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佛經的四次結集

引用:http://www.mpl-dj.com/htm/ndl/road1.htm

【歷史上佛經的四次結集經典】 

關於佛教經典的結集,事實上,在現存大藏經中,就可以看到當時「大、小經典結集的盛況」。但是依史學家考據的觀點,最重要的有四次結集經典。

1.第一次結集
佛弟子們第一次結集的經典,也就是著名的在王舍城剎帝山窟靈鷲山上的山窟),或者稱為五百阿羅漢結集(也有的說是一千阿羅漢結集),時間是大約在佛剛涅槃之後的西元前486年的夏天

2.第二次結集
是在印度的毘舍離城結集,或稱七百比丘結集,是由重戒律、年齡極高的上座部長老共同結集,時間大約在佛滅度後的一百年左右,西元前三百多年。

這兩次結集,都是在印度的佛教歷史文獻資料上找得到的結集事証。《四部阿含經》大體就是在這兩次結集中完成的,這是近代學者的意見,當然也有別的說法。此外還有第三次結集及第四次結集的經典。

3.第三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兩百三十六年,大約在西元前226到264年之間,當時印度出現了一位阿育王,也就是於《雜阿含經》第二十三卷(六○四)經中記載阿育王出生於佛在世時以沙供佛得大果報的故事。就在阿育王住世的那個時期,由一千位比丘聚集在一座叫做摩揭陀國華氏城,完成了第三次的結集經典。
在這次的結集當中,不但有《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而且還多增加了祖師大德所寫的論藏。而由阿育王的故事出現在《雜阿含經》中,可見《雜阿含經》的結集完成,已經涉及第三次結集經藏的內容,超過佛涅槃後的兩百年。

4.第四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四百多年至五百年,是在西元第二世紀之時,當時由五百位比丘在印度的迦濕彌羅國,完成了經藏、律藏和論藏的結集各有十萬句頌詞,三藏的頌詞加起來總共有三十萬句頌,合計有九百六十萬言。
現在於大藏經中看到的《毘曇部》所記載的龍樹菩薩所寫的《十住毘婆沙論》,就是在第四次結集中重要的寶典,可惜「論中大部分的經文已經遺失」。
而第四次結集,又有南傳的說法,即在第四次結集會上,誦出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訂三藏注釋,重新安排經典次序而完成巴厘文的三藏等。此外從西元一八七一年至西元一九五四年間尚有第五、第六、第七次結集,不錄。
  
以上所介紹的四次結集經典乃至第五、第六、第七次的結集,皆是古印度及現代印度的文獻資料所保存下來的。

【其他不同的結集】
在其他記事裡,也有記載其他由佛在世時或者當佛涅槃後,由佛弟子私自形成一個個團體,紛紛將他們從佛陀那裡所聽聞過的佛法,私自用「具葉記錄」和背誦起來的法義,結集起來,流傳到後世。如傳說中的「窟外結集」,也就是說,《四阿含》中大部分的內容,是「五百阿羅漢」在洞窟內結集聲聞藏的經典,然而「阿含經中」的某部分序文,也有記載「窟外結集的盛況」,其聽法大眾涉及天眾,就不僅只有「五百阿羅漢在場」。

更須明白,《四阿含》的結集,最主要是出自「五百羅漢或千阿羅漢」之手,然而佛住世時,隨佛出家或隨佛的諸大弟子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超過數十萬人,這點可從《四阿含》中及「大乘經典」內出現的出家人數做一考察。
如《增一阿含》卷二十六(五)中敘述佛在世時,有一次曾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在一處,受梵志供養,其他分散於印度各處的阿羅漢應當更多。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就說:「佛滅度後的兩百年,當時賓頭盧尊者尚在人間,那時於一次聚會中,仍然有三十萬比丘悉來集會,彼大眾中十萬人是阿羅漢,二十萬人是學人及凡夫比丘。」由佛涅槃後的兩百年,尚有數十萬比丘眾住世,可以想見佛在世時出家比丘眾的盛況,少說也有數十萬

由此可知,在「五百阿羅漢」結集「聲聞藏」的同時,尚有「數十萬」比丘、比丘尼大眾,皆未參加「結集經典」,難道不會有「因從佛所聞法義及所修法門與「聲聞藏法義及與其所修法門不同」而形成許多「窟外結集」的情形嗎?這點從《四阿含》及「菩薩藏經」中出現的大量經文可以做一個參考。

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瞭解諸佛所說法才不會有偏差。
眾所皆知,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有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歷史是強人所寫的,世人可以從正史中,看到一個朝代興衰成敗的表相,但是並不一定代表那個時期興衰因緣變化的「真實面」。相對的,從民間記載的野史,反而能夠在與正史記錄的相互比較、對照中,有更多的機會,從更多的層面,來瞭解一個時期的歷史演變因緣的真實性。

相對的,佛教的經典結集,也應該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來瞭解諸佛所說修証法義的正確性,才不會有偏差。諸如由「律師」和「苦行者」主導的兩大結集,享有當時僧團的主導權,可看做「古印度佛教中是以『依律為師』為當權派」,大眾比丘所結集的經典,可看做是古印度佛教中依法為師的「次佛教團體」。

然而佛法與世間歷史的記錄及一般哲學思想不一樣,佛教是以修證的「法」為根本,不是以「人」的領導為崇拜,歷史是由強人而寫,而佛教徒信仰的佛法,則是由證法的聖人所弘揚,其間「經典的弘揚的方式、時間,尚牽涉到『因時、因地、契理、契機』等許多複雜問題,乃至說法、弘法的『時機成熟先後問題』。」因而形成「南傳佛教國家」重「聲聞經律」及「北傳佛教國家」重「菩薩經戒」的「弘法內容上」的明顯差異。

所以如何找到證法的覺者-佛,所修證法義的源頭,也就是「原始佛法」的完整意義,應該從前述所說的四次結集的經典中,與從證法中獲得大智慧的佛弟子多次的結集的經典內容中,也就是從《大乘經典》和《阿含經》所記載法的內涵的異同點來做分辨,就可以瞭解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什麼!而不是以「凡夫背誦的原理」、「限定句數」來看「經典的結集」

楞嚴經的由來


佛陀涅槃七百年以後,印度的大乘論師龍樹菩薩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證悟的殊勝,受到龍王的禮請,他在龍宮中見到《龍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披閱之後,感到非常的稀有難得。
於是龍樹菩薩以他超凡的記憶力將《楞嚴經》背下來,回來後默寫出來,呈獻給他的國家。國王見了之後非常重視,將《楞嚴經》奉為國寶,並藏在國庫裏,禁止外傳。
《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的時候,他的盛名已經傳來。西元五八○年的時候,有印度僧人來到中國,聽說我們東土有位號稱「小釋迦」的智者大師,於是前來拜訪,相見之後交流得很融洽,雙方都很高興。
這位印度僧人告訴智者大師,止觀中三種觀照的觀點和印度的《楞嚴經》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師一生弘揚天臺止觀,成就殊勝,自然對這素未謀面的《楞嚴徑》很感興趣。印度僧人走後,智者大師求法心切,特地在他所住的浙江省天臺山的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台,面向西方印度的方向竭誠地禮拜。這樣拜了十八年,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我們東土來,遺憾的是,一代佛門龍象智者大師于西元597年往生了一生都沒有見到這部經。
後來印度天竺國的一位法師般刺密諦,他聽說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為求《楞嚴經》整整禮拜十八年,深深地感動和欽敬,他覺得這部經和東土的眾生必定有殊勝的法緣,於是決定要把《楞嚴經》帶到中國來。
不料過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搜查出並沒收,法師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無絲毫動搖。怎麼辦呢?法師想到把《楞嚴經》背下來,這樣就不會被查收。他將《楞嚴經》背得通熟後,再次啟程,好不容易到邊境後,因旅途艱辛的奔波跋涉,疲勞至極的法師忘失了經文,只好重新返回。
經歷了兩次挫折,般刺密諦法師的弘法之志更堅定了。最後他採用了常人難以想像方法。先將經文寫在一種極細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開,塞進寫好的經文,然後將創口縫合。等刀口平復後,再行出國,這-次般刺密諦法師成功地度海來到中國。
那時是唐朝中宗皇帝神龍元年初,即西元705年,法師到達廣州後,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負責當地的政務。

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很重視,於是將般剌密諦法師奉請到制止寺住下。法師剖開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經文。因時間太久,白布已經血肉模糊了,經文難以辨識,更不要說翻譯了,大家正都處在憂慮之中的時候,奇跡發生了。旁邊有一位啞女忽然會說話了,她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跡就會顯現。大家試了之後,果然現出了經文,真是皆大歡喜。
經過周密慎重的籌備,于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譯。般刺密諦法師任譯主,北印度彌伽釋迦法師翻音,懷迪法師證譯,房融宰相筆錄潤飾文采。因房融學養深厚,故而《楞嚴經》文字之典雅優美,在漢文佛經中可以算的上首屈一指。如此艱難地將《楞嚴經》傳來東土並翻譯成功後,般刺密諦法師就倉促地回國了。房融宰相將此感人的事蹟和譯出的《楞嚴經》奏送入朝廷,但朝廷沒有即時頒佈弘傳。後來禪宗北宗的神秀大師進宮弘法之餘,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嚴經》才開始流通,修習《楞嚴經》的風氣逐漸在全國盛行起來。
------------------------------------------------------------------------------------------------------------
引用:  http://city.udn.com/66437/4721267?raid=4734554#ixzz1cgDooUSm 

楞嚴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

《楞嚴經》對佛法、對佛教,是有大的作用、大的力量。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把《楞嚴經》的道理先懂了,先明白了。我們生在這時候,一定要護持這部經,不要令這部經沒了。我們若不生在這時候,那就沒有責任;我們正在這時代,絕對要用全副的力量來護持這一部經。

我們大家都知道,佛法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古時候,中國有許多高僧大德到印度去留學、取經,他們沒有見到這部經典;玄奘大師在印度住了十七年,沒有看到過《楞嚴經》。印度高僧到中國來弘法,帶了不少經典到中國來,也沒有《楞嚴經》。

這一部經的來源,據佛教歷史考察,本來是在龍宮的。龍樹菩薩在龍宮裏看《龍藏》時,看到這一部經的時候,他用記憶的力量把它記(默背)出來後呈現給國王,所以世間上才有這部經。然而當時天竺國(印度)的國王吝法,把《楞嚴經》視為至寶、國寶,不准流通到別的國家。

所以有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都沒有人知道有這部經典。一直到唐朝初年,智者大師始有所聞智者,是天台宗的大師,雖然天台宗不是他創建的,但是天台宗確實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所以今天我們講天台大師,一定是指智者,像我們講華嚴宗一定講賢首大師一樣。

天台大師他老人家創立三止三觀的教義,這可以說是他從經典裡面悟出來的、發明的。在那個時候,有印度的高僧到天台山拜訪智者大師,聽到智者大師講三止三觀,這些印度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就給智者大師說:「你老人家所發明的止觀跟印度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的教義,非常的接近。」

這時候,我們中國人才曉得印度還有一部寶典叫《大佛頂首楞嚴經》。在那個時代交通不便利,要從中國到印度去,只有走路、騎馬,路途非常遙遠,想得到這部經談何容易!可是智者大師非常了不起,聽說有這部經,當然希望能夠見到這部經,給自己做個印證;看看自己發明的止觀跟佛所講的到底是不是相同?有什麼差別?他當然非常渴望想看到這部經典,於是在天台山築了一個拜經台,每一天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每一天禮拜,一天也沒有間斷,一直到他圓寂,總共拜了十八年,還是未能得見楞嚴經》。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後人敬仰! 

一直到中宗,到武則天執政的時代,印度有一位高僧般剌密諦,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偷渡又被發現了。有這二次紀錄,法師一出國,關口就特別留意。到第三次,他老人家想了一個方法,他把這部經典,用很小很小的字抄寫在很薄很薄的以最細最薄的絹還是羊皮上,然後把經典捲起來,將自己的胳膊剖開,將經典藏在裡面,等傷口長好了,再申請出關。  

經典傳到中國來,在中國翻譯完成,他老人家趕緊回去,向國王報告:《楞嚴經》我偷到中國去了,願意請求處分。所以這部經不像過去古大德到印度去求取,或是西方高僧大德帶來,而是般剌密諦用這樣的苦心,把這一部寶典送到中國來。中國人因為和佛教有大因緣,才得有這麼一位勝道沙門不惜身命把這一部經送到中國來。我們今天展開經本,或能聽聞這一部經的人,都不能不感激般剌密諦大師智者大師沒有見著這部經之前,已經向西方印度拜這一部經的名字,拜了十八年,可惜他還是沒有看見這部經。想一想,我們的因緣豈不是超過智者大師嗎?

再說譯場的殊勝。般剌密諦在唐朝的時候來的,武則天退位以後,他到了廣州,在五月二十三日這一天開始翻譯這一部經。譯場裡重要的譯官是房融居士,房融原先做過武則天的宰相,後來得罪了帝王,被降級貶官,到廣州來做地方官,他正好遇到這件事情,於是他從事於譯場裡面的紀錄「譯官」。所以《楞嚴經》的文字是出自於房融宰相之手;這是一代的大文學家,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如果講文字之美,《楞嚴經》當屬第一,沒有任何經本能夠跟《楞嚴經》相比的。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六道輪迴

孫子娶祖母,
六親鍋內煮,
豬羊席上坐,
子打父皮鼓。


六道輪迴苦,
孫子娶祖母,
豬羊席上坐,
六親鍋內煮。


人生真是苦,
孫子娶祖母,
豬羊席上坐,
六親鍋內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