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4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附圖) [轉貼 2012-03-18 ]

取自:
http://fuchenxuan.blog.hexun.com.tw/3919118_d.html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王舍城說法時,城中出現了一個名叫“鬼子母”的女人,這女人生了許多孩子,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卻喜歡偷吃別人家的孩子。王舍城時有孩子丟失,引起百姓極大恐慌。佛陀為解放無辜幼兒,就將鬼子母最小的,也是她最愛的兒子偷著抱到竹林精舍。鬼子母失去最心愛的小兒子,痛不欲生,來精舍求佛陀幫助。佛陀說:你愛自己的孩子,別人也愛自己的孩子。誰失去孩子都是與你一樣的傷心啊!這是因果報應。鬼子母聽到佛陀的教誨,認識到,自己的罪惡,說只要能找回自己的愛子,她決心悔改。佛陀將孩子還給鬼子母,並為她規定了五戒: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吃不應吃的東西。從此,鬼子母做了天下孩子們的保護者。

釋迦牟尼教化殺人兇漢央哥馬羅

在舍衛城北郊的薩那村莊裏,住著一個力大無窮的漢子名叫央哥馬羅,他信奉一種邪教。但總是不能修練成功,他的老師告訴他,如果在一天之內殺100人,用被殺的人的小手指做成花環戴在頭上,就能受到神的保佑而得到永生。於是央哥馬羅從清早起就瘋狂地見人就殺,眼看日落卻只殺了99人,這時他母尋他吃飯,他成道心切,欲殺自己的母親,這時佛陀出現在他的面前,教導他說:你怎麽能信仰教人作惡的神呢?世上哪有殺人者會得到永生呢?央哥馬羅恍然大悟。但自覺殺人太多,欲一死贖罪。佛說:你一死反而不能贖罪,只有放下屠刀,從此行善,即能贖罪,亦可成佛。央哥馬羅拜在佛陀腳下成為佛弟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出於這個故事。
圖中的手,代表釋迦米尼佛在向死去孩子的婦女說法這種手的姿勢佛法稱[說法手印]

還有—個婦女,丈夫拋棄了她,她唯一的一個孩子又得病死了。這個婦女痛不欲生,抱著死去的孩子來到佛陀面前,請求佛陀發大慈悲,無論如何要救活她的孩子,否則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說:要救活你的孩子,你必須去找到一戶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家庭,向這家人討來一粒芥菜籽,就能救活這孩子。這婦女走了無數的家庭,但沒有一個家庭是從來沒有死過一個人的。最後這婦女明白了:人總是要死的,每個家庭都經歷了死去親人的痛苦。佛陀教導這個婦女說: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要想解脫生死的煩惱,唯皈依佛門,達到正覺涅磐境地。於是這位婦女皈依佛陀,成為比丘尼。
此圖從左圖上起:(1)佛陀遊化;(2)餵鳥;(3)為父母捶腿;(4)為老師治傷;(5)為丈夫端飯;(6)給丈夫買書;(7)夜餵畜生;(8)皈依佛陀

  
釋迦牟尼佛在北方傳教時,聽說迦屍彌羅國有個十分優秀的青年,名叫毗舍先。他經常用谷物餵鳥,孝敬父母,經常為父母按摩捶腿。他的老師腿部受傷,他熱心去幫助治療。他的妻子也十分賢惠,把家庭生活安排得很好,還經常買回書籍讓丈夫學習。毗舍先非常勤勞,每天夜裏還起來為牲畜加添飼料,牲畜長得十分肥壯。佛陀十分賞識毗舍先持之以恒的善良行為,就吩咐大迦葉前往化度他。毗舍先非常虔誠地聽了大迦葉的種種教誨,明白了佛教的許多真諦,就皈依了佛陀,後來成為著名的在家弟子。
少女采花獻佛

  
釋迦牟尼在印度北方遊歷傳播佛法時,在一個村莊說法完畢坐在一棵樹下靜坐禪定。這時走來一個貧窮的少女,她受到佛法的感召,對佛陀十分崇敬,一心想供奉給佛陀一點禮品,但少女是一個給富家當傭人的,一點錢財都沒有。少女只好去采集了一些鮮花,供獻到佛陀的面前,但少女總感到禮品太輕,心裏羞愧。佛陀對少女說:布施多與少都是善舉,只憑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是了,千萬不能輕視小的施舍,只要是出自誠心誠意,所創造的福田是同樣的。少女領會佛的教誨,出家成為比丘尼,法號(出家後起的僧名)妙花。
這就是人們常講的:心誠則靈。

釋迦牟尼親自為老比丘擦洗瘡口

  
有一位比丘,平時對別人的困難和痛苦漠不關心,從不給予幫助。當這位比丘年紀大了,病得全身生瘡,十分痛苦時,大家也是都不幫助他。佛陀得知老比丘得病後,親自帶領弟子阿難陀來看望老比丘。佛陀為老比丘擦洗全身,為他上藥,並安慰老比丘安心養病。
  

佛陀針對老比丘這件事教導眾人說:老比丘過去不幫助別人,才有今天別人不幫助他的後果,老比丘是做錯了事。但你們不幫助病人也是不對的,這違背了佛門救苦救難的精神,今後一定要做到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釋迦牟尼在舍衛城主動找到卑賤的挑糞者尼提,尼提從此跟佛陀出家

  
古代印度所實行的種姓制度中,把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兒,從法律上給予一種名叫旃陀羅的賤姓,地位最低賤,只能從事下賤的職業。在舍衛城,有個旃陀羅姓名叫尼提的挑糞者,當他在路上遇到釋迦牟尼時,趕快躲開。但釋迦牟尼卻主動去找尼提,讓尼提跟他出家修行。這在當時是很偉大的平等的民主的改革精神。因為當時從事宗教職務被視為最高貴者。這體現了佛陀的“不舍眾生”的宗旨。
女主人鞭打女傭人,右側為佛陀為女傭人說法使女傭人成為在家的優婆夷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就發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和“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主張。因此佛教受到當時被奴役的下層人民的歡迎。經常有農奴、傭人逃到佛陀處尋求保護。佛陀在舍衛城就曾教誨一個殘酷虐待傭人,名叫諾糾瑪拉的女主人。釋迦牟尼當時明確主張,主人一定要給傭人一定的自由權。他的這種主張,對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起到了緩和作用。
圖中坐在釋迦牟尼面前的是黛沙羅國王,他受到佛陀的教誨,自己成為佛教徒。國內的動物也受到保護

  
釋迦牟尼在北方傳教時,聽到焦沙羅國的國王要屠殺大量的牲畜。於是他立即趕到焦沙羅國去見國王問他為什麽殺生。原來國王經常做惡夢,婆羅門教徒讓他殺大量的牛羊祭鬼神。佛陀對國王宣講佛法,告訴他要愛惜一切生命,發揚善良慈悲之心,心情自然平靜,不生邪念,魔鬼就沒有機會侵擾。人的欲望,太強、煩惱太多,惡夢才多。要解脫煩惱,就要修習佛法,使自己覺悟。
  

焦沙羅國王接受了佛陀的教誨,皈依佛陀,成為佛教弟子。
釋迦牟尼向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們宣講:要用正當的勞動取財

  
釋迦牟尼說法時經常教導人們要“生財有道”。就是要有正當的勞動,正當的經營手段取財,絕不能取用不義之財。
遭到災難的婦女,房子被燒,丈夫被毒蛇咬死,兒子被水衝走又被鷹抓走

  
釋迦牟尼在舍衛城說法時,在聽講中有一位婦女,向佛陀講述了她自身的悲慘遭遇:這位婦女的丈夫很愛她,他們有兩個兒子,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生活十分美滿。沒想到災難接連降臨這位婦女身上:房屋被燒毀,丈夫被毒蛇咬死,。一個兒子被大水衝走,另一個兒子又被老鷹抓走。這位婦女從最幸福的人一下變成了最不幸的人。她痛苦得不能自拔,請佛陀幫助她解除痛苦。佛陀就以這個婦女的遭遇,來說明四諦中人生皆苦的道理,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佛理,覺悟明理,才能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掌握指導自己的行為,才能脫離苦惱。這 位婦女得到佛陀的啟發,出家成為一名比丘尼。
釋迦牟尼親自到沓提河邊,勸說釋迦族人和考利亞族人,和平協商解決河水灌溉田地的事

  
有一年,釋迦牟尼的家鄉一帶遭到了較大的旱災。釋迦族人要引沓提河水灌田,沓提河對岸的考利亞族人也要引沓提河水灌田,因這是一條界河,於是釋迦族與考利亞族人之間爭水,眼看就要發生流血的爭鬥。釋迦牟尼聞訊,立即趕到沓提河邊,向就要動武的兩族人說:是河水重要還是你們的生命、鮮血重要。就是爭到了水,沒有了性命還有什麽意義。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才是人類的大智慧。
  

在佛陀的教誨下,兩個民族經協商互相利用河水,避免了一場流血的衝突。
釋迦牟尼的弟子在各地傳法、辦識字班,提高民眾文化水平

  
釋迦牟尼十分重視眾生的教育事業。佛陀要求僧團,每日不但要學習教義同時進行修持(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還要學習文化知識。因為沒有文化知識就不能很好學佛。古今中外,許多大的寺院裏,往往設有佛學院,以培養造就佛教事業的接班人才。佛學院課程的設置一般都有佛學課和文化課兩方面。佛學課教授經、律、論及佛教史;文化課有語文、科學知識、時事政策。學習外文也是重要課程。還有重點研讀巴利文、梵文等,為譯經文的需要。佛陀還主張提高民眾的教育,告訴弟子們在傳教的同時,也要傳播文化知識。
提婆達多將巨大的石塊推下傷害釋迦牟尼

  
在釋迦牟尼建立的僧伽內部,並不是平靜的。釋迦族的皇親中,有7位王子隨釋迦牟尼出家。其中一位名叫提婆達多的王子,是釋迦牟尼的堂弟,他在王舍城培植個人小集團勢力,他以學習神通變化法和極端苦行修練為號召,掀起反釋迦牟尼風潮,目的是要求釋迦牟尼將領導僧團的權力交卸給他。提婆達多為爭奪領導權不惜多次采取暗殺手段來害佛陀。有一次,他躲在山上,當佛陀從山下走過時,他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塊大石頭推下來。按照當時的情況,佛陀是必定要被石頭砸到的。但卻出現了奇跡,石頭竟絲毫沒有傷著佛陀。
釋迦牟尼從35歲成佛以來,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宣傳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佛陀親自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的恒河流域,大致是北到迦毗羅衛,南到王舍城,東到瞻波,西到喬賞彌。但是,斯裏蘭卡和緬甸都有佛陀曾經到過並留下足印的傳說。
  

釋迦牟尼經過幾年的苦行和幾十年風雨中奔走傳教,講經集會3萬余次,化度眾生無數。佛陀到了80高齡的時候,衰老的身體實在支持不住了,他自知舍壽的時間快要到了。但佛陀還要抓住生命的最後時刻,為弘揚佛法盡力去做。佛陀從王舍城出發,向北方遊行,做他最後的教化活動。
釋迦牟尼在離王舍城之前,對弟子們提出要求,今後一切依照佛法而不依其它任何人和事物

  
佛陀在離開王舍城的時候,對王舍城的弟子們提出要求是:今後要依靠自己,要依靠佛法,而不要再依靠我了。
妓女庵摩羅虔誠地供養佛陀

  
釋迦牟尼北行首先來到毗舍離,當地一個十分富裕而又十分美麗的妓女名叫庵摩羅,她雖然是妓女,但卻虔誠地信奉佛教。佛陀認為她雖為妓女,但能信仰正確的宗教,也是難能可貴的,就能戰勝邪惡,改正從善。當庵摩羅請佛陀到她家去受供養時,佛陀欣然允應了。接著,毗舍離城中的有錢有勢的鄉黨、富商們都來請佛陀,希望他不要到妓女家去。佛陀以事先應允,不去失禮而拒絕了鄉黨和富商們的邀請,當晚率領弟子在庵摩羅特為佛陀騰出來的花園中安歇。
  

佛陀是以自己的行為,宣傳佛法是對眾生平等的。
圖中近處為希拉尼耶伐底河,傳說是釋迦牟尼最後沐浴處右側遠處為拉馬巴魯冢,是火葬釋迦牟尼遺體處

  
釋迦牟尼在毗舍離度過了雨季,又帶病行至拘屍那迦城外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那裏有一片娑羅樹林,佛陀與阿難陀走進樹林。他叫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上草和樹葉,又將僧伽梨(大衣)鋪在上面,然後佛陀頭向北方、面向西方、右肋而臥、頭枕右手。這是佛陀所選擇的僻靜的、荒野的地方,來作為他涅磐的處所。
釋迦牟尼在涅磐之前,最後一次向須跋陀羅說法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躺著,將要進入涅磐了,這時來了一個外道(其他教派)僧人,名叫須跋陀羅,在外道教派中是位很有學識和道德的長者,他聽到佛陀在娑羅林中即將涅磐,特地趕來請教佛陀傳授正法,以求開悟。阿難陀堅決不讓在這個時候再有人去打擾佛陀。但佛陀不願舍棄任何眾生,他讓須跋陀羅來到床前,用最後氣力,向他講解了無常、無我、涅磐寂靜的三法印和八正道等佛法根本知識,使須跋陀羅迷津頓開,成了佛陀在世收的最後一位弟子。
釋迦牟尼涅磐像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即將涅檠的彌留之際,向弟子們所作的最後的叮囑是:不要以為你們失去了導師,應當以法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
  

佛陀逝世後,遺體舉行火化。摩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將佛陀的舍利(火化後的佛的遺體)分成八份,在他們各自的本土上建塔安奉。這是有佛塔的開始。
  
關於釋迦牟尼的涅磐日,有很多不同說法。我國一般認為是公元前48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東南亞各國(南傳佛教)則以公歷五月月圓日(相當於我國農歷四月十五日)為佛的誕生、成道、涅磐都在這一天。
  

釋迦牟尼在世所收的弟子,分在家與出家。在家弟子太多無法統計。分散在各地的出家弟子也沒有計算。只就常跟隨釋迦牟尼身邊並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就有1255人。這其中有10人是被公認學有成就,各有專長。所謂十大比丘: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誨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婆離(持戒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
  

以上這十大比丘,其中有幾個人的塑像,在寺廟中是多有供奉的。
坐者為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大迦葉。比丘們傳視、討論著用貝葉記錄的經文

  
釋迦牟尼生前教示,在他逝世之後,僧團要以佛法為師。因此對佛陀的教法進行整理以流傳後世是十分必要的。於是,在佛陀涅磐後的90天(五月十五日),由跟隨過佛陀的五百比丘,公推大迦葉為上座(會議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石窟中集會。在會上由阿難陀誦出佛所說的經;由優婆離誦出佛所制的僧團戒律;由大迦葉誦出對教理解釋和研究的論著,將佛一言一語都記錄下來。形成經、律、論的佛教三藏,比丘們互相傳視,並得到與會者的認可,定為是佛所說。這就是第一次結集。
  

三藏,“藏”,原語是盛放東西的竹篋。是容納收藏的意義。
  

結集兩個字含有編輯的意義。古代翻譯家用結集二字是含有“會誦”的意思。
北京廣濟寺舍利閣上所藏的明版大藏經

  
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大型叢書,又名一切經,即是匯集佛教一切經典叢書的總稱。內容包括經、律、論三藏。大藏經的編纂,始於釋迦牟尼涅磐不久。通過幾次會議方式的“結集”,形成一致公認的經、律、論內容。其後又不斷增加了有關經、律、論的註釋和疏等“藏外典籍”,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系。
  

第一部木版雕印的漢文大藏經的問世,是北宋開寶(968—975)年間。以後的元、明、清各朝代到中華民國,共出版過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經20種。日本和高麗國所排印的大藏經,均是依照漢文。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3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附圖) [轉貼 2012-03-18 ]

取自:http://fuchenxuan.blog.hexun.com.tw/3919118_d.html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對50多位弟子說:現在世間有無數眾生在迷途上受著痛苦,很需要你們去解救。你們的責任,就像去消滅燃燒著的大火一樣,而佛法就像凈水一樣,你們願意去嗎?眾弟子都願為弘揚佛陀的教義而踴躍去各方行化布道。為了能普及佛法,增多教益,佛陀規定弟子不應兩人同走一路線。佛陀也自己單獨向伽耶山走去。釋迦牟尼靜坐悟道時,曾被許多欲念困擾,但他都集中意誌,軀散雜念,保持內心的平靜,專心致誌地思考 

釋迦牟尼在走向伽耶山途中,經過一座樹林時他坐下來休息,這時他看見一個年輕的女人拿著一個很大的包裹從他面前匆匆走過。不久,樹林中走出來30個精壯的男人,這些人的舉止迷茫渾噩。快找回你們自己的身心吧!佛陀的這一句話,使這些公子哥猛醒。佛陀又為他們講解四聖諦的苦集滅道,使他們都皈依了佛陀,成為比丘。

釋迦牟尼離開樹林,來到他曾經修道的伽耶山尼連河邊。他的目的是化度在這裏修行的,拜火教的首領優樓頻羅迦葉。佛陀指出:不去覺悟人生的真諦,抱著追求某種欲望和私念去一味地拜火,是不能解除一切苦惱的,更達不到涅磐寂靜的崇高境界。使優樓頻羅迦葉真正見到了真理的火光,帶領拜火教500弟子皈依佛陀。後來優樓頻羅迦葉又說服了他的兩個也是拜火教的弟弟那迦葉和伽耶迦葉,各帶領自己的250名教徒皈依佛陀。這時,佛陀的弟子已有千余人。釋迦牟尼的佛法,從此向更廣泛的地域傳播。
  
釋迦牟尼曾答應摩竭陀國王頻婆娑羅,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為不失約,佛陀就帶領千名弟子去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
圖為古印度摩竭陀王國的首都王舍城的遺址

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聽到悉達多太子修道成為佛陀,親領千名弟子光臨他的國土,並有言在前,太子證悟之後就來救度他,所以非常高興,帶領群臣和眷屬,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請佛陀向全國臣民說法,佛陀在王舍城系統地講解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三法印。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眾聽從佛法的感召,頓開愚癡,內心清涼。從此,摩竭陀全國奉行佛教,許多人皈依佛陀。
為了報答佛陀的教化,頻婆娑羅王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內建了一座花園式的別墅,起名“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說法。這就是佛教的第一座寺院的形成。
月光映照的靈鷲山頂

在王舍城南面,有一座雄偉的山峰聳入雲霄,這就是著名的靈鷺山。山上有許多天然石窟,十分幽靜。釋迦牟尼更喜歡居住在靈鷺山中的石窟裏,與弟子們在此修行說法。頻婆娑羅王也曾多次來到靈鷺山向佛陀請教。
  

在當時的古印度,除了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之外,還有六個較為有影響的宗教派別,在佛經中將這六個教派稱為“六師外道”或“沙門六師”。這些教派之間壁壘分明,互不服氣。佛教在傳播中,時有與外道衝突之事。六師外道之一的詭辯派的兩位著名學者舍利弗和目犍連,就是十分傲氣,自認為世上無任何教派能勝過他們。有一天舍利弗偶然在路上聽到阿說示向他說了兩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後,立即體會了佛陀這根本教義的偉大真諦,於是立刻轉告他的知友目犍連,各率弟子共250人皈依佛陀。這證明了佛陀的教義與當時各教派的理論相比,是合理得多,是更有說服力的。
敦煌盛唐時的彩色雕塑大迦葉像

離王舍城不遠的摩訶沙羅陀村裏,有一位大富豪名叫大迦葉(又名摩訶迦葉、迦葉尊者),他聰明博學,是婆羅門種姓中最受人尊敬的傑出人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說法,聲名威震,皈依者如雲。起初,大迦葉對佛陀是持懷疑態度的,他為探明究竟,每次都去聽佛陀說法。佛陀的德慧和佛法的感召漸漸地打動了大迦葉的心。有一天,大迦葉聽完佛陀講法後,在歸家的路上經過多子塔時,看見佛陀正靜坐在塔邊的大樹下。佛陀的肅靜和威嚴,使大迦葉肅然起敬,他終於拜倒在佛陀面前,請求收他為佛弟子。佛陀對大迦葉說:我知道你會成為我的弟子的,你跟我來吧,未來佛法的流傳,很需要你啊!大迦葉重視苦行,少欲知足,因此有“頭陀(苦行)第一”的稱號。
釋迦牟尼所宣講的佛理服眾,皈依佛門者眾多

釋迦牟尼徹底覺悟成為佛陀以來,首先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收喬陳如等5人為弟子後,大約在4年的時間裏,相繼皈依佛陀成為比丘的,已形成2250人的龐大的教團組織。佛經中常見的“幹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就是指的這時僧團的規模。
  

阿羅漢簡稱羅漢,是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達到阿羅漢果位有三個要求:①殺賊(以煩惱為賊);②無生(不受生死輪回);③應供(應受人天供奉)。所以羅漢的意思又為“應供”。
佛教傳說,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他們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磐,常住世間,受世人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祗園精舍”遺址。中央的臺座,據說是釋迦牟尼說法的座位

在釋迦牟尼成佛後的第五年,拘薩羅國首都舍衛城的一位富商,名叫須達多(由於他樂意救濟貧窮孤獨的人,人稱“給孤獨”),他來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訪佛陀,請求賜教。佛陀對須達多講解道:救濟貧苦孤獨者是可貴的德行。但布施只是祈求人天福報,那還是追求“我所有”的欲念,是不會久常的。施財是一種善行,法施(以佛法勸人行善)更是大善,還有無畏施,就是不顧自己安危去解救他人,才是偉大的德行。同時又進一步講解了宇宙間沒有什麽天神控制世界,一切善惡都是因緣而生,是自己的行為所致的道理。須達多聽完佛陀教誨,深受啟發,下決心要在舍衛城建造一座精舍,請佛陀到拘薩羅國去為眾生說法。
  

須達多在舍衛城為佛陀選擇精舍的地方,最後,他認為只有波斯匿國王的太子祗陀所擁有的一座花園,才是最適合建造精舍的聖地。於是須達多請求祗陀太子將自己的花園出賣給他,為佛陀建說法的精舍。太子對佛陀沒有認識,不願出賣心愛的花園,就難為須達多,讓他用黃金布滿園林來作價購買。如此昂貴的價錢也沒有嚇倒須達多,他果然用黃金鋪太子花園的土地。這使祗陀太子十分感動。於是太子與須達多共同將花園贈送給佛陀,並建造了規模比竹林精舍更大精舍,佛陀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又名祗園精舍)。當佛陀到達舍衛城時,受到全城人民的盛大歡迎。從此,祗園精舍與竹林精舍都成為佛陀經常居住說法的重要場所。
釋迦牟尼回到故鄉,住在他父親為他們準備的尼句樹園精舍,並為民眾說法圖中左側是佛陀的父親凈飯王和姨母波舍波提

釋迦牟尼的父親凈飯王聽說自己的兒子修行成佛陀,在鄰國舍衛城祗園精舍說法,就派使者請佛陀回國一行,一是想念兒子,二是請佛陀為迦毗羅城的民眾說法。佛陀應父親的召喚回祖國省親。當他見到離別1O多年的父親時說,我給父親帶來的禮物只有佛法,我就以佛法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佛陀在迦毗羅城說法,王親貴族和平民都來聆聽,受到佛法的啟迪,許多人皈依了佛門,佛教在佛陀的故鄉風行。
  

釋迦牟尼到後宮去看望妻子耶輸陀羅和兒子羅侯羅。當佛陀走到花園時,耶輸陀羅讓兒子羅侯羅向自己的父親要繼承權。佛說:我沒有財產給你繼承,再說有再多的財富也有用盡的時候,我讓你繼承的只有佛法,這是最偉大的最永久的事業啊!耶輸陀羅公主很願意兒子繼承佛陀的事業,於是佛陀收羅侯羅為佛弟子。這是僧團中有沙彌(不滿20歲的出家男子,當時羅侯羅只有15歲)的開始,佛陀親自為羅侯羅制定了沙彌十戒。佛陀這次在家還化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姨母摩訶婆舍波提所生)難陀為佛弟子。
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優婆離”像

佛陀這次回故鄉只住了7天,便辭別父親返回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宣傳佛法。
  

釋迦牟尼這次回故鄉雖然只住了7天,但由於他宣講佛法,感召了許多王族的子弟。不久,許多子弟追蹤佛陀到了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求出家修行。其中著名的有4位堂兄弟阿難陀、提婆達多、阿那律和金毗羅。與這些王子一同趕到竹林精舍請求出家的人中,有一位是給王子們理發的賤民(種姓首陀羅),名叫優婆離。優婆離自覺血統卑下,很怕佛陀不收自己為弟子。佛陀不但收優婆離為弟子,並讓他出家受戒在諸位王子之先。這是為了表明佛法對任何種姓的人都是平等的,同時也抑制自以為血統高貴的諸王子的驕傲習氣。奴隸出身的比丘優婆離,由於他“奉持戒律,無所觸犯”,因此擁有“持律第一”的稱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釋迦牟尼接納波舍波提姨母為出家佛弟子。右為阿難陀

釋迦牟尼的父親在93歲的高齡時逝世了。佛陀親自擡棺把父親火葬了。凈飯王逝世後,曾經撫育過佛陀的姨母摩訶波舍波提夫人,帶領500釋迦族中的婦女,要求佛陀給她們受具足戒,依照正法出家修行。按照當時各沙門的慣例,婦女只允許在家學道,所以佛陀也不收女弟子。但摩訶波舍波提夫人自己把頭發剃去,披起袈裟,跪在精舍門外不起。佛陀提出,婦女參加僧團出家,除了遵守一般戒律外,又增加了八條更加嚴厲的戒規。摩訶波舍波提夫人都欣然接受了。於是波舍波提夫人成為第一個出家的女弟子——比丘尼。“尼”是梵語中的女聲。因 此漢語俗稱比丘尼為“尼姑”。不久,佛陀的妻子耶輸陀羅妃子也加入波舍波提夫人的比丘尼僧團出家了。
釋迦牟尼在授“式叉摩耶”戒的情景圖右側是懷有身孕的婦女十分虔誠待兩年後方可受比丘尼戒

由於佛陀的兒子羅侯羅出家,佛陀的姨母摩訶婆舍波提夫人率釋迦族500婦女出家,這時的佛教僧團就有了七眾弟子:①比丘(20歲以上出家男子);②比丘尼(20歲以上出家女子);③沙彌(20歲以下出家男子);④沙彌尼(18歲以下出家女子);⑤式叉摩那(這是為曾經結過婚的婦女設置戒條。因為有的婦女不知自己受孕,出家後生了孩子,招致俗人誹謗,所以結過婚的婦女要先接受為期兩年的式叉摩那戒,兩年後再受比丘尼戒)。以上為出家五眾。⑥在家男眾稱優婆塞(男居士);⑦在家女眾稱優婆夷(女居士)。合稱為七眾弟子。
雨季安居,釋迦牟尼與眾弟子在巖洞中修行的情景。此圖為斯裏蘭卡卡枷爾寺的壁畫

釋迦牟尼曾教誡最初的60位弟子說:“應為眾生利益遊行化教”。這就明確規定了佛教僧伽的生活方式是遊行乞食,化教四方眾生,是沒有固定居所的。但印度每年從6月中旬以後的3個月,降雨量很大,河川泛濫,僧尼遊行困難,佛教還認為雨季行走易傷草木小蟲,應定居一處,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期間稱為安居期。佛陀說法的“竹林精舍”和“祗園精舍”,就是為雨季安居和集會的需要,才建立的場所。久之,按照3個月集體生活的需要,開始制定出佛教原始的一些宗教儀式和僧團制度。雨季安居的住所逐漸成為永久居住的僧院(寺院),也 是為適應僧伽舉行宗教集會、禪定或討論佛法的需要而形成的。
釋迦牟尼在托缽時,向當時社會最低層的首陀羅姓氏的老者布道

釋迦牟尼傳教的對象,包括當時社會的各種姓和各階層。有婆羅門、沙門(各道門的人員)、國王、大臣、商人、手工業者、漁民以至妓女、盜賊等。在傳教方式上,隨機施設,不拘一格。他用倡頌、散文、故事、譬喻、直敘、問答等各種形式,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宣講不同的內容。對僧眾談論出離生死,證得無上正覺,對俗人談論道德和行善。佛陀允許弟子可不用規範化的梵語,而用地區方言進行說教,這就使得他的思想學說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傳播。
釋迦牟尼在須達多家中為美女玉耶說法。圖左為美女玉耶。右側是美女變老又變成一架骷髏的情景


將“祗園精舍”贈給佛陀的富商須達多,他最小的一個兒子的妻子玉耶,是全國最美的美女,玉耶以自己的美貌驕氣十足、盛氣淩人、不孝父母、不睦家人。須達多請佛陀教導玉耶。佛陀帶著一個比玉耶還要美麗的美女,親自到須達多家中對玉耶說法。玉耶在佛陀面前聽講時,親眼看到佛陀帶來的美女漸漸變老,又由老而變成一架白骨。玉耶覺悟出人的美貌是不會長久的,最終是要變為可怕的骷髏。玉耶從此覺悟,皈依佛陀,成為在家修行的優婆夷。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2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附圖) [轉貼 2012-03-18 ]

取自:http://fuchenxuan.blog.hexun.com.tw/3919118_d.html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先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裏的修行者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著樹皮,或躺在泥土裏,或臥在荊棘上,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精神的解脫。悉達多不滿意這種做法,滯留一宿便離去了。
  

悉達多的父親凈飯王聽到兒子出家的消息,十分悲傷,經派人勸說無效,便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鞽僑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5人伴隨他。
  

悉達多帶著5個隨從渡過恒河,到了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頻婆娑羅會見了他,並請他應允,如果得道,請先來度我頻婆娑羅。爾後,悉達多尋訪隱棲在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數論派信奉者阿羅邏·迦羅摩和郁羅迦·羅摩子,跟他們學習禪定。然而他們的教義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脫之道,便離開了他們。釋迦牟尼六年苦行枯瘦如柴像


悉達多帶領五個隨從又來到尼連禪河邊的加閣山苦行林中,和那裏的苦行人一起實行極端刻苦的修行。悉達多為了尋求解脫,他靜坐思維,身不著衣,不避風雨,每日僅食一麥或一麻,堅持不懈達六年之久,身體已極度消瘦,但仍沒有找到真正解脫的方法。於是他悟到:當時印度的哲學思想中沒有真正能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的道理,自己只是一味的苦行是徒勞無益的,於是他決定結束苦行。牧羊女向釋迦牟尼奉獻牛奶圖  

悉達多結束苦行後,先到尼連禪河中洗去了他身上6年的積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體力。隨從他的5個人見他這樣做,都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去繼續他們的苦行。鐵缽浮出水面,逆水漂行圖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站在尼連河邊,手捧鐵制的缽多羅(簡稱缽,出家人乞食盛飯器),默念道:我將此缽投入河中,此缽如能浮出水面並逆水漂行,我就必能在此地徹底覺悟,得到解脫。當悉達多將缽投入水中後,果然鐵缽浮出水面,逆水漂行。釋迦牟尼靜坐深思,尋求解脫人生苦難之道  


悉達多太子獨自一人走到一棵枝葉繁茂的畢缽羅樹下?拾了一些草葉鋪了一個座位,他面向東方,盤腿靜坐,當時發下誓願:“我若不能證到無上大覺,寧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

他靜思冥索,總結過去修行的經歷,重新調整思維方法,深究宇宙間一切現象的規律和人生解脫之道。

佛經上說,魔王害怕悉達多太子真正覺悟,就派了三名魔女(這三個魔女是:愛欲、樂欲和貪欲)來殷勤獻媚,誘惑太子。但太子對魔女淫蕩的挑逗視而不見,毫不動心。圖中騎黑象持刀者為傳說中的波旬魔王,釋迦牟尼蓮座下為梵神,助釋迦牟尼水淹眾魔兵魔將  

魔王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就帶領眾魔鬼親自來到悉達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脅太子說: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就讓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樹下。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思考,對魔王的威脅就如同沒有聽見。魔王命眾鬼刀箭齊發,殺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卻不能挨近太子的身體。這時天空一聲巨響,護法天神來幫助太子,將魔鬼全部驅散。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手持傘蓋的天神前來祝賀  

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農歷)的淩晨,悉達多太子戰勝了最後的煩惱,獲得了徹底的覺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
  

悉達多太子成佛的年齡是35歲(也有說是30歲)。
  

悉達多太子所覺悟到的真理,就是: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
  

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就是我們平時簡稱的佛。佛教對佛的解釋有三種涵義:①正覺:就是對宇宙間一切事物無增無減地、如實地了解了,覺察了;②等覺或遍覺:就是不僅自己覺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別人也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就是自己覺悟和使別人覺悟的智慧和行動、功德都達到了最高和最圓滿的境地。圖為印度菩提伽耶城的[大菩提寺],是釋迦牟尼成佛的地方  悉達多達到了這種覺悟的境地,所以他成佛了。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就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因為悉達多是坐在畢缽羅樹下成佛的,畢缽羅樹從此就都叫做菩提樹了。菩提就是“覺”的意思。悉達多成佛的地方,稱為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和佛陀伽耶。傳說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後,心情喜悅,感動上天,天花紛紛飄灑,蔚為壯觀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大悟成佛後,無比的喜悅,佛陀的這種得到徹底解脫的愉快,是不可能用幾句話形容得了的。佛陀從座位上站起來,他在附近的樹下踱步,反復品味著自己所覺悟到的真理,一連在樹下呆了3個7日(21天),因為這種獲得真理,得到解脫的快樂,使佛陀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他只是感到他的思維在擴大,在升騰,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了。圖中的眾多人像,是表現天神和眾生都在請求釋迦牟尼弘揚佛法,救度眾生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後,並不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傳授給他人。因為佛陀想到,世上一切眾生都是在追求名利和爭取自己滿足欲望,我靜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願意接受,或許還要遭到世人的誹謗和譏嘲。只要我解脫,永不煩惱,與世無爭就算了。
  

但是,天神勸請佛陀慈悲為懷,救濟眾生,脫離苦海。圖為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他面前是曾跟隨他苦行過的五位親族弟子,阿若僑陳如、摩訶男拘利、跋提、阿說示、十力迦葉

釋迦牟尼成佛後,就以大慈悲的心情,博大精深的智慧,不畏艱苦的精神,開始了40年不間斷的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他最初說法,是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隨侍過他的5個寺者阿若僑陳如等人。佛陀在鹿野花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稱為“初轉法輪”。圖為西藏拉薩市中心的[大昭寺]屋脊上的鎏金大法輪  

講說佛法為什麽叫做轉法輪呢?“輪”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轉輪王出世時,空中就出現此輪,預示他前途無敵,這裏用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在世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將破碎無余,所以把說佛法叫做轉法輪。圖中巨大的二層圓筒形磚塔,是建在釋迦牟尼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中的  

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時,以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講述如何修道才能解脫煩惱永離苦海的真理。他所講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是釋迦牟尼證悟以後所形成的自己獨特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觀念。圖為釋迦牟尼的石雕的說法立像  

四諦,也稱四聖諦。“諦”是實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諦即苦、集、滅、道。
  

苦諦,是講世間存在的種種苦的現象,所謂“一切皆苦”。
  

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或根據。
  

滅諦,是講苦的斷滅,即斷滅一切產生苦的原因,達到佛教最後理想的無苦境界。
  

道諦,是講要實現佛教的最高理想所應遵循的途徑和方法。
  

要實現“道諦”,就必須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稱八聖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釋要實現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諦”,即必須遵循的八種途徑:①正見(正確的見解);②正思維(正確的思維);③正語(正確的語言);④正業(正確的行為);⑤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⑥正精進(正確的努力修練消滅一切煩惱,達到無憂寂靜);⑦正念(正確的思想,明記四諦等佛教真理);⑧正定(正確的修習禪定)。佛教認為,人們按此來觀察、思考、說話、行動和生活,就可以達到涅磐的境地。涅磐的意思是圓寂,圓是智慧福德圓滿,寂是滅除了一切惑業,永恒寂靜,達到了最安樂的解脫境界。
  

教佛的經籍非常繁多,其實不超出四聖諦,而四聖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
  

緣起也稱緣生,是“因緣生起”的略稱。是佛教全部宇宙觀和宗教實踐的基礎理論。所謂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也就是釋迦牟尼常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都存在著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因果關系。佛教的緣起說,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用以解釋人生痛苦的原因。釋迦牟尼成佛處的大菩提樹的全貌。落日正映照在大菩提寺的塔尖上,顯得大菩提樹更加蔥郁、蒼勁  

緣起論,是佛教特有的教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第一個論點是無造物主。佛教既承認“諸法因緣生”,就否定有個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這是釋迦牟尼對當時的“種姓制度”進行批判的新思想。從中亞侵入印度的白膚色的雅利安人稱自己是高貴的種族,而把被他們征服的,深色皮膚的土著民族稱為低賤的種族。他們把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最高貴),剎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和首陀羅(奴隸)。他們造出一個“原人”(類似上帝),宣稱婆羅門從原人口中生出,剎帝利從原人臂中生出,吠舍從腿中生出,首陀羅從腳中生出。釋迦牟尼反對有一個絕對第一因的血統論,他主張“四姓平等”。
  

緣起論的第二個重要論點:無常。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現象都是相互依存,沒有永恒的實體的存在,所以任何現象都是無常,都表現為剎那生滅的。無常分為:①眾生無常。謂人生都是無常的,終歸要變化以至於消滅的;②世界無常。謂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無時無刻不在流動變遷中,最後歸於消滅;③諸念無常。謂人們的思維概念都是瞬息萬變的,所謂“念念生滅”。佛教無常學說,主要是為反對當時婆羅門教主張宇宙有個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恒常住的理論而提出的。
  

緣起論的第三個重要論點:無我。佛教根據緣起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所以就不會有一個獨立的,實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即靈魂)存在。佛教認為房子是磚瓦木石的結合體,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色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在這樣的結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所以稱“無我”。
  

婆羅門教主張宇宙間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靈魂)是梵的化身。佛教為反對婆羅門的這個理論而提出了“諸法無我”,也就是不承認有一個造物主。 緣起論的第四個重要論點:因果相續。佛教認為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滅無常的,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和無我的教義被稱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來鑒別佛法真偽的標準。法,指佛教教義,印,喻世俗的印璽,能印證真偽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違背法印的則非佛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不丹王國的佛教僧侶在釋迦牟尼成佛的大菩提樹下參拜並舉行講經集會  

佛教解釋“有漏皆苦”的意義:“漏”就是指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愛追求,在無我的法上一味追求“為我所有”,這就引起眾生的煩惱。煩惱的種類極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極多,一般地說有八苦。佛說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這就是佛教對苦的緣起解釋。緬甸佛教徒在印度庫西那加爾所建的涅磐堂和種植的兩棵菩提樹  

佛教解釋“涅磐寂靜”的意義:涅磐是無漏,就是消滅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滅了生死憂悲的苦惱,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稱滅度。更明確地說:凡是屬於不清凈的汙染的緣盡滅了,沒有貪欲,愚癡轉變成清凈的智慧,這就是涅磐。涅磐的意義也是圓寂,圓,就是智慧福德都達到圓滿成就;寂,就是,達到了永恒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涅磐可以解釋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見到的一個人沒有了,死了的概念來解釋。其實釋迦牟尼30歲就已經證得涅磐而成佛了,不過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余,所以稱為“有余涅檠”。直到他80歲逝世,方是入“無余涅磐”。年滿20歲,受具足戒之後的緬甸佛教徒(成為正式比丘)  

涅磐是佛教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達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這三學為方法。這是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和在家的皈依信仰佛教的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叫沙彌戒,是不滿20歲的出家人受的戒。滿20歲的出家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出家人稱比丘,女出家人稱比丘尼。釋迦牟尼剛開始傳教時,並沒形成約制僧團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制成。到釋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制定了250多條。臺灣省高雄縣佛光山寺的僧人在修習每日必修的靜坐禪定課程  

三學中的“定”,是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誌,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紛弛的安和狀態。這是佛教徒必修課程。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能等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從而產生了智慧。再進一步集中精神思想、終於能夠引發一種無漏(無煩惱)的智慧,完全超脫苦、樂,連自己的存在都忘卻,達到舍念清凈的境界,即涅磐境界,這就是從“定”而後能引出的“慧。”慧就是智慧,就是通達了四聖諦的道理,斷除迷惑,證悟了真理,獲得了真正的解脫。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和全部修行法門。三學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獲得慧的手段。只有獲得慧,才能達到最終解脫的涅磐境界。南傳佛教僧人,按釋迦牟尼最初比丘乞食的原義,在托缽求供養,並以傳授佛法回報施舍者  

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後,第一次在鹿野苑,對侍從過他的5人:阿若僑陳如、摩訶男拘利、跋提、阿說示、十力迦葉所宣講的佛法,就是以上所講解的法印、四諦、八正道、緣起論等內容。這些只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內容。
  

僑陳如等5人聽到釋迦牟尼的教說,心悅誠服,便都皈依釋迦牟尼,成為最初出家的佛弟子,後人稱這5人為五比丘,這是世間有比丘的開始。比丘是指出家男人,梵語原義指乞食以自生活,義中還有怖魔、破惡、凈命等義。凡三比丘和合共處稱“僧伽”,義為眾,就是團體。所以俗稱比丘為僧人。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這是印度的俗語,義為親教師,與稱師傅相同。會講經說法的和尚被稱為“法師”。“桑奇大塔”號稱印度第一佛塔,此塔最古老,保存最完整。傳說佛塔下安放釋迦牟尼的舍利(佛骨)  

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因為從那時起,佛教就開始建立起來了。從那時起,佛教開始具備了組成宗教團體的三個要素:領袖、理論、參加人員。這三個要素佛教稱為三寶: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佛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為尊貴的意思。釋迦牟尼開悟得道成為佛陀,形成了自己獨特認識世界的觀念,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使僑陳如等5人皈依佛,成為出家弟子,於 是形成了僧伽,所以從此佛教開始具足了三寶,創建起佛教。釋迦牟尼收耶舍為第六位比丘,收俱梨迦為第一個優婆塞(居士)  

釋迦牟尼教化僑陳如等5人為比丘之後,就暫住在鹿野苑,開始在附近傳教。不久,婆羅奈城商會會長俱梨迦的兒子耶舍,因厭倦奢侈豪華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請求釋迦牟尼幫他解脫苦惱。釋迦牟尼聽到耶舍的苦惱與自己為太子時相似,十分同情,收為弟子。耶舍成為佛陀的第六位比丘。
  

耶舍的父親俱梨迦尋找兒子到佛陀處,佛陀向他宣講了四諦的佛理,富貴並不可靠,人生最寶貴的是覺悟。俱梨迦受佛啟示,也想出家,但商業上又無人管理。佛教導說: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於是收俱梨迦為第一個在家佛弟子,稱為優婆塞,義為清信士,俗稱居士,意方居家修道之士。釋迦牟尼收在家女弟子的情景  

俱梨迦皈依佛陀成為優婆塞(居士)之後,請佛陀到他家受供。釋迦牟尼帶領6名弟子到俱梨迦家中應供時,對耶舍母親宣講了佛法,耶舍的母親願意皈依佛陀作為在家的信女,佛化的家庭生活。於是佛陀收她為第一個優婆夷——女居士。 佛陀告訴說:在家修行的男女佛信徒(優婆塞和優婆夷),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就佛的其他弟子一樣,在修行中同樣可以證得涅檠。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吩咐弟子們分散到各地去宣傳佛法  

釋迦牟尼化度了耶舍成為比丘,耶舍的父母成為優婆塞、優婆夷之後,佛陀傳教的影響漸漸擴大。接著,耶舍的親朋約50人都受到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出家的弟子——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