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以是因緣,經百千劫

取自:http://www.im.tv/blog/mars12/1276853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四,言:
 『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
    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唯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眾生皆因『食、色』二事,讓性命輪迴不矣,永不能脫離生死的苦難,所以古聖先賢對食色
二事必定嚴格的節制和規範,才能使眾生不墮惡道。

『色』乃生死之源頭,有淫愛就一定有有生,有生就一定有老、病、死苦,故經云「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邪淫縱慾的果報則必定是在三途惡道。

『食』本是為求維持生命,若狠心貪食眾生肉,只為嘗其鮮味,了解肉食其中真象後,知道肉食就是殺眾生命,盜眾生肉,結果就是欠債還債、欠命還命,吃牠半斤還牠八兩,吃時百般快意,還時萬般痛苦。

故佛教大力提倡素食、節欲、淨心、念佛,乃是真斷淫、殺、盜三大生死種子。
如不依靠阿彌陀佛本願加持,光靠凡夫一己之力,要斷滅淫殺盜三業,超出輪迴不墮惡道,比登天還難。
唯有「念佛法門」才能不分根機,平等的渡化一切眾生,令眾生這一生中,永離生死輪迴,直成佛道。
   

割愛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章章題---割愛去貪

割愛,割捨世間人事情物的執著,割捨物質面的執著。
愛,包含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必須斷除、提昇。

為何要割愛呢?因為「愛」有四個副作用:
1.一般人的愛是有條件的。當條件消失後,會產生苦。
   如果想要愛沒有副作用,必須將愛的條件拿掉。
2.愛是有分別心的。人的情感,因愛產生分別心,將人分成我愛的人和我不愛的人。
   愛令人失去理智,產生無明、障礙,容易起瞋恨心,讓人不自在。
3.愛的快樂非常少,痛苦非常多。愛產生的快樂是短暫的,所謂「愛別離苦」即是。
4.愛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情愛是生死的根本,人之所以會流轉三界,源之於「愛」。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未悟之前,如喪考妣;已悟之後,如喪考妣

取自:http://taiwan.shien-dao.com.tw/book_new/booknew_8.htm
             http://www.wretch.cc/blog/irencee/12286893

證悟之後,並非即至佛位,祗可說是見性而得素法身而已。
本身無始以來之習氣猶在,故開悟之後,除須保護不失之外,更要歷緣對境,磨除習氣。
古人遂有「未悟之前猶自可,既悟之後事更多。」之說,
又有「未悟之前,如喪考妣,既悟之後,更如喪考妣」之歎。

斷欲

取自:http://www.blogger.com/goog_1361649238

欲,唯識學上五十一種心所法中的一種,即五別境中第一欲心所。
欲,即心之作用。欲者,希望。希望本通善、不善、無記
故佛學上,分為三類:
1.善欲:如發菩提心,欲了生死,及欲止惡行善之欲。
2.惡欲:由瞋恨、慳貪等心,而生起之欲望,則為惡欲。
3.無記欲:隨業受報,任運而行,自然而然的心態者,無一個中心思想,隨葉緣而流轉
                   ,是中庸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為無記欲。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二章經題斷欲絕求,此中斷欲,指斷「惡欲」及「無記欲」。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放下!放下!再放下!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21l43_8XaLHwIIw6jtHPrZftyS/article?mid=792

以前,有一個修行人,雙手捧著一束鮮花,以最虔誠的心供養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來意,便問:「你今天來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就講:「世尊,我只是個修道人,我什麼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訴他:「好!你既然是來求道,那就放下吧!」
於是,修行人就把花放下,雙手合十。

佛陀又告訴他:「再放下!」
修行人覺得奇怪,於是,把兩手也放下,

佛陀又說:「還要放下!」
此時修行人不解地說:「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還有什麼要放下的呢?」
佛陀說:「你有求的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當下大徹大悟。

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取自:http://www.chungtai.org.tw/monthly/089/a01.htm 中台山月刊89期

過去舍利弗尊者在樹林裡打坐時,維摩詰居士對他說:「不於三界內現身意,是為宴坐。」
我們所處的世界就在三界之中,有飲食、睡眠等種種欲念,這是欲界。
色界眾生執著一切法為實有,無色界則是修四禪八定,但是沒有證到真空境界。
所以三界都是屬於眾生境界。想出三界,要從心上出離。
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如果這念心還有三界的煩惱習氣,就不可能出三界。
唯有在這念心上轉識成智,做到一念不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超越空間、時間,
才是出離三界。對於這些道理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化除煩惱習氣,
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
取自:http://www.ctworld.org/disciple/mind/b/mu0313_01.htm 文:走在回家路上/見穆法師

古人有一句話:「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意思是說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須再提,如同已潑出去的水是不可能收覆的。
這個道理與經上的「三心未了,滴水難消」及「雁渡寒潭而不留痕」是一樣的。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有一些些,就還有一些些,欲了生死,別無他法。
唯蕩相遣執,放下萬有,一心不生。
《起信云論》:「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這也是老和尚常說的──師父說法,弟子聽法的這念心;
不起二念,即中道實相,是吾等真正安身立命之處啊!

---------------------------------------------------------------------------------------------------------------------
取自:http://www.ctworld.org/disciple/mind/2006/219.htm 文:放下/見鍍法師

自然界中有一種昆蟲叫蝜蝂,這種小蟲最大的特點就是好負重物。
習慣在行進過程中,利用身上的吸嘴,將遇到的東西放到自己的背上;
即使揹的東西愈來愈重,已經壓得自己快喘不過氣,牠也不會停止這樣撿拾的動作。
因為這樣的特性,蝜蝂最終會被自己背上的重物壓死。
相信大家會想:「蝜蝂蟲怎麼這麼笨,只要把東西放下,不就可免於被重物壓死的命運?」

蝜蝂蟲或許很笨,但這不就是一般眾生經常犯的毛病嗎?
反觀我們自己,平常沈迷於人我是非中,貪著財、色、名、食、睡,
行種種豪取巧奪,起無量貪、瞋、癡、慢、疑、邪見,不就像蝜蝂蟲一樣嗎?
因為不肯放下,所以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因為不肯放下,所以被束縛而得不到自在;
因為不肯放下,所以不斷在六道中輪迴不已。
蓮池大師講:「愛不重,不生娑婆。」

因為有貪愛,不肯放下,所以惑不能斷,塵不可出。
所謂「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若在臨命終時,不能萬緣放下,堅住正念,一旦業緣現前,起一念瞋心、貪愛之心,
最後也只能隨業流轉。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愛,為什麼要有什麼關係


很久很久以前,在羅馬統治下的以色列地方,傳說發生了一段故事:

某日在翻新穀倉的時候,有人發現牆角有一個老鼠洞。
於是眾人用煙薰入其內,希望逼使裡面的老鼠出來。
待了一會,只見老鼠一列二三四五六七的逃竄出來。
眾人正忖度大概已經逃得清光,可以上前打掃之際,
 
卻見有兩隻老鼠仍在洞口處推擠逼碰,
然後再幾經辛苦,雙雙才出得了洞來。

可是奇怪的是,兩隻老鼠出了洞口以後,卻不立即逃走, 
而在洞口附近團團轉的互相追逐,像是要咬住對方的尾巴似的。
眾人都稀奇是什麼緣故,於是走上前去細看,
 
這才發現:原來其中一隻老鼠是瞎眼的,看不見東西, 
而另一隻老鼠正設法使對方咬著自己的尾巴, 
然後帶領同伴一起逃走。

眾人見狀,都默然不語,各自陷進了沉思當中。 
吃飯的時候,眾人圍著坐下,有人開始討論剛才的兩隻老鼠。

嚴肅的羅馬官長說:『我認為
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君臣主僕的關係。』
眾人思考一會後,都說:『原來如此』。
於是羅馬官長擺出一副高傲孤芳的官員模樣。
聰明的猶太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夫妻的關係。』
眾人又想一會,覺得很有道理,連聲稱是,
 
於是猶太人變成了一副飄飄然得意的嘴臉。

強調律法的法利賽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一定是父子的關係。』
眾人又思考了一會,更覺合理,又都連聲稱讚,
於是法利賽人的臉上立時堆滿了專業的權威。

單純的撒瑪利亞人,卻蹲在地上雙手托著下巴,呆呆的望著眾人,
問道:『為什麼兩隻老鼠一定要有什麼關係呢?』
這時四周的空氣氛圍,在剎那之間靜止凝固了。
眾人無言的望著這個撒瑪利亞人,不發一語。
卻見先前說話的羅馬官長、猶太人和法利賽人,面
有慚色地低下頭,默不作聲。

 愛,原來不是建基於利益、情義和血緣的關係上,
 而是基於『即使沒有任何關係』,
也能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人間大愛。

THE BLACK FILM

創意廣告:黑洞!貪得無厭的下場

影片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MgrL8VpxI

心得:廣告裡面的黑洞像是一個隱喻,黑洞的引力很大,一旦人的貪婪心念生起,
             就容易掉進罪惡深淵,像黑洞般,被吸進了一個的無底洞,而無法自拔自救。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妙顏小沙彌

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408.htm中台佛典故事
            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0/278.htm

妙顏小沙彌,八歲,證得羅漢果。
情從微起,猶一星之火,能燒萬里之野;譬涓滴之水,能穿泰山之石
  事皆由漸,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故智者遠嫌避疑、消萌杜漸也。


從前印度阿育王朝,流行傳染病,阿育王怕疫情傳染到宮中,斷絕宮中的連外道路。
阿育王派遣一位親信到眾僧修行處,希望請一位有德高僧來宮內祈福消災。
眾僧指派一位八歲的小沙彌來宮中,沙彌名號:「妙顏」。
這位小沙彌已證羅漢,神通具足,遂飛到王宮,在王后前面停下來。
王后向沙彌頂禮後,見小沙彌可愛,便張開兩手想抱他。

「小妙顏!你怎麼有這麼高的神通啊?」王后笑說。
「且慢!且慢!你不能靠近修行人。」沙彌連忙阻止說。
「妙顏!你年紀小,只有八歲,這麼討人喜歡,就像我的小孩一樣,抱一抱有什麼關係嘛?」王后不解地說。
「人的情愛,都是從細微處生起的。粒米大的火,可以燒遍萬里寬的野草;指尖大的水滴,可以穿透堅硬的玉石。任何事都是由少漸多,從小變大的,有智慧的人,怎能不懂得避嫌疑,防患於未然呢?」沙彌一本正經地說。

五比丘

     http://blog.udn.com/arongshu9/2115689<中台佛典故事>

在佛教裏面,是最早出家的五位,合稱「五比丘」。
緣起:
悉達多太子踰城出家,父親淨飯王大驚,派五位隨從去追回悉達多太子,然太子發心堅固,遂伴隨侍奉太子學道,與太子共修苦行。
唯太子在苦行林修了六年苦行,未能證得解脫。修苦行,在當時印度外道,非常盛行,如:用火熏身體、把身體吊起來,或是跳山崖等種種苦行。太子發覺光是靠吃苦,這樣做並非修學解脫的正道,故改變修持方法,放棄修苦行。先到尼連禪河去浴洗身體,並接受牧女的乳糜粥供養,吃飽以後,讓體力恢復過來。
憍陳如等五人以為太子退失道心,遂離開太子,赴鹿野苑苦行林繼續苦修。當釋尊成道後,因念此五人曾經照顧過他,和他們不但有親戚關係,也有一分道誼,應當先去度化他們證道果。

一、阿濕婆:又稱阿說示,或頞鞞,譯成馬勝,也稱馬勝比丘。
舍利弗和目犍連的出家,就是由馬勝引度的。有一天,馬勝比丘去托缽,在路上遇到舍利弗,舍利弗心想:「這個人可不簡單啊!舉止那麼莊重,風度那樣慈祥,一定不是普通的人。」打聽之下,原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後跟隨佛陀出家,和看到馬勝比丘的風度有很大的關係。

二、跋提:中譯為小賢。

三、拘利:又稱摩訶男,或摩男俱利,摩訶那摩之略稱,乃拘利太子之尊稱,中譯意為大  
                    名。

以上三位是悉達多太子父系的親戚。

四、憍陳如:中譯是火器,或譯為初解,意思就是勝解。
他原本是印度拜火教外道。在五人當中,他是代表者,這是有原因的。
《金剛經》記載:
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一日,歌利王帶著宮娥彩女到林間打獵遊玩。
宮女們趁歌利王小憩時,到處漫遊嬉戲,途中看見忍辱仙人在樹下禪坐,即向其敬問佛法。
歌利王醒後,看到宮女們竟圍繞在仙人身旁,不免妒火中燒,遂用劍斬去仙人的手足,連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躺在血泊中的仙人,不但絲毫不怨恨歌利王,而且還覺得如飲甘露般的清涼,更發願將來成佛後,要以大智慧度化他。
忍辱仙人向歌利王說:「我絕對沒有恨你,我還可證明,如果我真沒有怨恨的心,我的身體可以立刻復元。」 
果然,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仙人因此願力因緣,被砍去的手足,隨即復原完好如初。
歌利王見此殊勝異事,當下即刻向仙人至誠懺悔,懇求仙人為他說法,請其不忘本願,將來成佛時,一定先度脫自己,仙人亦慈悲應允他的請求。
當時的歌利王,即憍陳如尊者;忍辱仙人,即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
由於先世的這段因緣,所以佛陀成道後,憍陳如尊者是最先得度者! 五比丘中,他雖是屬佛陀母系方面的人,但五個代表中,卻以他為首,就是這個原因。

五、    十力迦葉:中譯為起氣。

以上兩位,是悉達多太子母系的親戚。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五十一種心所法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GuHJjSHERmvhooXDT6KyQ--/article?mid=5009
             http://tw.myblog.yahoo.com/jw!APwEdviXHB6FD1bkqc4xpR4-/article?mid=6396

心所法,以大乘而言,有五十一個,心所法亦稱心所,心所共分有「遍行、別境、善、
根本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不定」共八類,為五十一心所。
在五十一心所當中,善的心所只有十一個,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個,其餘皆非善非惡的
心所,有十四個。因此,起心動念以惡的心所居多,善的心所很少。

一、遍行心所,有五法—(意)作意、觸、受、想、思。

二、別境心所,有五法—欲、解(勝解)、念、定、慧。

三、善的心所,有十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輕安、行捨、
                                                不放逸、不害。

四、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是五利使與五鈍使和合稱之。

五、大隨煩惱,有八個—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失念(失正念)、散亂、不正知。
                                            乃隨根本煩惱而來,故稱之大隨煩惱。

六、中隨煩惱,有二個—無慚、無愧。

                                            慚愧是善的心所,現在的無慚、無愧即是煩惱的心所,所以修行者
                                            若是無慚、無愧,修行一定不會成就,故佛祖說一位無慚無愧的人
                                            ,佛祖也無法度之。
                                        
七、小隨煩惱,有十個―忿、恨、惱、嫉、慳、諂、誑、害、憍、覆。
 
八、不定心所,有四法—悔﹑眠﹑尋﹑伺。(此不定四法,不定屬善或屬惡)

此五十一心所,皆為作善作惡之具也,只是粗細之不同。
華嚴經曰:「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是因

取自: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5679&tid=242648

《淨土論》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  
  酬因,故名為道。」

 「能通」,謂之道,有三種:
(1)有漏道:善業使人通往善處,惡業使人通往惡處,故善惡二業,謂之道。常行善道,最 
          多為人天福報,即得人道或天道。
        《淨土論》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
         果酬因,故名為道。」
(2)無漏道:以七覺知、八正道,證入涅槃,謂之道。 又行體虛融無礙,故為通之義。
        《大乘義章》曰:「諸行同體,虛融無礙。名之為通。通故名道。」
(3)涅槃之體:能排除一切障礙,自在如意,無礙自在,謂之道。
        《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
          心知。」
        《淨土論》曰:「道者,無礙道也。」

張豆腐,李豆腐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2yqak8GeFRi_3wdPY_o1LJI-/article?mid=1002

從前雞足山悉檀寺的開山祖師,出家後參禮諸方,辦道用功,非常精進。
一日寄宿旅店,親聞隔壁豆腐店有一個女子在那裡唱歌,說道:
張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條路,明朝仍舊打豆腐
是時,這位祖師正在打坐,聽了那女子這麼一唱,即開悟了。

可見修行人的用功,並非一定在禪堂中才能用功,才能悟道。
修行用功,貴在用心;切勿分心散亂,空過光陰;否則,明朝依舊賣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