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4%BF%AE%E7%BD%97_(%E4%BD%9B%E6%95%99) 維基百科
阿修羅(梵語、巴利語: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於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
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
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阿修羅雄性其貌不揚,雌性卻是國色天香。
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
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
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
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
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
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101406465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就是醜陋。
可是醜陋,是這個男的阿修羅,相貌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
男的阿修羅,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鬥爭,向外鬥爭。
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唯在裏邊鬥爭,不是在外邊鬥爭,即用心來鬥爭,也就是所謂的妒忌障礙、無明煩惱都在裏邊。
阿修羅這一類的眾生,有時候把他論到三善道裏邊,就是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有時候又把他放到四惡趣裏邊,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叫「四惡趣」。
阿修羅,畜生裏有阿修羅,人道裏有阿修羅,天道裏有阿修羅,鬼道裏有阿修羅。
所以阿修羅自己是一個法界,但是又通於其他的三法界,所以四道裏,都有阿修羅。
總而言之,無論在哪個道裏,他都是好鬥爭的,脾氣非常大,願意做boss(老闆),指揮其他人,不願意受其他人指揮;願意管著其他人,不願意受其他人管,這都是修羅的表現。
修羅,有善的阿修羅,又有惡的阿修羅。
善的阿修羅,就是國家的軍隊、兵、將軍,這都是阿修羅。
惡的阿修羅,不善的阿修羅,就是土匪,小偷,偷人東西、強搶東西或好打人好殺人等這一類的人,這都叫阿修羅。這是在人道上,我們都看得見的人間阿修羅。
天上也有這類的阿修羅。
在天上的阿修羅,喜和天兵、天將作戰。一天到晚,想搶帝釋天這個寶座,想把帝釋天給打倒,換自己做帝釋天。可是他戰來戰去,總要失敗的。
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天福沒有天權。他可以在天上享受這個天福,但是他不能有權力,所以雖然和天兵、天將作戰,始終是失敗的。這是天上的阿修羅。
畜生裡的阿修羅呢?
畜生阿修羅,如:老虎,是畜生道的阿修羅;獅子,是畜生道的阿修羅;豺狼,是畜生道的阿修羅。
這類阿修羅,欺負其他的同類,欺負其他的畜生。好像狼、虎、老虎、獅子,都想吃其他的畜生。為什麼牠要吃其他的畜生呢?因為牠是一種修羅性。還有蛇、飛禽裏的鷹,這都是阿修羅。
鬼道裏也有阿修羅。
這種阿修羅,也欺負其他的鬼。
鬼有善鬼、有惡鬼。這惡鬼在鬼裏頭,也不講道理。本來鬼就是不講道理的,他在不講道理的裏頭,還更不講道理!所以說「修羅性暴」,他的性格非常暴躁。
總而言之,阿修羅就是不講道理,脾氣大,無論對任何人,他常常要發脾氣。Too much temper!(太多脾氣了!)。「有福無權」,他是有天福而沒有天權的眾生。他想要爭權奪利,但是也爭不到。「好勇鬥狠」,他好和人作戰,好和人鬥爭。現在你看這個世界,都是修羅世界,都講鬥爭、鬥爭,鬥爭這個,鬥爭那個,你把我鬥倒了,我把你鬥臭了。這就是阿修羅的表現。要落入阿修羅道,很簡單,脾氣壞、暴躁、每天生氣就可以了。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天龍八部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101406465
【天龍八部】
又叫「龍神八部」、「八部眾」,是佛教八大護法神,數量很多。
以上八部分,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統稱「天龍八部」。具體如下:
1.天眾。
「天」就是神。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閻王等皆是。
二十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如:杭州的靈隱寺、北京大慧寺、大同華嚴寺、普陀山慧濟寺等。
2.龍眾。
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這與中國的龍王傳說十分相似。
3.夜叉。
4.乾闥婆。
是香神,又是樂神,多達6000多位。
他們在佛面前彈琴唱讚歌時,「三千世界皆為震動」。這是佛國的中央民族樂團。
5.迦樓羅。
就是金翅鳥神,大得不得了,兩隻翅膀張開,就有 336萬里!
他以蛇為食,可除掉世間各種毒蛇,益于眾生。中國的神魔小說中,把他說成是在佛爺頭上護法的大鵬金翅鳥。
6.緊那羅。
歌神。與乾闥婆各有分工,乾闥婆專管演唱俗樂,是流行歌曲音樂家;緊那羅則專門演奏法樂,是專業音樂家。
7.阿修羅。
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其容貌醜陋,佛教收為護法。
8.摩侯羅迦。
是大蟒神,古印度是個多蛇並崇拜蛇的國家。
大蟒神也被吸收為護法神。
-------------------------------------------------------------------------------------------------------------
【護法尊天】
佛教的護法諸神。泛指捍衛佛教道場,維持正法永續相傳的諸天王。
多源自於印度古代傳統宗教的神祇,由於護法神具有護持正法,攝服邪魔外道值務,一般會呈現在佛弟子菩薩像之最外側,護法往往是多尊造像不可或缺的題材。
八部者,即天、龍、夜叉、乾闊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迦。
八部以天、龍為首,故稱天龍八部。
此八部眾,由過去不同之善惡行業,感得各別之果報,而現不同之色身族類。因聞正法,發心護持,故稱為護法尊天。
《大方等大集經》載:
時釋迦佛於王舍城說法,十方諸佛,悉來護持。天王龍王見之,同聲讚歎曰:「如來正法,難得難值,一佛界中,無量佛會,亦復難遇。十方諸佛,倘為眾生而來集會,我等云何不護正法。」言畢,即各各發願,誓於佛法流布之處,盡其勢力,至心擁護,不令佛土及佛弟子受諸災惡。
《大般涅繫經》載:
護法分內護及外護。
內護者,嚴守淨戒,令惡法不生,善法不失。
外護者,作一切持戒說法者之眷屬,助弘正法。
-------------------------------------------------------------------------------------------------------------------
天,具有光明、自然、最勝之義。天眾仍未離欲,唯因修十善業故,感得殊妙光明色身,具威神力,為六道眾生中果報最妙者。
《法華文句》云:「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放大名勝,眾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
天眾中,護力最大者為梵王、帝釋。
梵王為大梵天王之略稱,主色界中之大梵天。
帝釋為釋提桓因之簡稱,主欲界中之忉利天。
釋迦佛於菩提樹下正覺成佛時,二天即時請佛,轉大法輪,利益人天,為請釋迦佛說法之最早者。此二天居護法天眾中之上首,常作佛之左右翼從。
在佛教藝術中經常出現的尊天有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以及供養天、伎樂天等等。
【天龍八部】
又叫「龍神八部」、「八部眾」,是佛教八大護法神,數量很多。
以上八部分,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統稱「天龍八部」。具體如下:
1.天眾。
「天」就是神。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閻王等皆是。
二十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如:杭州的靈隱寺、北京大慧寺、大同華嚴寺、普陀山慧濟寺等。
2.龍眾。
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這與中國的龍王傳說十分相似。
3.夜叉。
4.乾闥婆。
是香神,又是樂神,多達6000多位。
他們在佛面前彈琴唱讚歌時,「三千世界皆為震動」。這是佛國的中央民族樂團。
5.迦樓羅。
就是金翅鳥神,大得不得了,兩隻翅膀張開,就有 336萬里!
他以蛇為食,可除掉世間各種毒蛇,益于眾生。中國的神魔小說中,把他說成是在佛爺頭上護法的大鵬金翅鳥。
6.緊那羅。
歌神。與乾闥婆各有分工,乾闥婆專管演唱俗樂,是流行歌曲音樂家;緊那羅則專門演奏法樂,是專業音樂家。
7.阿修羅。
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其容貌醜陋,佛教收為護法。
8.摩侯羅迦。
是大蟒神,古印度是個多蛇並崇拜蛇的國家。
大蟒神也被吸收為護法神。
-------------------------------------------------------------------------------------------------------------
【護法尊天】
佛教的護法諸神。泛指捍衛佛教道場,維持正法永續相傳的諸天王。
多源自於印度古代傳統宗教的神祇,由於護法神具有護持正法,攝服邪魔外道值務,一般會呈現在佛弟子菩薩像之最外側,護法往往是多尊造像不可或缺的題材。
八部者,即天、龍、夜叉、乾闊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迦。
八部以天、龍為首,故稱天龍八部。
此八部眾,由過去不同之善惡行業,感得各別之果報,而現不同之色身族類。因聞正法,發心護持,故稱為護法尊天。
《大方等大集經》載:
時釋迦佛於王舍城說法,十方諸佛,悉來護持。天王龍王見之,同聲讚歎曰:「如來正法,難得難值,一佛界中,無量佛會,亦復難遇。十方諸佛,倘為眾生而來集會,我等云何不護正法。」言畢,即各各發願,誓於佛法流布之處,盡其勢力,至心擁護,不令佛土及佛弟子受諸災惡。
《大般涅繫經》載:
護法分內護及外護。
內護者,嚴守淨戒,令惡法不生,善法不失。
外護者,作一切持戒說法者之眷屬,助弘正法。
-------------------------------------------------------------------------------------------------------------------
天,具有光明、自然、最勝之義。天眾仍未離欲,唯因修十善業故,感得殊妙光明色身,具威神力,為六道眾生中果報最妙者。
《法華文句》云:「天者,天然自然勝、樂勝、身勝,放大名勝,眾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照,故名為天。」
天眾中,護力最大者為梵王、帝釋。
梵王為大梵天王之略稱,主色界中之大梵天。
帝釋為釋提桓因之簡稱,主欲界中之忉利天。
釋迦佛於菩提樹下正覺成佛時,二天即時請佛,轉大法輪,利益人天,為請釋迦佛說法之最早者。此二天居護法天眾中之上首,常作佛之左右翼從。
在佛教藝術中經常出現的尊天有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以及供養天、伎樂天等等。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法藏法師講授華嚴經
引用: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Taisho_Tripitaka/lon/other51/2074.htm
取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天授元年。華嚴藏公。歸覲祖母到曾洲。牧宰香花郊迎。
至二年。請講華嚴。說法之次議及邪正。
至二年。請講華嚴。說法之次議及邪正。
時有少道士。在側歸報弘道觀王。北寺講師。誹謗道尊。
觀主聞之其怒。明晨領諸道士三十餘人。來至講所。
面興慍色。口發麤言。謂藏公曰。但自講經。何故論道門事。
藏公曰。貧道自講華嚴。無他論毀。
觀主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平等耶。
藏公對曰。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
觀主又問。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
答曰。一切法不出二種。
一者真諦。二者俗諦。
若約真諦。無此無彼。無自無他。非淨非穢。一切皆離。故平等也。
答曰。一切法不出二種。
一者真諦。二者俗諦。
若約真諦。無此無彼。無自無他。非淨非穢。一切皆離。故平等也。
若約俗諦。有善有惡。有尊有卑。有邪有正。豈得平等耶。
道士詞窮無對。猶嗔不解。於如來所。生毒害言。歸觀經一宿。
明朝洗面手。忽眉髮一時俱落。通身瘡皰方生悔心。
明朝洗面手。忽眉髮一時俱落。通身瘡皰方生悔心。
歸敬三寶。求哀藏公。誓願受持華嚴經一百遍。
轉誦向二年。猶有十遍未畢。忽感眉髮重生身瘡皆愈。
曾洲道俗。無不見聞
仇其離謗聖賢
引用:http://big5.xuefo.net/show1_21584.htm
摘自《佛教聖眾因緣集》/丹仁絨臬編著
詩曰:
「仇其離謗聖賢人,屢諫無聽反倍瞋;
捷感惡瘡頭至足,即時墮獄苦難陳。」
釋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結伴在一起遊化,不會分開單獨出行的。
有一天,當「二尊者」在外遊化,到了快要黃昏的時候,天氣忽然轉變,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進入路邊的一所瓦窯中去避雨。到了天昏黑時,雨不但沒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倆又沒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這瓦窯內過夜。
有一個牧牛女,她先避雨在這所瓦窯內後方的深暗之處。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根本不知道已有牧牛女先在瓦窯內避雨,因為聲聞人不入定時,與凡夫無異。
這個業障深重的牧牛女,看見兩位比丘(出家人)進入瓦窯內過夜,她心中即動了邪念,獨自空思妄想,暗犯罪行。「二尊者」因未入定之故,當然不知道這俗女起惑犯罪之事。
天明時分,大雨也停止了,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位尊者就從瓦窯內出來。過了一會兒,牧牛女也從這所瓦窯內走出來。
這時,有一個壞人,名叫仇其離。他是一個不知因果,輕慢聖賢,心懷邪見,粗暴瞋妒,喜歡宣說惡言毒語的人。他看見舍利弗和目犍連從瓦窯內出來,過不多久,又有一個牧牛女出來,而牧牛女的臉色不正,因此到處亂造聖者的謠言說:「舍利弗和目犍連在瓦窯內,姦淫牧牛女。」
仇其離又廣向諸比丘以及所有的出家人,宣揚惡毒的謠言。這時,諸比丘惟恐他受到毀謗聖者的罪惡慘報,便忠言勸諫仇其離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諸比丘為了悲愍他的無知,再三鄭重的勸諫「莫謗尊者」,免得遭受惡業的劇苦慘報。那知這個罪孽深重的仇其離,不但不納忠言,反而瞋心嫉妒,更加大肆惡言宣揚,好像發瘋的狂人一樣。
有一位長者,名叫「婆伽」,他是「二尊者」的徒弟,曾經聽聞「二尊者」的教法,證得三果阿那含聖位。他命終以後,即上升梵天,做梵天的天人,稱為「婆伽梵」。
這位婆伽梵天人,他在天上知道仇其離這個凶徒,到處毀謗他的師傅——i「二尊者」,特地從天上來到人間勸諫仇其離。天人即以神通來到仇其離的房中。
仇其離看見有人突然出現在他的房間,覺得很奇怪,便問道:「你是誰?從什麼地方來?我沒有開門,你怎麼進來的?」
天人說:「我是婆伽梵,從梵天來。我在天上,以天耳聽到你在誹謗尊者舍利弗和目犍連,所以我特地來勸你,希望你從今以後,不要再說二尊者的壞話,免得造口業。」天人再三勸諫拜託,他都不肯接受,反而譏諷天人說:「你說你是婆伽梵,證得阿那含果的人。佛陀說:『阿那含者,名為不還。』你何以再來我這裏?這麼說,佛陀所說的話也是虛偽的了。」
仇其離這句話剛剛出口,身上即時生出很多毒瘡,從頭到腳,滿身都是如豆子大小的毒瘡。但他仍然不悔悟,反而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告狀說:「舍利弗、目犍連怎麼可以姦淫牧牛女?」佛陀勸阻他說:「你不可亂謗他們。」他聽到佛陀的話,更加瞋恚忿怒,因此身上的毒瘡,又再增大起來。
仇其離再次到佛陀座前去誹謗「二尊者」,佛陀又勸諫阻止他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他的惡性難改,還是照常毀謗。於是,他的毒瘡就愈加轉大,如拳頭狀。
仇其離第三次向佛陀毀謗「二尊者」,佛陀勸阻他無效,他的毒瘡就變成像瓠瓜那麼大,而且身心灼熱得無法忍受,於是跑到冷水池中去浸水,池水立刻變成熱水。
仇其離因為毒瘡愈來愈大,身體發熱,難以忍受,因此常把身體浸在水裏。可是毒瘡浸水浸久了,就會破爛,瘡庖盡潰,立即命終,墮入於八寒大地獄中的第六漚波羅——青蓮華地獄,慘受千萬億年的無量劇苦。
這個時候,諸比丘請示佛陀說:「世尊!是什麼因緣使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也會深受壞人的毀謗呢?」
佛陀告訴諸比丘說:「在過去無量劫中,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是凡夫的時候,有一天,他們兩個人看見一位出家人從瓦窯中出來,後面也有一位牧牛女走出來。於是他倆就輕口宣揚毀謗說:『這個出家人在瓦窯中,姦淫牧牛女。』由此誹謗出家人的罪業因緣,他倆立即受到慘報,更墮入三惡道中,受盡無量劇苦。現在他倆(舍利弗與目犍連)雖然都得到聖果,成就六通自在的大阿羅漢道,但他倆以前所造的口業,尚未滅盡,所以他倆成道之後,也受到凶徒嚴重的誹謗。」
種竹得筍,種蓮得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口業受惡報,這是一定的道理,一點也不會偏差。
詩曰:
「凶徒喜播是非田,一語能收罪萬千;
毀謗僧尼深惡孽,無邊劇苦永連綿。」
-----------------------------------------------------------------------------------------------------------------
附註說明:
(一)惡草種播於良田,很快就會蔓延遍地。若把口業種子播於福田僧中,即自然感生業果無量。
(二)世俗惡人,每喜批評僧尼是非,大肆毀謗出家人,以為是趣談。殊不知趣談造口業,種播口禍惡因於良田,自然會受到無量無邊的惡業果報。此之謂:「所造業不亡,果報還自受」是也。
(三)本故事告訴我們:播弄僧尼是非,毀謗出家人的罪業深重。我們既知口禍之罪孽嚴重,應該要多加謹慎,切勿任意批評僧尼是非,以免慘遭劇苦。
摘自《佛教聖眾因緣集》/丹仁絨臬編著
詩曰:
「仇其離謗聖賢人,屢諫無聽反倍瞋;
捷感惡瘡頭至足,即時墮獄苦難陳。」
釋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結伴在一起遊化,不會分開單獨出行的。
有一天,當「二尊者」在外遊化,到了快要黃昏的時候,天氣忽然轉變,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進入路邊的一所瓦窯中去避雨。到了天昏黑時,雨不但沒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倆又沒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這瓦窯內過夜。
有一個牧牛女,她先避雨在這所瓦窯內後方的深暗之處。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根本不知道已有牧牛女先在瓦窯內避雨,因為聲聞人不入定時,與凡夫無異。
這個業障深重的牧牛女,看見兩位比丘(出家人)進入瓦窯內過夜,她心中即動了邪念,獨自空思妄想,暗犯罪行。「二尊者」因未入定之故,當然不知道這俗女起惑犯罪之事。
天明時分,大雨也停止了,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位尊者就從瓦窯內出來。過了一會兒,牧牛女也從這所瓦窯內走出來。
這時,有一個壞人,名叫仇其離。他是一個不知因果,輕慢聖賢,心懷邪見,粗暴瞋妒,喜歡宣說惡言毒語的人。他看見舍利弗和目犍連從瓦窯內出來,過不多久,又有一個牧牛女出來,而牧牛女的臉色不正,因此到處亂造聖者的謠言說:「舍利弗和目犍連在瓦窯內,姦淫牧牛女。」
仇其離又廣向諸比丘以及所有的出家人,宣揚惡毒的謠言。這時,諸比丘惟恐他受到毀謗聖者的罪惡慘報,便忠言勸諫仇其離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諸比丘為了悲愍他的無知,再三鄭重的勸諫「莫謗尊者」,免得遭受惡業的劇苦慘報。那知這個罪孽深重的仇其離,不但不納忠言,反而瞋心嫉妒,更加大肆惡言宣揚,好像發瘋的狂人一樣。
有一位長者,名叫「婆伽」,他是「二尊者」的徒弟,曾經聽聞「二尊者」的教法,證得三果阿那含聖位。他命終以後,即上升梵天,做梵天的天人,稱為「婆伽梵」。
這位婆伽梵天人,他在天上知道仇其離這個凶徒,到處毀謗他的師傅——i「二尊者」,特地從天上來到人間勸諫仇其離。天人即以神通來到仇其離的房中。
仇其離看見有人突然出現在他的房間,覺得很奇怪,便問道:「你是誰?從什麼地方來?我沒有開門,你怎麼進來的?」
天人說:「我是婆伽梵,從梵天來。我在天上,以天耳聽到你在誹謗尊者舍利弗和目犍連,所以我特地來勸你,希望你從今以後,不要再說二尊者的壞話,免得造口業。」天人再三勸諫拜託,他都不肯接受,反而譏諷天人說:「你說你是婆伽梵,證得阿那含果的人。佛陀說:『阿那含者,名為不還。』你何以再來我這裏?這麼說,佛陀所說的話也是虛偽的了。」
仇其離這句話剛剛出口,身上即時生出很多毒瘡,從頭到腳,滿身都是如豆子大小的毒瘡。但他仍然不悔悟,反而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告狀說:「舍利弗、目犍連怎麼可以姦淫牧牛女?」佛陀勸阻他說:「你不可亂謗他們。」他聽到佛陀的話,更加瞋恚忿怒,因此身上的毒瘡,又再增大起來。
仇其離再次到佛陀座前去誹謗「二尊者」,佛陀又勸諫阻止他說:「你不可誹謗二尊者。」他的惡性難改,還是照常毀謗。於是,他的毒瘡就愈加轉大,如拳頭狀。
仇其離第三次向佛陀毀謗「二尊者」,佛陀勸阻他無效,他的毒瘡就變成像瓠瓜那麼大,而且身心灼熱得無法忍受,於是跑到冷水池中去浸水,池水立刻變成熱水。
仇其離因為毒瘡愈來愈大,身體發熱,難以忍受,因此常把身體浸在水裏。可是毒瘡浸水浸久了,就會破爛,瘡庖盡潰,立即命終,墮入於八寒大地獄中的第六漚波羅——青蓮華地獄,慘受千萬億年的無量劇苦。
這個時候,諸比丘請示佛陀說:「世尊!是什麼因緣使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尊者,也會深受壞人的毀謗呢?」
佛陀告訴諸比丘說:「在過去無量劫中,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是凡夫的時候,有一天,他們兩個人看見一位出家人從瓦窯中出來,後面也有一位牧牛女走出來。於是他倆就輕口宣揚毀謗說:『這個出家人在瓦窯中,姦淫牧牛女。』由此誹謗出家人的罪業因緣,他倆立即受到慘報,更墮入三惡道中,受盡無量劇苦。現在他倆(舍利弗與目犍連)雖然都得到聖果,成就六通自在的大阿羅漢道,但他倆以前所造的口業,尚未滅盡,所以他倆成道之後,也受到凶徒嚴重的誹謗。」
種竹得筍,種蓮得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口業受惡報,這是一定的道理,一點也不會偏差。
詩曰:
「凶徒喜播是非田,一語能收罪萬千;
毀謗僧尼深惡孽,無邊劇苦永連綿。」
-----------------------------------------------------------------------------------------------------------------
附註說明:
(一)惡草種播於良田,很快就會蔓延遍地。若把口業種子播於福田僧中,即自然感生業果無量。
(二)世俗惡人,每喜批評僧尼是非,大肆毀謗出家人,以為是趣談。殊不知趣談造口業,種播口禍惡因於良田,自然會受到無量無邊的惡業果報。此之謂:「所造業不亡,果報還自受」是也。
(三)本故事告訴我們:播弄僧尼是非,毀謗出家人的罪業深重。我們既知口禍之罪孽嚴重,應該要多加謹慎,切勿任意批評僧尼是非,以免慘遭劇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