳騫年幼時亦曾受到夏侯玄的輕視和侮辱,但陳騫一點都不以為意,反令夏侯玄感到奇異,從而欣賞陳騫起來。可見陳騫自幼已經見事甚明,而且深知處世之道。

---------------------------------------------------------------------------------------------------

引用:http://www.xysa.com/xysafz/book/jinshu/t-035.htm  晉書/列傳第五/陳騫等傳

陳騫,臨淮東陽人也。父矯,魏司徒。矯本廣陵劉氏,為外祖陳氏所養,因而改焉。騫沈厚有智謀。初,矯為尚書令,侍中劉曄見幸于魏明帝,譖矯專權。矯憂懼,以問騫。騫曰:“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過不作公耳。”後帝意果釋,騫尚少,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異之。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孟子離婁篇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reqTjvmeFQSu4Te6Rm8ghzKppto0x68K/article?mid=1876  孟子待人之道
 
《孟子‧離婁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孟子‧離婁篇》
這是說:君子所以和眾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能省察自己的心,省察自己是否以仁待人,以禮律己。有仁道的人就能愛護人,有禮法的人就能敬重人;能夠愛護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愛護他;能夠敬重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敬重他。假定有個人在這裏,以強橫不講禮的態度對待我,君子必須先行自問有無不仁無禮與不忠的地方;不然,這種橫逆的事件,怎會不斷加到我的身上?如經兩次檢討反省,於仁於禮於忠,俱毫無缺陷,而那橫逆的行為還是照舊襲來,君子便把他看作是個不講道理的妄人,這種狂妄無知的人,仁不能感動他,禮不能約束他,一直這樣妄作非為,那和禽獸有什麼分別,對於禽獸,又何必與之校是非論曲直呢?
 
-------------------------------------------------------------------------------------------------------------
 
節錄:孟子離婁篇
 
(第十九)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註解:
1.人與禽獸的差異很微少,只是人之天性有仁義存在。
2.去之:拋棄仁義。
3.由仁義行:順著天性的仁義而行事。
4.非行仁義也:並非知道仁義可貴,才去推行仁義。
5.朱注:仁義己根於心,而所行皆由此出;非以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所謂安而
        行之也。此則聖人之事,不待存之,而無不存矣。


 
(第二十八)
孟子曰: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人也, 我亦人也。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 憂之如何?如而已矣!」
「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 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註解:
1.橫逆:朱注:強暴不順理。
2.反:反省。
3.此物奚宜至哉:不然這無理蠻橫之事,怎會落在我身上。
4.由:猶。
5.此亦妄人也已矣:這是個不明事理的人。
6.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像這樣的人跟禽獸有何差別。
7.於禽獸又何難焉:對於禽獸,你有什麼可責難呢。
8.君子有終身之憂:趙注:君子之憂,憂不如堯舜也。
9.一朝之患:一朝橫來之患。
10.乃若所憂,則有之:若有憂,只有一種憂,憂不如堯舜。
11.如而已矣:只有努力使自己成為堯舜而已。
12.亡:無。
13.則亡矣:君子沒有什麼禍患。
14.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不做不仁的事,不做不禮的事。
15.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如果行仁行禮,還有一朝之患,君子也不把它當做是禍患了。

高潔隱士孫登

引用: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4/t/t139.htm

孫登,三國時代魏汲郡共人(今河南省汲縣西南)字公和。
孑然一身,沒有家屬,獨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夏天自己編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長髮覆身,平生好讀易經,安閑無事,常彈絃琴自娛。
性情溫良,從來不發脾氣,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要看他發怒的形態,可是孫登從水中爬起來,卻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後來居住宜陽山,魏文帝聞知,命阮籍前往拜訪,與他談話,卻默不作聲。嵇康又跟隨他游學三年,問他有何目標抱負,孫登也始終不答。

及至嵇康將離別時,對孫登說:「先生難道竟無臨別贈言嗎?」孫登說:「火生而有光,如不會用其光,光就形同虛物,重要的是在於能用光,光就能發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會用其才,才能反會召禍,重要的是在於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於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於認識獲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於當今之世,望你慎重。」

嵇康未能接受,後來果然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兩句,深表感慨,後悔當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所誤。

-------------------------------------------------------------------------------------------------


【原文】(取自:隱逸傳)
孫登。無家屬。為土窟居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髮自覆。性無恚怒。人或投諸水中。欲觀其怒。登出便大笑。稽康從之遊。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康將別。曰。先生竟無言乎。登曰。火生而有光。不用其光。而果在乎用光。人生而有才。不用其才。而果在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作幽憤詩曰。昔柳下。今愧孫登。 

唾面自乾

引用: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8/2/25/69218.html 明慧學校

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有一位名叫婁師德的宰相,他待人寬厚有度量,由於十分愛才,也屢屢舉薦人才。
有一次,擔任納言的婁師德與官拜內史的李昭德,兩人同行入朝進謁,婁師德因體胖行動遲緩走不快,李昭德嫌他走得慢跟不上,就怒氣沖沖的說︰「都是你這個鄉下佬耽擱了我的時間!」
婁師德聽了並不生氣,還笑著慢慢說︰「我本來就是鄉下佬啊!」 
 
後來,婁師德的弟弟升任代州刺史,將出發上任時,婁師德對他說︰「我不才卻擔任宰相,而你現在又任刺史,我們都受了國家過多的恩寵,將招人妒忌,你要怎麼做才能保全先人的名聲?」
他的弟弟跪在地上說︰「從現在開始,即使有人把唾液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不說什麼,自己把唾液擦乾就是了,以免兄長替我擔憂。」 
婁師德說︰「這正好是我所憂慮的。別人吐你唾液,就表示他對你生氣了。你把唾液擦掉了,表示你厭惡別人的唾液,是抗拒別人的憤怒。所以不要擦,讓它自己乾,你何不也笑著承受呢?」
在武則天當政的年代,婁師德能保全他的榮寵與祿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了。 
 
後來這個故事就被濃縮為「唾面自乾」這句成語,比喻待人忍讓、有容人之量。 
 
---------------------------------------------------------------------------------------------------------------
【原文】 取自: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
婁師德弟拜代州刺史,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
弟長跪,曰:「自今雖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
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武後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批注】 
(1)婁師德:唐代鄭州人。武則天當政時的宰相,有容人的雅量,以能用人見稱。
(2)拜:任官、授職。
(3)刺史:職官名。原為古代掌管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此指州牧。
(4)不才:不成材,自謙之詞。
(5)宰相:職官名。古代君王的最高幕僚,為百官之長,但歷代名稱不同。又稱為「宰輔」。
(6)州牧:職官名。古代分九州島,每州的最高長官為州牧,後指朝廷所委派的州郡最高行政首長。
(7)長跪:將腰股伸直屈膝成直角的跪禮,以示莊重。
(8)唾:音拓,吐口水。有看不起的意思。
(9)某:我,自稱之詞。
(10)拭:擦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