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http://www.amituofohouse.org/redirect.php?tid=1520&goto=lastpost 文:如瑞法師 ,資料來源: 普壽寺
受了五戒,要盡形壽尊重珍敬,持守不犯。佛念我們凡夫惑重業習深,有的人脾氣大;有的人貪心重;不是今生這樣,是無始劫來帶來的,如果不懂修行,就是養貪嗔癡,越養越深。無始劫來至今天,我們剛學佛受戒,要馬上改正,是不可能的。佛說有二種健兒,一種淨持不犯;一種犯而能悔。只要能如法懺悔,還是可以恢復清淨的戒體。
懺悔,就是懺其前愆,悔其後過的意思。懺從前所犯,悔以後不再犯。懺悔要懂方法,首先要知道罪是分兩種:一種是犯戒罪;違反佛制的戒,無論輕重都要結罪。罪有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
另一種是業道罪,又叫性罪。五戒中,前面的四條戒,殺、盜、淫、妄是性罪,十惡業也是性罪。不管受戒不受戒,有犯都要遵循因果律,都要受報。受五戒後,如有毀犯,除了犯佛制戒的罪,還有一個業道罪。
怎麼樣懺悔?滅罪有事懺和理懺。事懺裡又分作法懺、取相懺二種。理懺也叫無生懺。
【作法懺】能滅犯戒罪,滅三塗苦報。「作法懺」能滅中下品罪,在眾中發露;或對首懺;或責心懺,能滅犯戒罪。
【取相懺】能滅業道罪,滅根本重罪,免三塗苦報,令戒還復清淨,但不失世間因果之報。「取相懺」是大乘懺法,之所以叫取相懺,是因為有相,比如拜占察懺、或八十八佛、或念大乘經、或念佛,但是,要見好相,見光見華,佛來摩頂,這才能證明罪滅了。「取相懺」能滅上品根本重罪,但仍不失世間因果。
因果實例:梁武帝請一個和尚來宮有事,和尚來了,梁武帝正在下棋,下到關鍵之時,口喊:「殺!殺!殺!」侍從誤認為是讓殺和尚,結果把和尚殺了。梁武帝下完棋後找這個和尚,侍從告訴說殺了。梁武帝唯有歎氣。這裡面有因果,原來梁武帝過去生中,是隻蚯蚓,和尚是農夫,在鏟地時誤把蚯蚓鏟死了,今生這個和尚還得要受此誤報。
【無生懺】是大乘懺法,滅根本無明。此懺成就,能滅諸惡,蕩盡三障,永出三界,得入涅槃。但達到理懺是不容易的,必須通過觀諸法實相的理,了達一切法悉皆空寂,心性本空,這個罪才可以消滅。光口頭上說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光口頭上說是懺不出去的。
佛就是為了救度我們,憐憫我們,所以才制戒。先從這裡入手,才能離開惡道,才能談上出離、解脫、成佛。受戒後,如果有毀犯,就要按照佛教的方法來懺。其實很簡單,如法地作法懺,罪就滅了。所以事懺裡的作法懺和取相懺不要混淆,作法懺只要作法,制戒的罪就滅了。取相懺必須見光見華,佛來摩頂。如果沒有,那就會帶著罪而墮落。
上品不可悔——根本罪:依小乘法,不通懺悔,不得更受五戒,亦不得受八戒等。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至心懇切,用心觀想,見光見華佛摩頂已,隨見一種,方許重受五戒等。
中品可悔——根本罪、方便罪、等流罪。應在清淨大小僧眾三人前懺悔。方便罪就是因罪,比如殺人沒殺死就屬於方便罪。小乘裡不通懺根本重罪,如果犯根本,要用大乘取相懺來懺:大小僧眾有聲聞僧、菩薩僧,要在這種清淨的三人僧眾中懺。
下品可悔——方便罪、等流罪:向一人前懺悔。找一位出家人或找一位同受五戒的人,但他一定要沒毀犯才行,只有自己清淨才可以做懺悔主。具體的方法在受歸戒前中的開導已經說過了。
先對師父或懺悔主發露所犯罪,然後對師父或懺悔主說:「大德存念,我優婆塞(優婆夷)某某故意殺畜生命罪(疊所犯罪名),此所犯罪,我今於大德前,從清淨來並皆發露,不做覆藏,由發露已,便得安樂。」(三遍)懺罪時,隨所犯列出罪名。在居士戒裡不讓覆藏,但沒有提到覆藏罪。但戒文裡告訴要發露,不能覆藏。有罪要發露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受戒已。就是為了求得安樂,有現前的安樂;究竟的安樂。現前安樂就是要謹護佛的戒;究竟安樂就是離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究竟直至成佛。師父或懺悔主問:「汝見罪否?」意思是說,你知道你犯的罪嗎?回答說:「我見罪」師父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否?」答:「能護」。師父說:「善」。答:「爾」。
將來能善護諸戒,才會接受懺悔。在戒律裡有講,不是說老犯老懺,如果沒有真實改過的心,這樣懺悔不成。所以。居士們既然發心受戒,我們修學佛法的信心一直在增長,要相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要真心發露,真心懺悔,心裡生大恐懼。「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地獄、餓鬼、畜生裡的眾生不肯受佛的教,所以遭受苦。我們今天能遇到佛的教,前提是因為我們曾經清淨守持五戒,今生才得生為人,對佛法又能生起信心。居士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守持五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