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佛經的四次結集經典】
關於佛教經典的結集,事實上,在現存大藏經中,就可以看到當時「大、小經典結集的盛況」。但是依史學家考據的觀點,最重要的有四次結集經典。
1.第一次結集
佛弟子們第一次結集的經典,也就是著名的在王舍城剎帝山窟(靈鷲山上的山窟),或者稱為五百阿羅漢結集(也有的說是一千阿羅漢結集),時間是大約在佛剛涅槃之後的西元前486年的夏天。
2.第二次結集
是在印度的毘舍離城結集,或稱七百比丘結集,是由重戒律、年齡極高的上座部長老共同結集,時間大約在佛滅度後的一百年左右,西元前三百多年。
這兩次結集,都是在印度的佛教歷史文獻資料上找得到的結集事証。《四部阿含經》大體就是在這兩次結集中完成的,這是近代學者的意見,當然也有別的說法。此外還有第三次結集及第四次結集的經典。
3.第三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兩百三十六年,大約在西元前226到264年之間,當時印度出現了一位阿育王,也就是於《雜阿含經》第二十三卷(六○四)經中記載阿育王出生於佛在世時以沙供佛得大果報的故事。就在阿育王住世的那個時期,由一千位比丘聚集在一座叫做摩揭陀國華氏城,完成了第三次的結集經典。
在這次的結集當中,不但有《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而且還多增加了祖師大德所寫的論藏。而由阿育王的故事出現在《雜阿含經》中,可見《雜阿含經》的結集完成,已經涉及第三次結集經藏的內容,超過佛涅槃後的兩百年。
4.第四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四百多年至五百年,是在西元第二世紀之時,當時由五百位比丘在印度的迦濕彌羅國,完成了經藏、律藏和論藏的結集各有十萬句頌詞,三藏的頌詞加起來總共有三十萬句頌,合計有九百六十萬言。
現在於大藏經中看到的《毘曇部》所記載的龍樹菩薩所寫的《十住毘婆沙論》,就是在第四次結集中重要的寶典,可惜「論中大部分的經文已經遺失」。
而第四次結集,又有南傳的說法,即在第四次結集會上,誦出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訂三藏注釋,重新安排經典次序而完成巴厘文的三藏等。此外從西元一八七一年至西元一九五四年間尚有第五、第六、第七次結集,不錄。
以上所介紹的四次結集經典乃至第五、第六、第七次的結集,皆是古印度及現代印度的文獻資料所保存下來的。
【其他不同的結集】
在其他記事裡,也有記載其他由佛在世時或者當佛涅槃後,由佛弟子私自形成一個個團體,紛紛將他們從佛陀那裡所聽聞過的佛法,私自用「具葉記錄」和背誦起來的法義,結集起來,流傳到後世。如傳說中的「窟外結集」,也就是說,《四阿含》中大部分的內容,是「五百阿羅漢」在洞窟內結集聲聞藏的經典,然而「阿含經中」的某部分序文,也有記載「窟外結集的盛況」,其聽法大眾涉及天眾,就不僅只有「五百阿羅漢在場」。
更須明白,《四阿含》的結集,最主要是出自「五百羅漢或千阿羅漢」之手,然而佛住世時,隨佛出家或隨佛的諸大弟子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超過數十萬人,這點可從《四阿含》中及「大乘經典」內出現的出家人數做一考察。
如《增一阿含》卷二十六(五)中敘述佛在世時,有一次曾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在一處,受梵志供養,其他分散於印度各處的阿羅漢應當更多。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就說:「佛滅度後的兩百年,當時賓頭盧尊者尚在人間,那時於一次聚會中,仍然有三十萬比丘悉來集會,彼大眾中十萬人是阿羅漢,二十萬人是學人及凡夫比丘。」由佛涅槃後的兩百年,尚有數十萬比丘眾住世,可以想見佛在世時出家比丘眾的盛況,少說也有數十萬。
由此可知,在「五百阿羅漢」結集「聲聞藏」的同時,尚有「數十萬」比丘、比丘尼大眾,皆未參加「結集經典」,難道不會有「因從佛所聞法義及所修法門與「聲聞藏法義及與其所修法門不同」而形成許多「窟外結集」的情形嗎?這點從《四阿含》及「菩薩藏經」中出現的大量經文可以做一個參考。
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瞭解諸佛所說法才不會有偏差。
眾所皆知,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有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歷史是強人所寫的,世人可以從正史中,看到一個朝代興衰成敗的表相,但是並不一定代表那個時期興衰因緣變化的「真實面」。相對的,從民間記載的野史,反而能夠在與正史記錄的相互比較、對照中,有更多的機會,從更多的層面,來瞭解一個時期的歷史演變因緣的真實性。
相對的,佛教的經典結集,也應該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來瞭解諸佛所說修証法義的正確性,才不會有偏差。諸如由「律師」和「苦行者」主導的兩大結集,享有當時僧團的主導權,可看做「古印度佛教中是以『依律為師』為當權派」,大眾比丘所結集的經典,可看做是古印度佛教中依法為師的「次佛教團體」。
然而佛法與世間歷史的記錄及一般哲學思想不一樣,佛教是以修證的「法」為根本,不是以「人」的領導為崇拜,歷史是由強人而寫,而佛教徒信仰的佛法,則是由證法的聖人所弘揚,其間「經典的弘揚的方式、時間,尚牽涉到『因時、因地、契理、契機』等許多複雜問題,乃至說法、弘法的『時機成熟先後問題』。」因而形成「南傳佛教國家」重「聲聞經律」及「北傳佛教國家」重「菩薩經戒」的「弘法內容上」的明顯差異。
所以如何找到證法的覺者-佛,所修證法義的源頭,也就是「原始佛法」的完整意義,應該從前述所說的四次結集的經典中,與從證法中獲得大智慧的佛弟子多次的結集的經典內容中,也就是從《大乘經典》和《阿含經》所記載法的內涵的異同點來做分辨,就可以瞭解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什麼!而不是以「凡夫背誦的原理」、「限定句數」來看「經典的結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