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掉悔」與「懺悔」

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22007009 奇摩知識

【五蓋】
五蓋者,即五種的煩惱。蓋有 "蓋覆" 之義,也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不能生善法。
《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通名蓋者,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心善,不得開發,故名為蓋。」

五蓋有五法,分別是: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

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
  貪欲者,引取無厭曰貪,希須樂慕為欲。謂諸眾生,貪愛世間男、女、色、聲、香、味、觸、法、及財、寶等物,無有厭足。以此貪欲,蓋覆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不得出離,故名蓋也。

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
  瞋恚者,即忿怒之心也。謂諸眾生,或於違情境上,或追憶他人惱我及惱我親,而生忿怒。以此瞋恚,蓋覆心法。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不得出離,故名蓋也。

三、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
  睡眠者,意識惛熟曰睡,五情闇冥曰眠。謂諸眾生,以此睡眠蓋覆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無有出期,故名蓋也。

四、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
  邪心動念曰掉,退思憂悴為悔。謂諸眾生,若縱無明,謬取則戲論,掉動心生,既所為乖失,退思則有憂悔。以此掉悔,蓋覆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無有出期,故名蓋也。

五、疑蓋: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
  疑者猶預不決之義,即疑惑也。謂諸眾生,無明暗鈍,不別真偽,猶豫之心,常無決斷。以此疑惑,蓋覆心識。禪定善法,不能發生。沉滯三界,無有出期,故名蓋也。

佛說為蓋,蓋即蓋覆之義。謂諸眾生,此由貪等五惑,蓋覆心識。而於正道,不能明了,沉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能出離也。
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種,說之不盡,各有其名。
細分來說,可分為 108種煩惱,各自名相經典都有記載。
依唯識學的分法,則分為根本煩惱 6種,及隨煩惱 20種,共 26種。

心,分為心與心所。
心,又稱心王,有八個(八識),各各都能獨立自由自在的去緣境界。故曰心王有八個。
王的臣屬,稱為心所,就是心所有的意思。
心所共有 51個。

心所約分為六:
(一)偏行......有五
(二)別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
(四)根本煩惱...有六
(五)隨煩惱........有二十
(六)不定............有四
總共五十一個。

慚愧,屬於第(三)的善心所其中的兩項。

,就是慚恥。就是覺的我怎麼可以做恥不若人的事,是怕對不起自己。

,就是抱愧。就是覺得我做了不好的事,可能傷害到了別人,或覺得做這事會被人辱罵,或受到法律制裁,是怕對不起別人。

掉舉,是屬於第(五)項的隨煩惱心所裡的其中一個。

,是指掉舉,就是掉動。心不寂靜,心攀外緣,浮燥不定的意思。

,是屬於第(六)項的不定心所中的一個。
,是懊悔、追悔之意。可細分為四種:
(1)事是善,悔也是善。如一件善事,懊悔沒有早點去做,這叫[事善悔善]。
(2)事是惡,悔也是惡。如偷盜等惡事,小偷原以為很難偷到手的地方,去偷後發現這麼容易就偷到手了,想說怎麼沒有早點去那兒偷呢,這叫[事惡悔惡]。
(3)事雖善,因懊悔而變惡。例如原本很發心的出錢出力幫助救濟他人,但事後反悔,覺得花了冤枉錢了,這叫[事善悔惡]。
(4)事雖惡,後來改悔而變善了。如原本做了對不起人的事,後來覺得不應該這麼做,而起懊悔心,這叫[事惡悔善]。

這[事惡悔善]跟慚愧有點像,但有些人覺得慚愧,但不一定對他所作的事感到後悔。例如他搶了一個人的錢,內心覺得有點慚愧,但他認為他也需要錢,所以他慚愧但不後悔。

因為這個悔,有時是善,有時是惡,所以歸類為不定心所。

所以,懺悔是指善心所裡的[慚愧],和不定心所裡[事善悔善]與[事惡悔善]這兩項。在發心上都是善的。

掉悔則不一定是善的,也有可能是[事惡悔惡]跟[事善悔惡]的不善。
過度的對某件事耿耿於懷,也有可能變成慚愧+掉悔的[事惡悔善]的善煩惱。

人心是很複雜的,當他哭的死去活來的說懺悔時,他的內心不一定是真懺悔,他可能只是害怕果報,貪生怕死的心態,那也只是一種貪瞋懼情。是為了自己的果報來懺悔,並不是真的感到慚愧而來懺悔。甚至內心沒有什麼後悔之心,只是單純的害怕果報而已。

佛教很重視任何一個心念的動機。就好像很多來這發問或解答的人,他們的心都是很不單純的,都在盤算著自身的名與利的。

不過以佛法來說,就算僅是因為害怕果報,對果報升起恐懼,而來求懺悔,這樣還是有懺悔力的。
而且害怕果報,幾乎是最容易讓人生起懺悔的助緣了。因此而入佛門,甚至後來得到成就的人是極多的。

但若要說正善正確的懺悔心態心念,那必須具足四種對治力來懺悔,這樣才會產生有效的懺悔力量,才能真懺除此項業力。
這四種對治力是: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返迴對治力、現行對治力。

【所依】
指的是有所依止,在[外所依]上,就是要以最殊勝的三寶為所依,在三寶前來發露懺悔。
戒律問題有些是要求在僧團內,於布薩日中發露懺悔。
以世間人來說,會覺得是要在受害者面前得到原諒吧。

在[內所依]上,就是要以願一切眾生皆離苦的所謂[願菩提心]來作攝持,以[利他心]來當作自心的依止,願受著同樣痛苦的眾生皆得離苦,甚至能想要代受其苦,這樣就會是最正確的所依心了。

【厭患】
厭患對治力是懷著真正懺悔的心,對自己無始以來到現在所做的一切惡業,從內心產生很強的懺除悔過之心。包括我們被業障矇蔽無法知道所造的一切惡業,已知、未知的,今生、過去的一切惡業。

【返迴】
返迴對治力是保證將來不會再造惡業的誓願心。若能堅固的發起[縱使遇到斷送生命的逆緣,也誓不再造惡業],若能發起這樣堅固的心,那可說沒有懺除不了的業力了。

【現行】
現行對治力是指懺悔的行為方式,密乘來說就是唸誦百字明咒、金剛薩埵心咒等,或者禮三十五佛懺、八十八佛懺、金光明懺、藥師懺、梁皇懺...等等諸多懺罪法門。

而這些懺罪法門,都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持誦數目。剛開始的心態著重在懺悔,但最後都要達到內心的真實無造作的寧靜,要以現證空性的心來懺除業力。

空性的心不是指什麼都沒有,感到很空虛的那種心。而是指遍滿慈悲利他心對於自身的執著已減低許多,煩惱瞋怨等心自然不會升起,就算當下果報現前也能不恐懼的坦然面對,以如此無所得的大悲空心,常會產生神奇的效果,將原本的業力給轉化掉。(真心無偽的達到此心境,是一定能轉業力的,但是能達到純粹如此真心的很少,大多會參雜自私,所以懺悔之力會減弱,無法完全轉化)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