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優填王與吉星女

引用:http://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story411-600/story420.htm 中台/佛典故事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僅品性高潔,待人處事更是仁慈寬厚,優填王對她非常尊敬。

一天,佛陀帶領座下弟子到俱曇彌國的美音精舍演說佛法,國王知道後,即率領大眾前去聽法。佛陀為國王、王后及大臣們開示世間無常、愛別離、怨憎會之苦,以及行善積福、造惡墮落的因果道理。大眾法喜充滿,歡喜奉行,更受持五戒,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當時,有位名叫吉星的婆羅門,有個十六歲的女兒,長相端正清秀,世間少有。為了證明女兒過人的美貌,吉星懸賞千金,想看看有誰敢說他的女兒不美?結果消息公佈後,沒有任何人來回應,大家都非常認同其女的美貌。得意的吉星開始為女兒尋找婚嫁對象,一聽說佛陀相好莊嚴、微妙稀有,便想將女兒嫁給佛陀。

這天,吉星特地前來求見佛陀,高興地說:「我的女兒容貌端正皎好,世間無雙,少有人能配得上她。我看,佛陀您身相如此端嚴,正好與我女兒相配啊!」佛陀看著吉星,緩緩說道:「你女兒的美貌是得自於您,而我相好莊嚴是因諸佛菩薩的慈悲教導而成,其中的道理並不相同。你認為你女兒相貌端正,但在我看來,就像一只美麗的瓶子中裝著屎尿,有何特別之處?反而可能帶來諸多禍患。世上有很多敗壞家庭、毀滅親族、危害子嗣的問題,都是因女色而來。我修持清淨梵行,唯恐女色禍患無窮,還是請你回去吧!」

佛陀拒絕了吉星的請求,吉星滿懷憤怒、心有不甘,便帶著女兒前往王宮求見優填王。吉星向國王讚揚女兒的絕世美貌,希望能將女兒獻給國王。優填王見到吉星女兒的美貌,非常歡喜,即納為妃子,並賞賜吉星許多金銀珍寶,授予他輔臣的官職。

然而,這位新王妃人雖美,嫉妒心卻很強,經常向國王說王后的是非讒言。新王妃知道國王非常尊敬王后的修養德行,不願相信自己的話,心生不滿,妒火中燒。她聽聞王后一向奉佛修齋,便想了個計謀要陷害王后。

一天,王妃故意請國王舉辦宴會,並邀請王后及眾多大臣赴宴。王后卻因受持齋戒,未施脂粉,無法出席。國王派人請了三次,王后都不願前來,結果國王怒不可遏,派人將王后帶來問罪,甚至用箭射殺王后。此時,王后一心憶念佛陀,毫無憂佈,只見射出去的箭都自動回到國王身旁,反覆多次皆是如此。國王見到這般情景,驚訝不已,便問王后:「你是施展何種幻術?」王后回答:「我皈依三寶,虔誠恭敬如來,並於齋戒日過午不食、不裝扮自己。我想,這一定是佛陀慈悲的護佑吧!」國王聽了王后的話,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到王妃的迷惑,差點犯下大錯,便將王妃送還給吉星,從此對王后更加敬愛。

經過吉星女兒這件事之後,國王對佛陀更加恭敬信受。不久,國王與王后及太子、群臣等人前往拜謁佛陀,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佛陀。佛陀開示優填王:「妖媚惑眾的女人有八十四種媚態,包括嫉妒、瞋恚、叫罵、詛咒、憎惡、慳貪、愛美、不善良等八大類。大王!你雖因女色的誘惑,傷害了王后,後來又能以智慧捨棄貪著,離苦得樂,這才是賢明的佛弟子啊!每個人行善為惡各有不同,所受的果報自然千差萬別。若能奉行善法,增長福德,往後便能生天,受諸快樂,一切自然現成。」優填王及王后等諸人,聞佛所說,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佛言色欲障道,愛染招苦。但凡夫之人迷惑於色相,不願承認其僅是革囊眾穢,此便猶如懵懂小兒以舌於刀刃舔蜜,茫然不知割舌之患。修學佛法,明瞭世間無非虛幻,因緣生滅變化無常,所有外境不須貪求、執著,只有本具清淨心是生命無盡的泉源,走在回復本來面目的菩提路上,方能畢竟安穩無憂。

慧雲馨公大和尚

引用: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08/508_09.html

今日所有漢僧傳戒道場,祖堂中都要供奉「慧雲馨公律師」的牌位,戒子們都要禮祖叩拜。這位慧雲馨公緣何受到如此尊崇?如馨(1540-1615)字古心,萬曆皇帝賜號「慧雲律師」。俗姓楊,南京溧水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六月初十生。二十歲棄俗出塵,赴攝山(南京棲霞山)棲霞寺,禮素庵貞節法師剃度,精研佛法。一天,閱《法華經.菩薩住處品》中「文殊菩薩常住清涼」句,發願步行朝禮五臺山。他「三歷寒暑」,到了五臺山,親睹文殊大士勝景,十分讚歎,即在妙德庵住下,日夕參究,過著嚴格的行止有儀的僧人生活。以至聲譽遠播,聞於朝庭,普奉詔在五臺山連續三次舉辦龍華大會。

通過對三藏的探究,古祖深感要振興佛教,必須從律學入手,「以戒為師」重興南山律宗。南山律宗,創始唐代道宣律師(596-667),自北宋元照律師(1048-1116)之後,法系失傳,當時民間私度泛濫,僧人大多數不學律不守戒,墮為世俗僧。而古祖研習律學,持戒謹嚴,立志中興南山律宗,時人譽為優婆離尊者應世。

萬曆十二年(1584),古祖回到南京住古林庵。其時,庵「屋僅二楹,園方百尺。」古祖卓錫後,四方求教僧俗絡繹不絕,庵也「煥然而起,百堵一新,遂成一大梵剎矣。」古祖依古制在古林庵築石戒壇,開壇授戒。據說「感壇殿放光,五色彩霞直沖霄漢,眾山群樓,三日不散,夜明如畫,莫不駭異讚歎。」古祖多次受請赴靈谷寺、棲霞寺、甘露寺、靈隱寺、天寧寺、海會寺等地開堂說法,設壇授戒,弘揚律學。經過古祖努力,律學得到僧俗大眾的重視,一時「庭臣野叟莫不知有戒也」。

萬曆四十一年(1613),皇帝頒詔,江南古林庵大沙門古心律師,賜紫伽黎衣,敕更寺額「振古香林寺」,亦稱古林寺。又賜「萬壽戒壇」匾,並缽盂、錫杖等物。萬曆四十二年(1614),皇帝延請古祖赴五臺山開建皇壇,傳授千僧大戒,得到皇帝嘉獎,並賜號「慧雲律師」。此時,古祖上表辭謝「敦留」,堅請「歸林」。欽賜《龍藏》等。

不久,古祖奉旨還山,回到南京古林寺。乃以皇帝所賜法衣,建塔山陽,以志盛跡。此時,古祖自知化緣將盡,以其所創述的傳戒正範、儀規等著作,授予十二位法嗣,依次為:一、蓮宗性相律師,命住塔院天隆寺;二、大會永海律師,命住北京湣忠寺,今法源寺;三、中堂(寂)正律師,命住南京吉祥寺;四、漢月法藏律師,命住常熟三峰寺、鄧尉山聖恩寺、鍾山靈谷寺、武林靈隱寺、寧波天童寺;五、三昧寂光律師,命住廬山東林寺、揚州石塔寺、寶華山隆昌寺。六、澄芳性清律師,命住鼓山湧泉寺;七、茂林性祇律師、命住蘇州報國寺,後住西園戒幢律寺開山,今塔存;八、金剛性福律寺,命住廣陵福田院;九、蘊空罄律師,命住三義寺;十、大圓曇律師,命住雲鳳山香水寺;十一、隱微性理律師,命受古林寺;十二、印含性璞律師,遜受古林寺。接席分燈,相繼弘揚律學,遍行漢地,皆古林之一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十四日午時,古祖在南京古林寺圓寂。萬曆皇帝詔湣忠寺大會永海律師繪古祖遺像,請於大內供奉,御筆題贊:「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絕六塵,昔波離,今古心。」全身入塔於南京聚實門(今中華門)外天隆寺後玉環山。他被專為南山正宗十三世、中興律祖。

舍利弗「挖眼珠的故事」

引用: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disciple/01.htm  佛光山/星雲文集

說起須達長者因布施精舍給佛陀,而能借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宮殿,關於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薩道時,有這麼一段故事。
 
舍利弗發心修菩薩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願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園、財產等所有資身物件很歡喜的布施給人,最後甚至身體、性命,也毫不吝惜的布施出來。
發這樣真切的願心,可以驚動天地,所以就有一個天人想來試試他的道心。
 
天人化現為二十餘歲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經的路上等候。見到他來的時候,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見了不忍心,上前慰問道:
 
「年輕人,為什麼在這裏哭得這麼傷心?」
 
「啊!告訴你也沒有用!」
 
「我是學道的沙門,發願救度眾生的苦難,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你幫不了我的,我在這裏哭,並不是缺少世間上的財物,而是我的母親得了不治之病,醫生說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藥,母親的病才會好。活人的眼珠已經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麼肯給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親,我難過地在這裏傷心的痛哭!」
 
「這不成問題,我剛才告訴你,我就是修道的沙門,我願意布施一隻眼珠給你,救你母親的病難。」
 
「你願意布施一隻眼珠給我?」青年歡喜得跳起來。
 
「我的一切財產都布施給人,現正想進一步行大乘菩薩道,將身體布施出去,但苦無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滿足我學道的願心,我真歡喜高興的感激你,你就設法來取去我一隻眼珠吧!」
 
六十小劫前修道的舍利弗心中想,我有兩個眼珠,布施一個給人,還有一個仍然可以看到東西,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妨礙。
 
他叫青年人設法取他的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說道:
 
「這不行,我怎麼可以強奪你的眼珠呢?你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挖下來給我。」
 
舍利弗一聽,覺得他說得有理,當即下大決心,勇猛忍苦的把左邊一個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並說道:
 
「謝謝你成就我的願心,請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誰叫你把左邊的眼珠挖下來呢?醫生說我母親的病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
 
舍利弗一聽,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麼沒有問他一聲再挖眼珠,現在怎麼辦呢?把左邊的給他,還有右邊的可以看東西,若再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給他,那連走路都看不見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別人,他想,發心發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難得遇到一個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給他好了。舍利弗這麼想後,就安慰青年說道:
 
「你不要急,剛才怪我粗心,沒有問清楚就挖眼珠,現在我知道了,反正人的身體是虛幻無常的,我還有右邊的眼珠,我願意挖下來給你做藥,醫治你母親的病。」
 
舍利弗說後,又再下大決心,勇猛忍苦的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交給青年。
 
青年接過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當即往地上一摔,並罵道:
 
「你是什麼修道的沙門?你的眼珠這麼臭氣難聞,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食用!」
 
青年人罵後,並用腳踩著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雖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沒有聾,他聽到青年人罵他的話,用腳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聲音,他終於嘆口氣,心中想: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不要妄想進修大乘,還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這樣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現很多天人,對舍利弗說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剛才的青年是我們天人來試探你的菩薩道心的,你更應該要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
 
舍利弗一聽,很慚愧,利他的菩薩心又再生起,當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來,舍利弗不休息的學道,這一生遇到佛陀,證得聖果,所以能有天眼通

大施太子

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5%A4%A7%E6%96%BD%E5%A4%AA%E5%AD%90&oldid=144103

大施太子
(本生)賢愚經大施抒海緣品曰:
摩訶闍迦樊,譯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
昔釋迦佛為大施太子時欲賑國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龍王之頂,欲抒盡海水而取之。雖筋骨斷壞,終不懈怠。諸天感其至誠而來助之。龍王恐送珠與之。」
智度論十二謂為「能施太子。」是為毘梨耶波羅蜜(精進度)之圓滿行相。
智度論四曰:「毘梨耶波羅蜜云何滿?答曰:若有大心勤力如大施菩薩,為一切故以此一身誓抒大海令其乾盡,宣心不懈。」
 
---------------------------------------------------------------------------------------------------------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w/turn/blossom/037/037_06.htm  中台/導師法語

所謂「功德圓滿」,乃指行菩薩道修六度,每一度皆能圓滿。以布施波羅蜜而言,從布施「財」到生命,乃至所有一切都能布施,如此方稱為布施度圓滿。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是一位大施太子,當時全國天乾地旱,人民饑渴難耐,太子為了賑濟民眾,便將財寶,全數施予人民,乃至皇宮中的金銀財寶,也布施出去;國王一見宮中的財物逐漸地減少,勃然大怒,便將太子驅離皇宮。

太子離開了皇宮,仍然不捨行布施的大願,想起龍宮裏的龍王,擁有一顆能夠滿人所願的摩尼寶珠。太子便想借用此摩尼珠,救濟群生。海神為太子願心所感,便施展神力從龍宮取出寶珠,送予太子救濟貧乏;不料,事後又為龍王察覺並將寶珠奪回。

失去了寶珠,無法布施救濟饑民。大施太子便發願挑乾海水,來求得龍王的摩尼寶珠。於是,不斷地往返挑水,一天、二天、三天……,挑到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最後因體力不支而昏厥在地。四大天為太子的願行所感,便發心協助太子挑水,由於四大天王神通廣大,一下子海水就少了一半;龍王一見海水所剩不多,驚惶失措,同時也為大施太子行布施道的精神所感動,便將摩尼寶珠親自交給太子,使太子能廣行布施。像大施太子這般不顧自身的修行布施,便是布施波羅蜜功德圓滿。

佛經中的鳥喻

引用: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AG/mag93528.htm 曹仕邦

佛家好以譬喻方式說法,其中以「鳥」為喻的頗不少,今謹摭錄一些頗能使人發噱,同時在某一角度上又足發人深省的改寫成語體文,以供酒後茶前的談助。

(一)我所()──見生經
一頭「我所鳥」棲息一株果樹上,自以為整樹果子都屬於牠所有,好不得意。到了果子成熟,人們前來摘採,我所鳥急得在樹上大喊:「這些果子都是我的,你們不要採,不要採!」人們不理牠,還是繼續摘採。我所鳥既然認為果樹是牠的私產,別的鳥兒自然不會來幫牠,是以儘管我所鳥喊到聲嘶力竭,人們還是照採無誤,於是我所鳥樹上的果子越來越少了……。
()「我所」即「我所有」的意思。

(二)互喙鳥──見雜寶藏經
貓頭鷹們是白天睡覺;夜裡活動的,牠們討厭附近群鴉聒噪,吵得無法安眠,乃於夜裏趁烏鴉們熟睡,飛到群鴉棲息的林中去亂喙。烏鴉們被喙得頭破血流之後,自然心有不甘,知道在白天貓頭鷹看不見東西,又群起飛到牠們的林中亂喙。從此各自把握對方的弱點,以晝繼夜,喙得血濺草木,日月無光……。

(三)共命鳥──見雜寶藏經及佛本行經
從前雪山下有一鳥,一身兩頭,一個頭叫迦嘍嗏,另一個頭叫優波,只要其中一個頭吃了東西,便餵飽身體,另一個頭也就不必再吃。迦嘍嗏專門撿好吃的東西搶著吃,一點也不分給優波,牠認為既然一個頭吃東西便能使身體得到營養,那麼我吃了美食等於優波也獲得好處,何必多一張嘴來分亨呢?由於迦嘍嗏的獨斷獨行,優波漸感不滿,心想:雖然你吃了東西我也同時飽肚,但美昧總是你一人獨嚐,使我口中淡出鳥來,難道我一輩子非作你的附庸不可嗎?越想越氣憤,越想越不值。伸頸一喙,把一枚致命的毒果喙下,吞進共同的胃中……。

(四)青鳥──見舊雜譬喻經
孔雀王本來已有五百雌孔雀為妃嬪,一天看到一隻青鳥長得好看,便捨棄那五百隻雌孔雀,追求青鳥。青鳥要什麼牠便找來什麼供給牠,由於不顧一切地只替青鳥找好處,孔雀王終於不慎落入補鳥師的手中。孔雀王說:「你放了我吧,我送你滿山的金礦。」捕鳥師說:「國王答應過:誰補得孔雀王,便送黃金百斤,並送一美女為妻,我還是去領賞吧!」國王得到了孔雀王,本來想宰了來吃,孔雀王說:「陛下的王后現在生病,拿些水來讓我唸咒後給她喝,病就好了。若治好王后的病,請你赦免我!」果然治好了王后,於是不論宮人或百姓有病,都來求孔雀王的咒水。孔雀王說:「陛下不若把我拿到湖中,讓我把整個湖水都給施咒,人民便可以自己取水治病,不更方便嗎?」國王乃以一段木頭縛在孔雀王腳上,帶牠到湖中作法,果然以後水到病除,百姓把孔雀王當做生神仙來供養。孔雀王對國王說:「你看!百姓們把我如天神般敬仰,我不願離開了,請把我腳上的木頭除去吧!」國王如言,孔雀王飛到樑上大笑,國王問:「你笑什麼?」孔雀王說:「我笑天下有三個傻瓜,我本來已有五百孔雀婦,卻看上那頭青鳥,結果為補鳥師所得,所以我是傻瓜!捕鳥師捉到了我,我已答應送他一山金礦,他卻只要陛下微末的賞賜,所以他是傻瓜!陛下獲得一位神醫,可以使屬下人民全體都健康茁壯,卻輕易地把他放走,而不知留住難得的人才,所以你是傻瓜……

(五)吉利鳥──見雜寶藏經
從前波羅奈[木*奈]國的國王曾下令禁止殺生,人民不許從事漁獵。國中有一狡獪的獵人,扮成上山修行的仙人的樣子,跑到山上去偷獵鳥獸,人家看他道貌岸然,想那鳥獸日少是他下的毒手。那知,獵人的行為給吉利鳥發現了,吉利鳥乃飛到眾人面前大聲揭穿他:「今天害死甲,明天放翻乙的,其實是這笑迷迷不說話,一團和氣的長者啊………。

(六)網中鳥──見雜譬喻經
有一位補鳥師,把羅網在水邊張設,放好鳥食之後,果然誘得大群飛鳥下來喙食。補鳥師把網一垃,鳥兒都落入網中,其中有一大鳥,奮翅掙扎,居然把網扯離地面,眾鳥千翮共振,帶起整個網到天空一同飛走。補鳥師一邊望著天空,一邊跑步追趕,旁人說:「你這傻瓜,鳥兒們在空中,你在地面追逐,那裏追得到?」補鳥師回答:「不要緊,反正他們己身陷羅網之中,頂著網來飛,飛也飛不遠的!」果然到了太陽西下,網中眾鳥各思歸巢,看著大鳥只顧朝自己的目標走,不理會大眾,於是各自找自己的方向,在網中翻騰滾轉。原先眾鳥同一方向飛行,故能把羅網扯到天空,補鳥師無法到手,現在各找出路,失去平衡,於是整網鳥兒都墮落到地面上……。

我所鳥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235.htm  中台/佛典故事
 
佛陀與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來到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一位尊者,擁有無量金銀珠寶,萬貫家財,雖然富有,卻慳吝猶不知足,不僅不供養侍奉父母,連妻子、奴僕也是吃不飽、穿不暖,更不與親族朋友往來,唯恐他們來借貸財物。尊者命終之後,沒有子女繼承家業,因此所有家產,都歸國家所有。

比丘將這件事告訴佛陀,佛陀告訴諸比丘,這位尊者不僅今生慳吝,不行布施,過去生也是如此。

過去,在大香山上有一種蓽茇樹,樹上住了一隻鳥,名叫我所鳥。蓽茇樹的果實有食療效用,所以果子成熟時,有很多人上山來採果實,我所鳥見了猛力地呼喊:「這些果子是我所有的,你們不可以來摘。」人們不理會牠的叫喊,繼續摘著果子,我所鳥卻一再地叫喊:「我不希望別人拿走我的東西,你們趕快停止。」

然而,任憑我所鳥如何地憂愁叫喊,也沒有人停下手邊的動作,果子還是一顆顆被摘了下來,我所鳥不斷地哀號,牠的悲泣聲,越來越小,漸漸地力竭身亡。

佛陀告訴比丘,當時的我所鳥,就是現在這位貪吝尊者,所以大眾當修布施,割愛去貪,內心恆保清淨無垢,比丘聽佛所說,個個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生經卷一.佛說是我所經第五》
省思

世間上的東西,有什麼是可以久藏不壞的呢?萬事萬物皆生滅無常,就連與自己朝夕不離的色身,也有敗壞之日。短暫的生命過程中,何不把握修善因緣,與人分享現有的美好事物!
--------------------------------------------------------------------------------------------------------------------

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e597e90100c49s.html 

捨與得

舍,在佛家看来,就是对一切事物不起一点儿憎爱执著,并且能够不断地付出。

很久以前,有一座大香山,山里长着无数的荜拔树、胡椒树以及其它各种药草。荜拔树上常常栖息着一种鸟,名叫“我所鸟”。

每年春天药果成熟时,许多人便来到这里采摘药果,用这些药果治病,这时我所鸟总是悲伤地叫唤着:“这果是我所有啊!你们不要采摘!我心里真不愿意谁来采摘啊!”

它虽然这样叫喊,人们还是照旧采摘,一点也不理会它的哭嚎。这鸟命薄,忧伤地叫呀叫的,声声不绝,最后终于因为过于哀伤而死。

故佛有一偈曰:人执我所有,悭贪不能舍,纵以是生护,亦为无常夺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房屋、眷属、家产,这些身外之物可以利用它来维护我们的生命;而修行人所需的仅是菜饭饱、布衣暖足矣,如贪求无厌,;吝惜不舍,一旦失落,难免会像我所鸟那样哀叫而死。

有一天,佛主见路边地下埋有黄金,就对弟子说“下有毒蛇”。佛主走后,有个人不信,去挖土,挖出很多黄金来,一时暴富,被人告发。国王责怪他没有缴公,就判了他的罪,所以佛主说黄金就是毒蛇

佛主还说人所有财物为五家所有,哪五家呢?为水所漂,为火所烧,为贼所盗,为子所败,为官府所抄。其实娑婆世界里的一切,都不是用来拥有的,而是用来舍的,一个人舍下一切则是真正的壮大,无牵无挂;一个人拥有一切便是沉沦苦痛的深渊。学会舍弃,免于物欲的奔逐、事物的执迷,才能获得人生的自在与豁达。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中一个湖名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洁净,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与园圃,人们都喜欢在湖边筑屋而居。

另一个湖名叫死海,水质的碱度为于世界之最,湖里没有鱼儿的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景象一片荒凉,没有人愿意住在附近,因为它周围的空气都让人感到窒息。

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一个湖既接受也付出,而另一个湖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

让河流动,方得一池清水,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舍,而后得,这是人生的道理。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是无烦恼挂碍,心境圆融通达,万象归于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的价值更要有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无异于作茧自缚,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也能获得什么,那也是一种得不偿失!

舍得之妙,妙在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不是固执的痴迷,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智慧的选择。

是心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倓虛大師說「夢」
人生是一夢,事事皆若夢,能夢無非夢,所夢更是夢。
合眼也是夢,開眼也是夢,夢雖有久暫,是夢無差別。
夢中造諸業,同一受夢報,享樂一剎那,受苦無窮劫。
同是夢中人,無智愚貴賤,心生夢境生,心滅夢境滅。
夢中知是夢,當體即醒夢,能所夢雙亡,清淨心非夢。


宣化上人說「夢」
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裡身榮貴,夢醒在窮鄉。
朝朝是做夢,不覺夢黃粱,夢中若不覺,枉做夢一場。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白居易與鳥窠禪師

引用: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552&page=12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出身於山西省太原一世儒之家,幼年時才華絕人,文辭富麗,尤精於詩筆。唐貞元十四年(七九八年)擢為進士甲科,憲宗元和年間,官至左拾遺(職掌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員)。為政期間,樂天對於軍國大事,敢於直言諫諍,憲宗曾惱怒地罵他「小子」、「無禮」,然而也多聽納接受,視為愛臣。後為當朝宰相所忌,出為江州司馬(州守的佐官),繼遷蘇、杭二州刺史(即州守,一州之最高行政長官),頗有政績,七十五歲時去世。

樂天早年就開始涉足佛教,「棲心釋梵」,與當時許多名僧都有往來。他曾「求心要」於洛陽聖善寺凝公禪師;(《白樂天長慶集》卷三十九)後來又問禪於鳥窠禪師,該禪師因常在松樹上築巢棲修,故名「鳥窠」。據說有一天白居易來到樹下拜訪禪師,看到禪師坐在高高的樹枝上,就問禪師坐在樹上,不覺得危險嗎?禪師回答說:「我坐在樹上一點不危險,倒是你的處境才危險。」白居易不明白,禪師說:「薪火相交,縱性不停,怎不危險?」白居易似略有所悟,又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開導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覺得這是三歲小孩也懂得的道理,禪師便說:「三歲小孩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後頗以為是,遂作一偈請教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禪師也復作一偈相答:「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意謂人生即是夢境,二者都是一回事。此說令白居易大為折服,遂拜禪師為師。(詳見《五燈會元》卷二《鳥窠道林禪師》,賴永海《佛道詩禪》第六章)會昌年間,白居易又與香山如滿禪師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並捨自己的住宅為「香山寺」,醉心淨土念佛。他為此作的《香山寺》詩云:「空門寂靜老夫閒,伴鳥隨雲往復還。家醞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充滿了歸心佛門後的安閒、解脫之情。這種思想大量表現在他晚年創作的一些詩歌中,如《在家出家》詩:「夜眠身是投林鳥‧朝飯心同乞食僧。..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儼然一修行老僧了。

白居易官卑俸薄,為了興佛卻不惜錢財,樂於施捨,諸如修建山寺、營造佛像,經常破費。除上面提到的捨宅為寺,他還一次捨俸錢三萬,命工人按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上的故事,晝出高九尺、寬一丈三尺的西方極樂世界圖一幅。圖中阿彌陀佛居中,觀音、勢至菩薩侍執左右,百萬人天恭敬圍繞,七寶壯嚴。晝成後,他「焚香稽首」,對圖中佛像虔心發願。(《書西方幀記》)

白居易一生宦途坎坷,卻「常以忘懷處順為事,都不以遷謫介意」這種處世的境界深得於他的佛教信仰。他去世後,按其遺願,家人將其葬於香山如滿禪師的塔側。

----------------------------------------------------------------------------------------------------------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w/disciple/mind/2003/056-gb.htm
夢破方稱出格人
文/见担法师 文/見擔法師



《大智度论》卷七十说:“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佛破除无始无明之梦,叹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自证得。”佛陀示现由人身成佛证道,提醒了我们,浮生若梦;然而众生颠倒,认妄成真、舍本逐末,以致于无法成为一个无梦的圣人。 《大智度論》卷七十說:“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佛破除無始無明之夢,嘆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自證得。”佛陀示現由人身成佛證道,提醒了我們,浮生若夢;然而眾生顛倒,認妄成真、捨本逐末,以致於無法成為一個無夢的聖人。

说到梦,有人梦中作梦,信以为真,梦醒犹自依依不舍。說到夢,有人夢中作夢,信以為真,夢醒猶自依依不捨。 唐朝诗人白居易,担任杭州刺使时,政务繁忙,仍然不忘吟诗、参禅、修养心性。唐朝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使時,政務繁忙,仍然不忘吟詩、參禪、修養心性。 一日,他来到鸟窠道林禅师的处所,见师栖止于一棵盘屈如盖的巨松之上,便好奇地问道:“禅师的住处,不是太危险了吗?”岂料禅师回答:“太守的危险甚于我啊!”居易乍听之下,不明了禅师所言,再问:“居易是一地方的行政长官,身旁环绕带刀侍卫,有什么危险呢?”只见鸟窠禅师不急不缓地叙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难道,不危险吗?”原来禅师指的是这念心的意识迁流,不曾停息,加上境界之风吹起了识浪,使我们与解脱之岸渐行渐远,更因炎炎的无明之火,烧尽了本具的菩提种子。一日,他來到鳥窠道林禪師的處所,見師棲止於一棵盤屈如蓋的巨松之上,便好奇地問道:“禪師的住處,不是太危險了嗎?”豈料禪師回答:“太守的危險甚於我啊!”居易乍聽之下,不明了禪師所言,再問:“居易是一地方的行政長官,身旁環繞帶刀侍衛,有什麼危險呢?”只見鳥窠禪師不急不緩地敘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難道,不危險嗎?”原來禪師指的是這念心的意識遷流,不曾停息,加上境界之風吹起了識浪,使我們與解脫之岸漸行漸遠,更因炎炎的無明之火,燒盡了本具的菩提種子。 这才是最大的危险啊!這才是最大的危險啊! 白居易听了有所体悟,临别之时,再问道:“何谓佛法大意?”禅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以为禅师会给一殊妙禅语……居易不以为然地回覆:“这道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但是“三岁小孩虽知道,八十岁的老翁却未必做得到呀!”禅师安详且严肃地答道。白居易聽了有所體悟,臨別之時,再問道:“何謂佛法大意?”禪師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以為禪師會給一殊妙禪語……居易不以為然地回覆:“這道理,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三歲小孩雖知道,八十歲的老翁卻未必做得到呀!”禪師安詳且嚴肅地答道。 听了这一席话,白居易如大梦初悟,恭敬地作礼以别。聽了這一席話,白居易如大夢初悟,恭敬地作禮以別。

回去后,他写了一首偈子寄给鸟窠禅师:“特入宗门问苦空,敢将禅事扣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收到此偈,也以偈回覆:“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当白居易读到禅师的这首诗偈,法喜钦叹之余,心仿佛从无边梦中透入一丝曙光。回去後,他寫了一首偈子寄給鳥窠禪師:“特入宗門問苦空,敢將禪事扣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鳥窠禪師收到此偈,也以偈回覆:“來時無跡去無踪,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當白居易讀到禪師的這首詩偈,法喜欽嘆之餘,心彷彿從無邊夢中透入一絲曙光。 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禅师三业清净,履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修德而度化白刺使,令其虚心探究佛法真理,感受人生的苦空、如梦如幻,进而深入佛法之堂奥。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禪師三業清淨,履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此修德而度化白刺使,令其虛心探究佛法真理,感受人生的苦空、如夢如幻,進而深入佛法之堂奧。 黑夜作梦,无非是白天所思、所行,那么白天的所思、所行,又何尝不像是在梦中呢?黑夜作夢,無非是白天所思、所行,那麼白天的所思、所行,又何嘗不像是在夢中呢? 经云:“三界如幻化,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是不是也像作梦呢?經云:“三界如幻化,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是不是也像作夢呢? 禅师偈子开示我们,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缘起缘灭,不就是一场大梦吗?禪師偈子開示我們,人生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緣起緣滅,不就是一場大夢嗎?

憨山大师云:“一场黄粱梦,千秋汗血功,只知长不朽,谁信转头空?”佛法有事有理,一切法虽是缘起性空,了达事相上的善行恶行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当中却也不离因果;种善因,将来必能成就庄严之果。憨山大師云:“一場黃粱夢,千秋汗血功,只知長不朽,誰信轉頭空?”佛法有事有理,一切法雖是緣起性空,了達事相上的善行惡行皆是虛妄,如夢幻泡影,當中卻也不離因果;種善因,將來必能成就莊嚴之果。 是故,仍要推动虚妄的善法来舍去虚妄的恶法。是故,仍要推動虛妄的善法來捨去虛妄的惡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守五戒、修十善,广集福慧资粮以圆满俗谛;做了一切善法而不执着,即是真谛;再进一步不住假有、不住真空,这念心安住在中道第一义谛,寂照一如,就能成就佛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守五戒、修十善,廣集福慧資糧以圓滿俗諦;做了一切善法而不執著,即是真諦;再進一步不住假有、不住真空,這念心安住在中道第一義諦,寂照一如,就能成就佛智。 万里途程,不离初步;要迈开步伐,才能到达究竟的宝所。萬里途程,不離初步;要邁開步伐,才能到達究竟的寶所。

灵机行观禅师偈曰:“旷大劫来一着子,多生培植此时身;此身堕在阎浮际,梦破方称出格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何其有福,已得人身,更何其有幸,逢大善知识住世转正法轮。靈機行觀禪師偈曰:“曠大劫來一著子,多生培植此時身;此身墮在閻浮際,夢破方稱出格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何其有福,已得人身,更何其有幸,逢大善知識住世轉正法輪。 未识得前,全真成妄;今已识得,就该背尘合觉,成为不作梦的入理圣人,如此才不负佛陀化导之真义。未識得前,全真成妄;今已識得,就該背塵合覺,成為不作夢的入理聖人,如此才不負佛陀化導之真義。

鳩留長者

引用: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0/318.htm

從前有一個長者,名叫鳩留,他不相信佛陀所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認為是無稽之談。
    由於故鄉謀生不易,他決定與鄉人五百人到外地尋求新的發展。他們一同出發,結果路途所經盡是荒煙漫草的地方;加上不小心迷了路,大家身上所攜帶的糧食早已吃完,以致絕糧三日。眼看大家均已體力不支,正不知如何是好,鳩留遠遠望見前方有一片樹林,心想或許會有人家,可以討些飯菜吃,便向同行的鄉人說:「你們在此等候,我先到前面看看。」
    到了樹林裡,鳩留見到一位相貌莊嚴的人,就禮貌地對他行禮。他見鳩留又餓又累的樣子,就舉起手來,結果竟從指尖自然現出各種食物及飲水。鳩留乍見這樣的情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在得到恩人的施捨,祭了五臟廟之後,鳩留大聲地哭了起來。恩人問他為何哭泣,鳩留回答:「我的五百個同伴,如今也是又餓又渴,正在等我拿食物回去給他們。」恩人一聽,連忙要鳩留快快領他們前來,自己再從指尖現出飲食,提供他們飽餐一頓,甚至連牲口都餵足了草料。
    鳩留詢問恩人,是因為何種因緣,才得以有此不可思議的神變之力。恩人回答:「我前世是迦葉佛時的人,因為家境貧苦,就在城門口以磨鏡為業。每次只要遇到從外地進城,看來人地生疏的出家人,便好心地告訴他們何處可以托缽乞食,何處有精舍 廟可以掛單。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在一期壽命終了之後,便投生為樹神;飲食自然湧現,永無匱乏。」
    鳩留長者聞言,翻然悔悟,從此便深信佛陀所言「因果不爽」之理,並對昔日不信因果的愚癡行徑,發露至心的懺悔。爾後,便廣修布施度,發心每日供養八千人用齋;光是用來洗米的洗米水,流到城門外,便水勢浩大,可以在水面上行船。長者死後,便以此布施因緣,投生至忉利天為散華天人。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是亙古不變、顛撲不破的自然法則,唯有不昧此理,所有作為才能循乎正軌,合於常道。試想,廣種布施之因,就能得衣食不匱之果,更何況時時繫念稱合法界無邊功德的彌陀聖號,所獲致的果報,豈不更加超凡、殊勝嗎? (出自譬喻經)

將貧窮賣給我

引用: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disciple/05.htm
佛光山/星雲文集
 
迦旃延在阿槃提國宣化後,想回到舍衛國聽聞佛陀說法的途中,見到一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大聲的啼哭,尊者一見,不覺油然的生起同情的憐憫心,他怕這個婦人因失意的事想不開,而投水自殺。

因此,他就向前問道:

「婦人!什麼事情使妳傷心,為什麼在這裡啼哭呢?」

「不要你管,告訴你有什麼用?」婦人哭的聲音更大了。

「婦人!告訴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幫助妳解決苦難的問題。」

「你是沒有辦法的,你看世間這麼不公平,貧富如此懸殊,我是一個苦命的窮人,一生都受苦,我被貧窮的苦折磨得實在不想活了!」

婦人說後,像要往水中跳的樣子,迦旃延趕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和同情的開導她道:

「婦人!妳不要傷心,世間上的窮人很多,不僅是妳一人。同時,窮人並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不一定就是快樂。妳看那些擁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們仍然天天為貪欲瞋恚的煩惱所苦。為人只要平安的生活就好,貧窮值得這麼悲傷嗎?」

婦人不耐煩的掙扎著說道:

「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門,你能看得開世情而我們不能。你要知道,我是這裡大富豪的奴隸,我窮年累日的做著奴隸,衣食不周,沒有自由,而我那黑心的主人,慳貪暴惡,沒有絲毫慈心。我們做事,稍有差池,便打罵交加,叫我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這些痛苦都是由於我的貧窮所致,怎麼不叫人為窮苦悲傷呢?」

「婦人!既然如此,妳不要悲傷,我告訴妳一個解脫貧窮和發財的方法。」

「是什麼方法?」婦人把眼淚揩拭一下,望著迦旃延。

「方法很簡單,妳既然為貧窮而受苦,那妳可以把貧窮賣給別人!」

「貧窮可以賣給別人?」婦人驚叫起來:「你不要亂說,如果貧窮可以賣給人,那世間上就沒有窮人了。有什麼人肯買貧窮呢?」

「賣給我,我肯買!」迦旃延回答。

「貧窮可以賣,而且也有你買,不過世人不懂出賣貧窮的方法。」

「要布施!」尊者開示道:「妳要知道人生的貧富各有因緣,貧窮的人所以貧窮,是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富貴的人所以富貴,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賣窮買富的最好方法。」

婦人聽後,智慧開朗,她到今天才明白了致富之道。但她隨後就又苦著臉問道:

「尊者!你說得不錯,我確實明白了發財的方法。不過我極其貧困,我是一無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水瓶,還是我那愛財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麼好布施呢?」

迦旃延把自己的缽交給女人,說道:

「布施不一定要用錢,對別人布施歡喜也可以。現在妳持此缽盛水給我,作為妳對我的布施!」

婦人此刻才真正明白布施的意義,當即依教奉行,後來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樂。

迦旃延具有說法的方便,所謂論議第一,在比丘中的確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