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南海取經

從前,在四川有兩位和尚,一位和尚很有錢,另一位和尚卻很窮。

有一天那位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要到南海去取經,你覺得如何?」

富和尚問:「你怎麼去呢?」

窮和尚答:「我憑著一雙腿,兩隻手捧著一個缽就夠了。」

富和尚納悶的說:「好幾年來,我一直想買一艘船到南海取經,我還在打聽哪裡有最好的船及最好功夫的船夫,船上的補給也很重要,要是沒食物吃沒水喝,在旅程中餓死、渴死了怎麼辦?現在不僅僅是山裡面有山大王會攔路搶劫,連河道上也經常出現河道強取民船財物甚至性命,隨行的保鏢一定要找那種武藝過人的高手才行,還有還有...,唉唉唉,你不懂啦!反正還有一堆要考慮的事情,你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準備好,你憑什麼去取經呢?」

過了一年,窮和尚從南洋取經回來,去找富和尚告訴他取經的過程。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引用:http://www.thewisdom.com.tw/Big5/ForumInfoForm.phtml?FV_Thread=19611&Typeid=5&Title=%A6%F2%A8%D3%A6%F2%B1%D9%A1A%C5%5D%A8%D3%C5%5D%B1%D9

~~~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


降魔藏禪師俗姓王,河北人,七歲就出家了,他依止廣福院的明讚禪師落髮,為唐朝時候的僧人。


由於時常為鄉里之人驅鬼除害,所以人們都尊稱他為「降魔禪師」。


後來,北宗禪法相當盛行,降魔禪師決心前往拜謁北宗的大德。


有一天,降魔禪師去參訪頗負盛名的玉泉神秀禪師。


玉泉神秀禪師問他說:「你的名字叫降魔,但是我這裡既沒有山妖,也沒有樹精,無魔可降,難道你反過來作魔嗎?」


降魔禪師很肯定地回答說:「有佛就有魔,我也是魔!」


玉泉神秀禪師見他出言不凡,進一步試探地問說:「你如果是魔,必定是有不可思議境界的魔。」


降魔禪師不以為然地回答說:「就算是佛,自性也是空的,那有什麼境界可現呢?」


玉泉神秀禪師一聽,便明白降魔禪師是法器,於是為他授記,說:「你的法緣在山東的少皞之墟(即泰山一帶地區),將來必然度眾無數。」


降魔禪師後來到東嶽泰山弘法,短短數年間,問道的學僧可說是絡繹不絕。


這世間是一半一半的,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是佛,一半是魔。


其實,佛與魔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覺是佛,一念迷就成魔。


一念清淨,不為境轉,就是佛的境界。


然而,趙州從諗禪師也曾經說過:「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所以即使是佛的境界,也不可生起貪著。


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對佛與魔都心無所執,那麼自然解脫無礙。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國王與乞丐

引用:http://leisuremoment.freebbs.tw/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83

作者: teresa    時間: 2009-6-19 22:56

國王與乞丐




世間有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質,足以誘惑人心,使人迷亂,要忍色忍欲不受誘惑,實在是很難。所以說:「見好不求難」。

貪求心重的人,總是對自己目前的環境永遠不能滿足,永遠覺得空虛而有失落感。

因不滿現實,所以常常向追求,為了追求未來的目標,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因為這分追求的欲望而誤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佛在世時,有一個小國的國王,這位國王可以說是富甲天下。

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權重,是他過去生布施、造福的結果,所以他常歡喜造福。

有一天,他啟開珍寶庫藏,以七天的時間為限,發出通告說:「人,不分遠近、不分種族;只要來此,一定有求必應。」

他把珍寶分成一堆一堆,每堆約如六十個棗子堆起來般大;來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給一堆。

這些財物儘管有不少人來拿,但還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這位國王發如是心,可是他這樣的造福,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他還是有所求──求來生福。

於是佛陀化身為一位乞丐來到國王面前。

國王說:「你有什麼困難儘管說,不用客氣,我一定滿足你的需求。」

這位乞丐說:「我知道國王喜愛布施造福,所以我要來求財物。」

國王說:「好,那你就拿一堆去吧!」

乞丐拿了一堆珍寶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過頭來把珍寶放回原處。

國王問:「咦!為什麼又拿回來呢?」

乞丐說:「本來我想三餐溫飽就可滿足,但現在有這些珍寶,卻還過著如此流浪的生活,覺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蓋一棟房子。」

國王聽了覺得有理,就說:「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幾步又回頭放回原位。

國王疑惑地再問:「怎麼啦?」

乞丐回答:「我想如果把這些東西拿去賣了,也只夠蓋一間房子,若想娶妻也還不夠呀!」

國王就說:「好吧!那你拿三堆去,這樣就足夠讓你娶妻建屋了。」

這位婆羅門乞丐於是拿了三堆珍寶,回過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頭把東西放在原處。

國王很訝異地說:「你這個人真奇怪,三堆財寶難道還不夠嗎?」

他說:「我算一算仍然不夠。

因為即使房子蓋好,娶了妻、生了子;我還得請一些奴婢來奉待妻兒,或者把房子裝潢得漂亮一點,所以算起來仍是不夠用!」

遇到這樣的人,國王卻也度量寬大地說:「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丐真的拿了七堆寶物離去。

走了一段路,他又把東西原封不動地放回去。

國王微怒道:「你真是一個怪人,夠你蓋房子、娶妻,也夠你請奴婢了,這些你還嫌不足嗎?這些財物可以讓你享受一生啊!」

丐士嘆道:「我再怎樣計算,仍覺得不夠!即使什麼都有了,可是兒子長大也要娶媳……

唉!人生一世確實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

況且人生無常,我寧可過著目前這種樸實自在的日子,沒有精神的負擔及家室之累,可以清淨地過一生。

我認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消遙自在的生活方式。」

國王聽了這位婆羅門乞丐的分析,頓有所悟,他想:「對!人生有永無盡頭的追求,我現在已經很好了,還想追求來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報,那就永無解脫之日了。身為國王要為百姓、國事操勞,還得防範他國侵犯,為此憂惱,像這樣是真正的福嗎?我應該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一般人求無止境,所以「見好不求難」,像那位國王,身為一國之尊,又富甲天下,也還覺得必須再求取來生的福;而婆羅門乞丐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僕,而且還要為未來的子子孫孫設想。

這個例子明顯地告訴我們,人生求無止境,多辛苦啊!

其實,「追求」並非全然不好,我們學佛也要「求」精進,不過精進是為了要解脫自我的心靈,「求」突破人間色欲的誘惑,要真正用脫俗的精神,追求心靈清淨,而達棄欲無貪的輕安!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燈光如來

佛陀在「賢愚經」中提到,貧女難陀以行乞所得,作一油燈,供於佛前,並發願:「我今貧窮,以此小燈供佛;由此功德,願我來世得智慧光明,滅除一切眾生垢闇」。之後,其餘的燈全部燃盡了,只有那盞小燈還在燃燒。隔天目犍連尊者去收燈,發現那盞小燈單獨燃著,而且明好如新。心想:白天燃燈無益,便想去熄滅它,那盞小燈卻無論如何都不會被熄滅。佛陀看見後說:「目犍連!這盞燈不是身為聲聞的你所能傾動的,因為那是發大心的人所施之物。」佛並授記貧女難陀來世當得作佛,名為燈光如來。



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冊 No. 202賢愚經卷第三/貧女難陀品第二十

燈光如來

引用:http://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story411-600/story542.htm 中台/佛典故事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宣說法要,波斯匿王和大臣們聽了非常法喜,於是祈請世尊及比丘們接受三個月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供養。三個月過後,波斯匿王在世尊用齋畢時請示:「我曾聽聞如來開示,供養證得初果的須陀洹,福報已不可勝計,更何況是供養斯陀含、阿那含、羅漢、辟支佛乃至如來,福德更是無量無邊。今日,我的功德已具足圓滿了吧?」

「大王,勤修福德,無有疲厭,才能早日解脫無量生死輪迴之苦啊!」世尊對波斯匿王說:「久遠劫前,燈光如來帶領著四十億大比丘僧,行化人間。如來所經之處,人民恭敬禮拜,至誠供養衣服、飲食、臥具及種種醫藥。

當時,地主國的國王聽聞如來即將抵達臨近國界邊的北婆羅園時,立刻帶領著四十億隨從親自恭迎接駕。一見到如來及眾僧,國王及四十億隨從皆五體投地恭敬禮拜,祈請如來陞座為大眾宣說妙法。

於是,燈光如來為國王等慈悲開示布施、持戒的功德,能感得生天的福報;若縱欲享樂,未來則會墮落三塗惡道。因此,應當斷除不清淨的行為,勤求出離之道,才能獲得清淨的果報。隨後,並開示諸佛所說『苦、集、滅、道』的真諦。

四十億隨從聽聞甘露法語後,一時法喜充滿,煩惱塵垢漏盡,皆發無上菩提心,請求剃髮出家學道。如來慈悲應許後,四十億人即證阿羅漢。國王目睹此景,非常歡喜,至誠頂禮而後離去。

燈光如來繼續帶領八十億大阿羅漢遊化人間,所到之處,一切百姓皆以上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四事供養。一日,國王帶領所有大臣到如來住所,恭敬禮拜,合掌祈請燈光如來為大眾說法。國王並請示世尊:『希望此生都能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供養佛及眾僧,懇請世尊滿我所願。』

國王見燈光如來默然應允,又說:『我所發的願非常清淨微妙。』佛問:『如何清淨微妙呢?』國王回答:『我希望每天為僧眾們準備各式清淨的食器,每天供養不同的僧服;今日座席用過後,明天再換上另一套座席;今日一批人來僧團幫忙,明日再換其他人來發心。』佛見國王供養的心如此懇切,便說:『一切隨您所願吧!』國王歡喜不已,頂禮而去。

回到宮中,國王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共同成就發心功德。大臣們稟告國王:『離都城三十里處,可建造精舍。我們請來工匠雕樑畫棟,懸掛繒綵幡蓋,並以香湯灑地,修建浴池,燃燈照明,備妥甘美的飲食及舒適的座具,供養如來和僧眾們。』

待一切成辦後,燈光如來知因緣成熟,便帶領弟子們來到精舍,次第而坐,接受國王、大臣及綵女們供養種種佳餚。從此國王如其所願,於七萬年中供養燈光如來及八十億大阿羅漢,不曾懈廢。

直至燈光如來入滅後,國王於四方道路興建四間寺廟,各以七寶莊嚴及百種香花供養。爾後八十億大阿羅漢相繼入涅槃,國王也興建塔寺供奉羅漢們的舍利,並懸掛幡蓋、供養香花……。如此供養燈光如來寺及八十億羅漢寺,又經過七萬年,直至燈光如來教法滅盡,國王才安然捨世。

當時的國王就是我的前身,我在七萬年中,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供養燈光如來,未曾匱乏;如來滅後,又於七萬年中供佛舍利,燒香、燃燈、懸掛幡蓋。我以如此功德,祈求如來福祐,卻未曾想要解脫生死。」

佛問波斯匿王:「大王,過去我所修的福德,如今何在?當時布施供養的一切早已經灰飛煙滅,為什麼呢?在生死輪迴的長河中,所有功德已在生生世世中用盡了。所以,大王切莫認為自己所修的福德已經具足,應當說:『從今日起,願身口意業所起一切言行、心行,悉求解脫,不求生滅的福報。』如此修行才能真正晝夜吉祥、身心安穩。」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的開示,感激涕零、悲欣交集,頂禮佛足而慚愧懺悔:「弟子愚癡,惟願世尊接受我的悔過。」世尊慈悲地勉勵波斯匿王:「大王既已懺悔,當改往修來、勤修福慧,早求解脫生死輪迴之苦,生生世世無有疲厭!」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十三‧地主品第二十三

省思
昔日,佛陀為病盲比丘穿針,曾言:「我為培福,歷三僧祇,捨頭目髓、身肉手足、心肝五臟,悉為培福。因福深厚,得成佛果。既成佛果,更不能捨穿針之福。」可知,培德修福是成佛的根本。為佛弟子當學佛廣結善緣,累積福德資糧,有如船舶渡越大海,飲食俱備,不虞匱乏,方能度越生死苦海,享究竟安樂。

參考網站:http://www.charity.idv.tw/b/b20.htm  解脫第一的比丘尼 / 求福不厭

凡是豈可貪求無厭


引用:http://hk.plm.org.cn/gnews/2006123/200612331454.html 香港寶蓮禪寺

凡是豈可貪求無厭 / 作者 : 不詳


從前,釋尊住在曠野精舍的時代,一群修行者為了要在曠野上塔建五百間私房,乃沿街次弟敲門托缽,懇求捐助。

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者為要建造自己的房舍,他披衣托缽,前往曠野的某村落。
此時,適逢一個商人手持鑰匙,來到市場,準備開店營業的時侯,猛然看見遠處一個修行者,匆匆朝向自己的店走來,他立刻意識到:「他一定是要募捐建造房舍,早晨尚未營業就來募捐,真是拿他沒辦法。我還是溜走為妙。」商人趕緊關門打算跑回家去。

修行者看他那慌忙的,心中有了計量:「他一定看到我來,厭惡募捐而逃走,待我在路上阻攔他。」他果然抄近路,出現在商人面前。

「喂!你別走嘛!我想借你的神力,支援我塔建房舍。凡是信奉佛法的人,都曉佈施有莫大的功德。世尊說,得讓不想聽法的人起慈悲心,再難也得設法說動他;要讓不肯信的人,起憐憫心,使他深信不疑,而行佈施。這是為什麼?目的在使諸位能於來世出生天界,不論姿色、壽命或眷屬,都能獲享安樂。待以後投胎人間,也能修學佛法增進功德,而至證悟。」

          世尊曾作偈勸誡我們:
  「佈施會得到善報,五欲都能心滿意足,
   更能超越生死的流轉,進入覺悟涅槃的境界。
   樂施好善的人,自能得到天神的護衛,
   凡事均能如願以償,不會被群魔所擊敗。
   德薄多苦惱,福厚方能除災難,
   倘若福德鞏固,就能迅速得深厚的定力。
   出生天界能享受快樂,投胎人間能自在,
   由於佈施的功德,凡事都能順利如意。
   基於佈施的功德,才能永遠脫離生死的苦惱,
   得以進入涅槃境界,成為不生不滅身。」

修行者唱完這首詩偈,又繼續說:
「由此可知,只要你肯佈施,為我們建房子,就是莫大的功德。」

他無可奈何地佈施後,告別了修行者,一路上盤算著:
「如果開店營業,被那乞丐纏住,不但沒錢可賺,反而連資本也會被拿走。不如回家坐著,至少還能留住本錢。」

他放棄作生意的念頭走回家去。但是,妻子看他整個早上待在家裏悶坐,忍不住斥責他:
「怎麼這麼早就回來呢?這樣懶惰怎能扶養妻兒,繳納稅金呢?」
「你別生氣,請聽我解釋。今早上市場要開店時,一個修行者走來要募捐建房子,我尚未營業,反要先做佈施。我想這樣下去,恐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所以關店門回家,而絕不是偷懶休息。」
妻子知曉事情的經過,認為有理,也就默不作聲。

次日,舍利弗又來乞討。他挨家挨戶去乞討,很快就來到這位商人的家門前了。女主人一向很尊敬舍利弗,她一看用他來,立刻把食物放在乾淨的盤子裏,端到舍利弗面前,向他頂禮,恭恭敬敬地問候他,舍利弗也還禮,慰問她說:
「近況好嗎?」
「託福全家都平安,惟獨日子過得辛苦。」
「為什麼這樣辛苦呢?」

「聖者呵!家裏所需的衣食和稅金等開支,全靠丈夫到市場做買賣來維持。但是一出門,就碰到一群修行者來募捐建房舍,他實在難以拒絕。丈夫害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才乾脆關門回家來。不論什麼人來樂捐,我都要拒絕了,因為我一向尊敬你,肯敢以實情稟告。」

舍利弗很同情她,也為她說法,讓她心生歡喜,才返回精舍。舍利弗立刻將此事稟告釋尊,釋尊就把那個修行者叫來詢問:
「我聽會利弗說,你為了建房子,曾經向許多人強迫捐款,果真有這回事嗎?」
「世尊,是有此事。」
「這是不如法。你絕不能因為要建房子,就胡亂向人募捐。」

佛陀把他訓斥一番,才向其他修行者說:
「諸位,你們也不許向人募捐建房子,財物難得,佈施難得。甚至信徒發心供養我們的衣食、臥床和醫藥,都是很難得的。更何況為了建房子,而胡亂求財的方法 。」
佛接著對比丘說法。

--------------------------------------------------------------------------------------------------------

從前,有一位比丘叫做跋據,一直住在叢林裏。當時,有一群釋軍多鳥也以這裹的從林為家,不分早晚都在叢林裹鳴叫不休,惱怒了這個修行者。

有一天,這位修行者來見佛。他先向佛陀頂禮後,退在一旁站著,佛陀慰問他:
「你的身心都很愉快吧?叢林裹生活得快樂嗎?」

修行者回答:「世尊呵!我既無病,也無苦惱。叢林裹生活愉快,惟獨早晚一大群釋軍多鳥在吵鬧。使我心煩不能瞑想。」
「你想把釋軍多鳥趕走嗎?」
「我的確這樣想。」
「既然這樣,我教你一個方法。黃昏,當釋軍多鳥飛來的時候,你向每隻鳥兒要一根羽毛,等到明晨牠們要離去時,你向牠們要一根羽毛,這麼一來,牠們以後再也不敢回來。」

修行者欣然回到叢林裏,如常打坐。黃昏時刻,釋軍多鳥群集飛來,在頭頂上狂嗚不已。修行者對群鳥說:
「請你們都給我一根羽毛好嗎?我有些用處。」

聖鳥聽到默不作聲,但都不敢拒絕,紛紛拔起一根羽毛丟到地面。次晨,修行者又向牠們乞討羽毛,群鳥無奈,只好又拔羽毛丟下。當晚,群鳥再也不肯棲息在叢林裏,改向別處求宿,勉強渡過一晚。但是,群鳥住慣的地方,捨不得冒然遺棄,而陌生地方又不能適應,次日黃昏,群鳥又返回叢林了。

結果,修行者再要向牠們乞討羽毛。群鳥彼此嗟商:
「這個修行者簡直不可理喻。羽毛若拔完,我們都不能飛了,但要怎麼應對呢?他是叢林主人,我們必得離開此地,到別處尋找住處才行。」
群鳥最後紛紛飛走了。

釋尊講完這段話,就對一群修行者說:
「諸位,連天空的飛鳥,尚且討厭被人屢次乞討,何況是人呢?你們絕不要凡事匆忙,不能對那些信徒居士胡妄求財。」

------------------------------------------------------------------------------------------------------------

「世尊,為何那位叢林的修行者會害怕鳥聲呢?」
佛又談到昔日因緣。
從前,有一隻象住在未開發的森林裹。有一天,突然狂風怒號,樹木全被吹斷。大家聽到樹木的折斷聲,不禁驚慌奔跑,最後站在一棵樹下發抖時,不料,那棵樹也突然被吹斷。

此時,天人看見象驚慌的樣子,就唱出一首詩偈:
  「暴風突起,樹木折斷,大象驚慌狂跑。
   倘若大風吹遍天下,大象就無處可逃了。」

當時的大象,就是叢林裏的修行者。

---------------------------------------------------------------------------------------------------------

佛又向出事的修行者談起一段因緣。

從前,有五百位仙人住在雪山裏。其中一位離開團體,獨自到泉水清澈。風景絕佳,果實累累的深谷下,禪坐修行。

這位仙人的住處附近有個池塘,池塘裏潛伏一條。龍看見仙人正襟危坐的姿態,慈悲之心,油然而生。

牠每天來到仙人打坐的地方,把仙人的身體層層圍住,自已的頭蓋住仙人的頭頂,一直盯著不動。結果,反使仙人坐在原處晝夜不能休息,身體逐漸衰瘦,全身長了皮癬,痛苦難挨。

有一天,幾位仙人同參來訪,見他瘦弱無力,全身生癬,大吃一驚,問他:
「到底怎麼回事?你竟瘦得這麼厲害,全身長癬?」

仙人將此中情形說出,同參們聽了又問他:
「那就不妙了,倘若不讓那條龍來,如何呢?」
「當然很好,可有什麼妙計嗎?」
「有,那條龍身上有什麼東西?」
「有的,喉嚨上有寶珠。」
「你向牠乞討寶珠。因為龍生性吝嗇,不肯給人東西,當然也不會來。」

同參教他這個方法後便回去了。這位仙人依照同參的建議等待龍來時,立刻向牠乞討喉嚨的寶珠,龍馬上變了臉色,默然離去。

次日,龍又來了,仙人一見,就作偈問他:
  「光芒閃爍的摩尼寶珠,脖子上掛著的瓔珞,
   如果你肯給我的話,我就與你為友。」

龍也作偈回答:
  「向我要求摩尼珠,無異拿著手杖喚狗來。
   我不但不給你摩尼珠,也不想去你的地方。
   縱有上等佳餚和諸多寶物,也比不上此顆摩尼珠的珍貴。
   縱使向我再三乞討亦無可得,又何勞殷勤強求呢?
   若再懇求則傷彼此親愛之情,如此更不可得。」

此時,天於虛空中傳來詩偈:
  「所以會被人討厭,在於向人乞討。
   仙人只要呈現貪相,連水龍也會隱藏在深淵裏。」

佛陀說完這段往事,又向募捐建房的修行者說:
「修行者呵!連龍被人屢次索求,都會厭惡逃走,何況是人呢?今後你不能再向在家信徒強求財物,這是遭人討厭的原因。」

有人雖然被百般愛慕,但若貪求無厭,也同樣會遭人嫌棄。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呂洞賓的手指頭

引用:http://hk.epochtimes.com/9/9/28/106740.htm  大紀元時報 / 文:黃容

有一個非常窮的人,生活雖苦,卻非常虔誠的供奉著仙人呂洞賓。

呂洞賓看他頗有修道之心,一天,降凡到他家。

呂洞賓看到他家一貧如洗,就伸了一根手指頭指著他家庭院中的一塊大磐石,那塊大磐石立刻變成一塊閃閃發亮的黃金。

呂洞賓指著那塊黃金對那人說:「這塊黃金送你吧!」

那人說:「我不要!」

呂洞賓一聽,欣慰的點點頭。呂洞賓心想:「這人果真心地誠實,沒有貪念。可以把仙道傳給他了。」

豈料,正當呂洞賓要開口,那人卻說:「我想要的是你這可點石成金的手指頭。」

呂洞賓一聽,搖搖頭,嘆了嘆氣,化作一股煙兒飄走了。

這個乍看來令人會心一笑的故事,卻有嚴肅的寓意:一個修道人,長期安貧吃苦,都能忍得過去,一旦面對突來的、實實在在的金錢利益,那個心就很難放得下了。

吃煎麥的下場


引用:http://boktakhk4.pixnet.net/blog/category/1456244 吃煎麥的下場


《出曜經‧利養品》

昔大月氏國風俗常儀,要當酥煎麥食豬。

時宮馬駒謂其母曰:「我等與王致力,不計遠近,皆赴其命。然食以草當,飲以潦水。」馬

告其子:「汝等慎勿興此意,羨彼酥煎麥耶?如是不久,自當現驗。」

時逼節會,新歲垂至。家家縛豬,投於鑊湯,舉聲號喚。馬母告子:「汝等頗憶酥煎麥不

乎?欲知證驗,可往觀之。」

諸馬駒等,知之實然。方知前愆,為不及也。雖復食草,時復遇麥,讓而不食。


偈曰:

                窮人羡富人,富人苦一身。
    
                籠雞湯鍋近,野鶴天地寬。
---------------------------------------------------------------------------------------------------------- 

 從前,大月氏國(古族名,秦漢之際游牧於敦煌、祁連間)有一個風俗習慣:用酥油煎麥餵

養肥豬。宮廷裏的小馬駒看見了,忿忿地對媽媽說:「我們天天給國王賣命,勞累受苦,可

是人只給我們吃些乾草,喝些地上的積水,真是太不公平了!」

母馬對兒女們說:「不要羨慕肥豬,你們不久就會看到牠們吃煎麥的下場。」

新年到了,家家戶戶捆起養得肥頭大耳的豬玀,投進滾燙的水鍋,屠宰拔毛,到處是一片豬

玀的哀號聲。

小馬駒在一旁看得戰戰兢兢,方才明白以前的羨慕實在是毫無遠見。從此以後,牠們吃起乾

草,覺得分外甜美,即使看到麥子,也遠遠地躲開了。


【今解】

《出曜經》中的這個寓言,是勸人們不要羨慕世間任何物質享受,要看破紅塵,皈依佛理,

這原本是一種僧侶主義說教。但可笑的是,現代迷信的鼓吹者也要求人們放棄一切物質欲

望,認為生活富裕將使人墮落。誠然,不正當地追求享受會帶來壞的結果,但認為物質享受

一定會轉化為災難,則是絕對荒謬的。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

生活不斷增長的需要,通過發展生產,來實現這個目標,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調達求神通

引用:http://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story392.htm  中台/佛典故事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調達」(提婆達多)的比丘,非常聰明好學,十二年中,修息所有的禪定都能夠成就,也能遵循十二頭陀的苦行,修不淨觀、數息觀,得暖、頂、忍、世第一等成就,並且誦經六萬部,無人能出其右。但是,隨著修行時間愈久,調達逐漸希望藉由這些成就獲得利養。他想了想,覺得唯有學會神通變化,才能夠讓大家敬畏自己。

這天,調達獨自來到釋迦牟尼佛的處所,頂禮佛足後退坐一旁,迫不及待地表示自己想要修習神足通,飛行變化至他方世界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世尊早已洞悉他的動機,淡淡地說:「你先放下這樣的欲望,思惟一切世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調達心想:「哼!你就是怕我學會神通之後勝過你,才會密藏而不傳授。」於是調達比丘離開佛所,又來到人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前作了同樣的請求。已經證得阿羅漢的舍利弗當然明白調達的心性,亦規勸他修學「無常、苦、空、無我」。調達聽不進去,驕傲地認為:「舍利弗號稱智慧第一,跟我比起來,就如螢火比於日月。沒有人能像我一樣能誦讀六萬部經,我尚且不解神足之道,舍利弗又怎會懂得呢?」

第三次,調達找上了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卻被尊者以同樣的理由所拒絕。調達立刻起了瞋恚之心,心想:「目連自誇神足第一,就是恐怕我得了神足通,令其失去神足第一的盛名。」他覺得這些人既自私又小氣,不教便罷,還要他思惟「無常、苦、空、無我」這麼簡單的道理,實在看不起人。最後,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阿難。阿難雖然廣學多聞,仁慈善良,但因還未證得聖果,不知調達的心思,故不疑有他地教授調達修習神通的次第與方法。

好不容易得到教法的調達,在閑靜偏僻的地方專心一意地修法,運用之前禪定的基礎,心念從粗到細,由細還粗,身心和合漸漸離地,飛升屋頂乃至虛空,作十八種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從東而沒、從西而出,從西而沒、從東而出;或化多分身還合為一,或穿牆越壁,了無障礙。

調達知道自己已經修習成功,便從空中而下,進入宮廷謁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太子,並在太子眼前化作小兒,面如桃花,莊嚴無比,跳坐太子的膝上任其撫玩。阿闍世太子歡喜無比,認為調達比父親所尊崇的世尊還要偉大,便每日賞他五百金,日日形影不離,隨時供養不令匱乏。

許多弟子見到調達自由出入宮中,富貴榮華不可言喻,心生羨慕,相率前來求見世尊,世尊對眾弟子開示道:「你們不要貪愛這種名聞利養,名利不僅會陷自己於罪網中,更會坑害他人。」世尊接著以譬喻說明,山中鷲鳥對剛孵出的雛鳥說:「你們學飛時不要貪多,飛得過高會被強風所傷。」雛鳥不聽規勸,率性飛至高空,結果被風吹落、肢節分離。又如,龜告其子:「不要貪玩,外有獵人虎視眈眈,釣取你們分而為五。」龜子不從其教,在外嬉戲無有戒心,見有長線逐在身後卻不知逃避,後多被捕捉喪身失命。世尊說道:「調達比丘貪求供養就如這般,造諸罪業必受苦果。」

世尊為了讓弟子更明白利欲害人的道理,再舉證說明:「過去,大月氏國風俗以生酥和麥煎熟來餵養豬隻,當時宮中有馬駒聞到香酥的味道而向其母抱怨:『我們為國王賣命,馳騁四處,不問遠近,為什麼待遇卻不如一隻豬仔,每天要吃了無滋味的水草?』母馬回答:『你們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待遇是禍不是福,不久之後即當驗證。』其後,年關將近,家家皆捉豬隻投於鑊湯沸爐之中,豬群哀嚎之聲遠近皆聞。這時,母馬復問其子:『你們還想再吃酥煎麥嗎?』小馬們個個心驚,縱使遇上好麥糧也讓而不食。世尊再告誡大眾:「調達心性如何,大眾皆知,如此的供養並非德行的感召,過後必將獲罪無量。」

日後,調達果然唆使阿闍世殺老王作新王,自己並欲害世尊而作新佛,毀謗三寶、出佛身血,造了五逆重罪後,大地迸裂,應時身墮地獄。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十四》

省思


貪財、貪名、貪利、貪色,是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受這些外境的支配,個個成了「欲奴」,不僅心不自在,身更是煩擾不堪。修行,正是為了返本還源,找一個最究竟安穩的處所;然而佛道長遠,如果沒有生生世世的雙修福慧、發菩提心,只是急於成就,便落入愛見名利的坑埳裡,想要解脫,無異緣木求魚!

貪得無厭的蜈蚣


貪得無厭的蜈蚣 / 文:如真

蜈蚣本來只有四隻腳,能跑善跳,每天抓蟲子吃,雖然辛苦一點,肚子還是餓不着的。
但牠看到昆蟲們都有六隻腳而自己只有四隻腳,就不滿意了。
 
牠向禱告上帝說:「上帝呀,請您多給我幾隻腳吧!這樣,我就會比蟲子跑的快,跳的遠,過上好日子了。」
 
上帝給牠添了四隻腳。蜈蚣有了八隻腳以後,果然跑得更快,跳得更遠。抓到更多的蟲子。
蜈蚣心想:「八隻腳就給我帶來這樣大的好處,要是腳再多一些,我肯定會……..」
 
於是,它又日夜不停的向上帝祈禱。上帝對它說:「八隻腳不是很好嗎?蜘蛛就是八隻腳,我看你就不要再添腳了吧!」
 
蜈蚣說:「蜘蛛八隻腳,可它會織網,捕到的蟲子多。我雖有八隻腳,可我不會織網,捕的蟲子就比蜘蛛少的多,這不公平!我要更多的腳,越多越好!」
 
上帝一下子給蜈蚣又添了十七對腳,連同已有的四對,共二十一對腳。這麼多腳,互相牽制,成了蜈蚣的沉重負擔,還遠不如原來只有四隻腳的時候能跑善跳。牠後悔極了,又日夜不停的向上帝祈禱恢復牠原先四隻腳或八隻腳。

蜘蛛聽到蜈蚣向上帝嘮嘮叨叨的禱告後,對牠說:「誰叫你貪得無厭的呢?現在,落的這個下場,上帝也救不了你了!」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三毒

引用: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AA%E5%97%94%E7%97%B4


三毒,又稱三根,佛教術語,分別指貪、嗔、痴。


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

1.,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

2.,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

3.,又稱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緣起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

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痴毒為最重。

--------------------------------------------------------------------------------

《四解脫經》云:「三毒感三途,嗔忿火途;慳貪刀途;愚痴血途。 」

智度論》(第十九):「一切三界無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


《智度論》(卷三十一):「有利益我者生貪慾,違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是故名為痴,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

大般涅槃經》:「毒中之毒無過三毒。」

華嚴經》:「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起嗔,殃墮無間。」

唯識論》(卷六):「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諸煩惱生,必由故。」


成唯識論》:「云何為痴,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謂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


俱舍論》(卷四):「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

《大乘義章》(五本):「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

《止觀》(卷五):「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止觀》(卷六):「心起三毒,即名三毒。」

法句經》:「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增一阿含經》:「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數;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數;神足飛行成就,亦世俗常數。惟智慧成就,為第一義。」

長爪梵志請問經

引用:http://www.charity.idv.tw/k/k17.htm


有一次佛陀與一千兩百五十位大比丘王舍城鷲峰山中。當時世尊為弟子們解說他自證微妙

之法。所謂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

當時長爪梵志拄著手杖,來到佛前問道:「喬答摩,你是否曾經這麼說過:『世人

皆被自己造的業所支配。業為能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

佛陀告訴長爪婆羅門,他的確是這麼說過。

婆羅門問:「沙門喬答摩,如果是這樣,那麼你過去曾作何業,令你獲得不壞堅固之身?」

佛陀說:「我於過去前生,遠離殺害有情的生命,由此善業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手指如此纖?」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偷盜他人財物,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如此美貌、健康、以及諸根圓滿?」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與女人性慾做愛之事,由此善業梵行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舌頭廣長,可自覆其面?」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妄語、詭辯以及欺詐於人,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汝獲得威儀莊重,行走時猶如獅子在行進一般?」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諸酒放逸之處,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即便不作任何打扮,也能獲得如此絕色俊美的相貌?」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歌舞倡豔之事,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即使不施脂粉,不擦香水,也能獲得如此精妙芬芳的體香?」。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香花瓔珞莊飾,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受用金剛勝妙之座?」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高床大床驕恣之物,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四十顆鮮白齊平的牙齒?」

「我於過去前生,遠離午後飲食,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沙門喬答摩,你過去前生曾作何業,令你獲得頭頂上肉髻圓滿姝好?」

「我於過去前生,於三寶、沙門、婆羅門、父、母、及諸尊長等應恭敬之處,五體投地,以

無輕慢之心虔誠致禮,由此善業之力,今獲此善果。」

長爪梵志很好奇地問佛:「喬答摩,該如何稱呼這種修行?又該如何受持?」

佛陀說:「這就是八支淨戒,若能一日一夜,或長時間從師受持,便能獲如是善果。」

這時長爪梵志聽到佛陀說藉由八關齋戒的淨業,可遠離一切粗鄙的惡業,便能獲得如此絕色

的美貌,深心信受,歡喜踊躍,便於佛前捨棄驕傲的心態,把手杖丟在地上,合掌恭敬,禮

佛雙足,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才知道善惡之業,感報不虛。我從今日起,盡我一這世的

生命,歸依佛陀兩足中尊;盡我一這世的生命,歸依達磨離欲中尊(註:佛法);盡我一這

世的生命,歸依僧伽諸眾中尊。我願受持八支近住淨戒,從現開始,到明天清晨日出後,

這段期間內遵守:

    不害一切命,不盜他財物,
 
         不婬不妄語,飲酒放逸處,
 
         花莊及歌舞,高大非時食,
   
         我今悉遠離,受持淨八支』」

長爪梵志在佛前如是自我宣誓三次。佛陀也替長爪梵志作證,並隨喜他:「很好,很好。應

該如此修行!」這時,長爪梵志,在場的比丘眾,以及所有人、天等,都皆大歡喜,信受奉

行。

-----------------------------------------------------------------------------------------------------------

【長爪梵志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    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中。


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并餘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


外道之類。天龍藥叉人非人等。瞻仰而住。
爾時世尊。為說自證微妙之法。


所謂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
爾時有一長爪梵志。來詣佛所。策杖而立。


問言喬答摩。汝曾實作如是宣說。
世由自業。業為能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耶。


佛告婆羅門。我作是說。世由自業。業為能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

婆羅門曰。若如是者。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金剛不壞堅固之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殺害有情命根。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手指纖長網縵為相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偷盜他人財物。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具足色力諸根圓滿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女人欲染之事。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出廣長舌自覆其面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妄語詭誑於人。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威儀庠序如師子行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諸酒放逸之處。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微妙相好莊嚴其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歌舞倡豔之事。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上妙香氣芬馥其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香花瓔珞莊飾。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受用金剛勝妙之座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高床大床驕恣之物。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四十牙齒鮮白齊平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非時飲噉諸食。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頂上肉髻圓滿姝好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於三寶二師沙門婆羅門父母尊長。應恭敬處。五輪著地。

以無慢心虔誠致禮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時婆羅門。見佛為說因果不虛。白言。喬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

佛言。此名八支淨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復長時從師受持獲果如是。


爾時長爪梵志。既於佛所。聞說八支日夜淨戒。由先遠離鄙惡業故。便能獲得勝妙莊嚴。
深心信受。歡喜踊躍。即於佛前捨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禮佛雙足。

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惡之業感報不虛。我從今日乃至盡形。歸依佛陀兩足中尊

乃至盡形。歸依達磨離欲中尊乃至盡形。歸依僧伽諸眾中尊

我受八支近住淨戒。始從今時。乃至明旦日出已來於其中間。
 
    不害一切命  不盜他財物

    不婬不妄語  飲酒放逸處

    花莊及歌舞  高大非時食

    我今悉遠離  受持淨八支


如是應持。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時婆羅門。

及苾芻眾。諸人天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告婆羅門。善哉善哉。如是應作。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長爪梵志

引用:http://ctzen.org/sunnyvale/zhLongClaw.htm 太谷精舍/釋見護/ 1995.10.22


大智度論記載:
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幼時就聰敏異常,是一位神童。
舍利弗的母舅是個很自負的人,怕將來輸給這個姪兒,所以就遠遊他鄉,發誓要把當時印度的十八部論典全部學會,未學成不剪指甲,因此人又稱「長爪梵志」。

有志者事竟成,長爪梵志終於學成歸國,卻發現這位「八歲讀一切經書盡,至年十六,論議勝一切人」的舍利弗已經根隨佛陀出家了。
長爪梵志很不服氣:釋迦牟尼是如何誘騙了我才智無雙的姪兒,使他剃頭出家?
梵志認為,所有的辯論都可駁倒,所有的理論都可破除,所以世上沒有所謂的真理。
以這個原則,他已打敗了無數的雄辯家。

於是他大興問罪之師,趾高氣昂的來到佛前,開口就說:「我不接受任何見解。」

佛陀問長爪梵志:「那麼,『不接受任何見解』這句你接受嗎?」

長爪梵志一聽便知,糟了!粗心的人一定說「接受」,而我明明才說過什麼見解都不接受。但是我若說不接受,就是自打嘴吧了。
但這第二層道理比較細微,也許佛陀自己也不清楚,姑且試試看。
於是回答:「不接受。」佛陀平和的說:「你不接受『什麼都不接受』,那就是根本沒有什麼見解,和眾人有何差別呢?又有什麼值得驕慢的呢?」

長爪梵志無話可答,心想:我失敗了!但佛陀並沒有理直氣壯的擺出一副勝者的姿態,也沒有說任何是非,雖在辯論中卻如沐春風,如此柔軟清淨的心懷,是我從所未見的!佛陀一針見血的智慧,也是我所不及的。

佛陀在此所暴露的,正是邏輯必有的致命傷,在二十世紀,哥德爾以同理證明所有數學系統的不完整性,震驚了整個數學界,而被譽為最偉大的邏輯學家。
而此時此地,長爪梵志更深入的覺悟到,不但一切言語論辯必有其不可突破的限制,所有心念思惟也是如此。但能知道這個真理的本體又是什麼呢?

起信論說:「言說之極,因言遣言」,禪宗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皆是指我們必須突破這思惟的窠臼,方能親證此真如本體。不思善,不思惡,放下一切念頭!這清清明明的覺性,有言語相嗎?有文字相嗎?是不是一切心念思惟所不能及呢?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而一切言語思惟又從這真如本體所流出。
起信論謂:真如之用,「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世尊所展現的無窮盡的智慧與慈悲亦是從中流出,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當下,長爪梵志證得了法眼淨,對佛陀生起了堅定的恭敬心與信心;在旁侍立傾聽的舍利弗也證得了阿羅漢果

以理勝人,有智者皆能為之;以情感人,慈悲者皆能為之,但是兩項皆能做到卻不容易了。佛陀度化長爪梵志不正是一個「悲智雙運」的好例子嗎?

八關齋戒的功德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urn/lecture/b052.htm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有經說:
『若作閻浮提王,於閻浮地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於中自在。雖有如是功德,分作十六分,閻浮提王功德,於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謂最後清淨八齋也。
意思是:假使有一個閻浮提王,閻浮提中所有人民與財寶皆為他擁有,福報很大。把八關齋戒功德分作十六等份,閻浮提王的功德,於十六份當中不及一份。

很多經典上都記載八關齋戒的功德無量無邊。如:
「除五逆罪,餘一切惡,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諸罪,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更修定慧,得證四果阿羅漢」,受了八關齋戒,繼續再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得四果阿羅漢。
「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受持八關齋戒,為修定慧故,又能懺罪、消災、增福、增慧故。」每一個月到了六齋日,若於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到的福德更勝於其他日子。

受持八關齋戒的人還能種出世因。
即使不能成阿羅漢道,不能成無上道,受了八關齋戒,永為道種。雖然事情很忙、家務事很多,沒有辦法修行,但是有八關齋戒作為根本,就能永為道種,直到證得菩提為止。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說:「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是人壽終後,功德必如。」
一般人稱釋提桓因為玉皇大帝。「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在六齋日當中受持清淨戒,死後生到天上必能當天王。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
佛告訴弟子,天人三毒未除,五衰現前就死亡了。釋提桓因這句話說錯了,不是如此的,應當怎麼講呢?「……若受持此戒,必應如,是則實說。」
天王的福德沒有八關齋戒這麼殊勝,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必應如佛,未來當證菩提、涅槃,成就佛的智慧。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佛經的四次結集

引用:http://www.mpl-dj.com/htm/ndl/road1.htm

【歷史上佛經的四次結集經典】 

關於佛教經典的結集,事實上,在現存大藏經中,就可以看到當時「大、小經典結集的盛況」。但是依史學家考據的觀點,最重要的有四次結集經典。

1.第一次結集
佛弟子們第一次結集的經典,也就是著名的在王舍城剎帝山窟靈鷲山上的山窟),或者稱為五百阿羅漢結集(也有的說是一千阿羅漢結集),時間是大約在佛剛涅槃之後的西元前486年的夏天

2.第二次結集
是在印度的毘舍離城結集,或稱七百比丘結集,是由重戒律、年齡極高的上座部長老共同結集,時間大約在佛滅度後的一百年左右,西元前三百多年。

這兩次結集,都是在印度的佛教歷史文獻資料上找得到的結集事証。《四部阿含經》大體就是在這兩次結集中完成的,這是近代學者的意見,當然也有別的說法。此外還有第三次結集及第四次結集的經典。

3.第三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兩百三十六年,大約在西元前226到264年之間,當時印度出現了一位阿育王,也就是於《雜阿含經》第二十三卷(六○四)經中記載阿育王出生於佛在世時以沙供佛得大果報的故事。就在阿育王住世的那個時期,由一千位比丘聚集在一座叫做摩揭陀國華氏城,完成了第三次的結集經典。
在這次的結集當中,不但有《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而且還多增加了祖師大德所寫的論藏。而由阿育王的故事出現在《雜阿含經》中,可見《雜阿含經》的結集完成,已經涉及第三次結集經藏的內容,超過佛涅槃後的兩百年。

4.第四次結集經典
是在佛涅槃以後的四百多年至五百年,是在西元第二世紀之時,當時由五百位比丘在印度的迦濕彌羅國,完成了經藏、律藏和論藏的結集各有十萬句頌詞,三藏的頌詞加起來總共有三十萬句頌,合計有九百六十萬言。
現在於大藏經中看到的《毘曇部》所記載的龍樹菩薩所寫的《十住毘婆沙論》,就是在第四次結集中重要的寶典,可惜「論中大部分的經文已經遺失」。
而第四次結集,又有南傳的說法,即在第四次結集會上,誦出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訂三藏注釋,重新安排經典次序而完成巴厘文的三藏等。此外從西元一八七一年至西元一九五四年間尚有第五、第六、第七次結集,不錄。
  
以上所介紹的四次結集經典乃至第五、第六、第七次的結集,皆是古印度及現代印度的文獻資料所保存下來的。

【其他不同的結集】
在其他記事裡,也有記載其他由佛在世時或者當佛涅槃後,由佛弟子私自形成一個個團體,紛紛將他們從佛陀那裡所聽聞過的佛法,私自用「具葉記錄」和背誦起來的法義,結集起來,流傳到後世。如傳說中的「窟外結集」,也就是說,《四阿含》中大部分的內容,是「五百阿羅漢」在洞窟內結集聲聞藏的經典,然而「阿含經中」的某部分序文,也有記載「窟外結集的盛況」,其聽法大眾涉及天眾,就不僅只有「五百阿羅漢在場」。

更須明白,《四阿含》的結集,最主要是出自「五百羅漢或千阿羅漢」之手,然而佛住世時,隨佛出家或隨佛的諸大弟子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超過數十萬人,這點可從《四阿含》中及「大乘經典」內出現的出家人數做一考察。
如《增一阿含》卷二十六(五)中敘述佛在世時,有一次曾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在一處,受梵志供養,其他分散於印度各處的阿羅漢應當更多。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就說:「佛滅度後的兩百年,當時賓頭盧尊者尚在人間,那時於一次聚會中,仍然有三十萬比丘悉來集會,彼大眾中十萬人是阿羅漢,二十萬人是學人及凡夫比丘。」由佛涅槃後的兩百年,尚有數十萬比丘眾住世,可以想見佛在世時出家比丘眾的盛況,少說也有數十萬

由此可知,在「五百阿羅漢」結集「聲聞藏」的同時,尚有「數十萬」比丘、比丘尼大眾,皆未參加「結集經典」,難道不會有「因從佛所聞法義及所修法門與「聲聞藏法義及與其所修法門不同」而形成許多「窟外結集」的情形嗎?這點從《四阿含》及「菩薩藏經」中出現的大量經文可以做一個參考。

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瞭解諸佛所說法才不會有偏差。
眾所皆知,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有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歷史是強人所寫的,世人可以從正史中,看到一個朝代興衰成敗的表相,但是並不一定代表那個時期興衰因緣變化的「真實面」。相對的,從民間記載的野史,反而能夠在與正史記錄的相互比較、對照中,有更多的機會,從更多的層面,來瞭解一個時期的歷史演變因緣的真實性。

相對的,佛教的經典結集,也應該從多方面的記錄和多方面的經典內容,來瞭解諸佛所說修証法義的正確性,才不會有偏差。諸如由「律師」和「苦行者」主導的兩大結集,享有當時僧團的主導權,可看做「古印度佛教中是以『依律為師』為當權派」,大眾比丘所結集的經典,可看做是古印度佛教中依法為師的「次佛教團體」。

然而佛法與世間歷史的記錄及一般哲學思想不一樣,佛教是以修證的「法」為根本,不是以「人」的領導為崇拜,歷史是由強人而寫,而佛教徒信仰的佛法,則是由證法的聖人所弘揚,其間「經典的弘揚的方式、時間,尚牽涉到『因時、因地、契理、契機』等許多複雜問題,乃至說法、弘法的『時機成熟先後問題』。」因而形成「南傳佛教國家」重「聲聞經律」及「北傳佛教國家」重「菩薩經戒」的「弘法內容上」的明顯差異。

所以如何找到證法的覺者-佛,所修證法義的源頭,也就是「原始佛法」的完整意義,應該從前述所說的四次結集的經典中,與從證法中獲得大智慧的佛弟子多次的結集的經典內容中,也就是從《大乘經典》和《阿含經》所記載法的內涵的異同點來做分辨,就可以瞭解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什麼!而不是以「凡夫背誦的原理」、「限定句數」來看「經典的結集」

楞嚴經的由來


佛陀涅槃七百年以後,印度的大乘論師龍樹菩薩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證悟的殊勝,受到龍王的禮請,他在龍宮中見到《龍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披閱之後,感到非常的稀有難得。
於是龍樹菩薩以他超凡的記憶力將《楞嚴經》背下來,回來後默寫出來,呈獻給他的國家。國王見了之後非常重視,將《楞嚴經》奉為國寶,並藏在國庫裏,禁止外傳。
《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的時候,他的盛名已經傳來。西元五八○年的時候,有印度僧人來到中國,聽說我們東土有位號稱「小釋迦」的智者大師,於是前來拜訪,相見之後交流得很融洽,雙方都很高興。
這位印度僧人告訴智者大師,止觀中三種觀照的觀點和印度的《楞嚴經》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師一生弘揚天臺止觀,成就殊勝,自然對這素未謀面的《楞嚴徑》很感興趣。印度僧人走後,智者大師求法心切,特地在他所住的浙江省天臺山的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台,面向西方印度的方向竭誠地禮拜。這樣拜了十八年,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我們東土來,遺憾的是,一代佛門龍象智者大師于西元597年往生了一生都沒有見到這部經。
後來印度天竺國的一位法師般刺密諦,他聽說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為求《楞嚴經》整整禮拜十八年,深深地感動和欽敬,他覺得這部經和東土的眾生必定有殊勝的法緣,於是決定要把《楞嚴經》帶到中國來。
不料過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搜查出並沒收,法師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無絲毫動搖。怎麼辦呢?法師想到把《楞嚴經》背下來,這樣就不會被查收。他將《楞嚴經》背得通熟後,再次啟程,好不容易到邊境後,因旅途艱辛的奔波跋涉,疲勞至極的法師忘失了經文,只好重新返回。
經歷了兩次挫折,般刺密諦法師的弘法之志更堅定了。最後他採用了常人難以想像方法。先將經文寫在一種極細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開,塞進寫好的經文,然後將創口縫合。等刀口平復後,再行出國,這-次般刺密諦法師成功地度海來到中國。
那時是唐朝中宗皇帝神龍元年初,即西元705年,法師到達廣州後,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負責當地的政務。

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很重視,於是將般剌密諦法師奉請到制止寺住下。法師剖開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經文。因時間太久,白布已經血肉模糊了,經文難以辨識,更不要說翻譯了,大家正都處在憂慮之中的時候,奇跡發生了。旁邊有一位啞女忽然會說話了,她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跡就會顯現。大家試了之後,果然現出了經文,真是皆大歡喜。
經過周密慎重的籌備,于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譯。般刺密諦法師任譯主,北印度彌伽釋迦法師翻音,懷迪法師證譯,房融宰相筆錄潤飾文采。因房融學養深厚,故而《楞嚴經》文字之典雅優美,在漢文佛經中可以算的上首屈一指。如此艱難地將《楞嚴經》傳來東土並翻譯成功後,般刺密諦法師就倉促地回國了。房融宰相將此感人的事蹟和譯出的《楞嚴經》奏送入朝廷,但朝廷沒有即時頒佈弘傳。後來禪宗北宗的神秀大師進宮弘法之餘,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嚴經》才開始流通,修習《楞嚴經》的風氣逐漸在全國盛行起來。
------------------------------------------------------------------------------------------------------------
引用:  http://city.udn.com/66437/4721267?raid=4734554#ixzz1cgDooUSm 

楞嚴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

《楞嚴經》對佛法、對佛教,是有大的作用、大的力量。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把《楞嚴經》的道理先懂了,先明白了。我們生在這時候,一定要護持這部經,不要令這部經沒了。我們若不生在這時候,那就沒有責任;我們正在這時代,絕對要用全副的力量來護持這一部經。

我們大家都知道,佛法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古時候,中國有許多高僧大德到印度去留學、取經,他們沒有見到這部經典;玄奘大師在印度住了十七年,沒有看到過《楞嚴經》。印度高僧到中國來弘法,帶了不少經典到中國來,也沒有《楞嚴經》。

這一部經的來源,據佛教歷史考察,本來是在龍宮的。龍樹菩薩在龍宮裏看《龍藏》時,看到這一部經的時候,他用記憶的力量把它記(默背)出來後呈現給國王,所以世間上才有這部經。然而當時天竺國(印度)的國王吝法,把《楞嚴經》視為至寶、國寶,不准流通到別的國家。

所以有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都沒有人知道有這部經典。一直到唐朝初年,智者大師始有所聞智者,是天台宗的大師,雖然天台宗不是他創建的,但是天台宗確實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所以今天我們講天台大師,一定是指智者,像我們講華嚴宗一定講賢首大師一樣。

天台大師他老人家創立三止三觀的教義,這可以說是他從經典裡面悟出來的、發明的。在那個時候,有印度的高僧到天台山拜訪智者大師,聽到智者大師講三止三觀,這些印度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就給智者大師說:「你老人家所發明的止觀跟印度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的教義,非常的接近。」

這時候,我們中國人才曉得印度還有一部寶典叫《大佛頂首楞嚴經》。在那個時代交通不便利,要從中國到印度去,只有走路、騎馬,路途非常遙遠,想得到這部經談何容易!可是智者大師非常了不起,聽說有這部經,當然希望能夠見到這部經,給自己做個印證;看看自己發明的止觀跟佛所講的到底是不是相同?有什麼差別?他當然非常渴望想看到這部經典,於是在天台山築了一個拜經台,每一天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每一天禮拜,一天也沒有間斷,一直到他圓寂,總共拜了十八年,還是未能得見楞嚴經》。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後人敬仰! 

一直到中宗,到武則天執政的時代,印度有一位高僧般剌密諦,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偷渡又被發現了。有這二次紀錄,法師一出國,關口就特別留意。到第三次,他老人家想了一個方法,他把這部經典,用很小很小的字抄寫在很薄很薄的以最細最薄的絹還是羊皮上,然後把經典捲起來,將自己的胳膊剖開,將經典藏在裡面,等傷口長好了,再申請出關。  

經典傳到中國來,在中國翻譯完成,他老人家趕緊回去,向國王報告:《楞嚴經》我偷到中國去了,願意請求處分。所以這部經不像過去古大德到印度去求取,或是西方高僧大德帶來,而是般剌密諦用這樣的苦心,把這一部寶典送到中國來。中國人因為和佛教有大因緣,才得有這麼一位勝道沙門不惜身命把這一部經送到中國來。我們今天展開經本,或能聽聞這一部經的人,都不能不感激般剌密諦大師智者大師沒有見著這部經之前,已經向西方印度拜這一部經的名字,拜了十八年,可惜他還是沒有看見這部經。想一想,我們的因緣豈不是超過智者大師嗎?

再說譯場的殊勝。般剌密諦在唐朝的時候來的,武則天退位以後,他到了廣州,在五月二十三日這一天開始翻譯這一部經。譯場裡重要的譯官是房融居士,房融原先做過武則天的宰相,後來得罪了帝王,被降級貶官,到廣州來做地方官,他正好遇到這件事情,於是他從事於譯場裡面的紀錄「譯官」。所以《楞嚴經》的文字是出自於房融宰相之手;這是一代的大文學家,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如果講文字之美,《楞嚴經》當屬第一,沒有任何經本能夠跟《楞嚴經》相比的。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六道輪迴

孫子娶祖母,
六親鍋內煮,
豬羊席上坐,
子打父皮鼓。


六道輪迴苦,
孫子娶祖母,
豬羊席上坐,
六親鍋內煮。


人生真是苦,
孫子娶祖母,
豬羊席上坐,
六親鍋內煮。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優填王與吉星女

引用:http://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story411-600/story420.htm 中台/佛典故事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僅品性高潔,待人處事更是仁慈寬厚,優填王對她非常尊敬。

一天,佛陀帶領座下弟子到俱曇彌國的美音精舍演說佛法,國王知道後,即率領大眾前去聽法。佛陀為國王、王后及大臣們開示世間無常、愛別離、怨憎會之苦,以及行善積福、造惡墮落的因果道理。大眾法喜充滿,歡喜奉行,更受持五戒,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當時,有位名叫吉星的婆羅門,有個十六歲的女兒,長相端正清秀,世間少有。為了證明女兒過人的美貌,吉星懸賞千金,想看看有誰敢說他的女兒不美?結果消息公佈後,沒有任何人來回應,大家都非常認同其女的美貌。得意的吉星開始為女兒尋找婚嫁對象,一聽說佛陀相好莊嚴、微妙稀有,便想將女兒嫁給佛陀。

這天,吉星特地前來求見佛陀,高興地說:「我的女兒容貌端正皎好,世間無雙,少有人能配得上她。我看,佛陀您身相如此端嚴,正好與我女兒相配啊!」佛陀看著吉星,緩緩說道:「你女兒的美貌是得自於您,而我相好莊嚴是因諸佛菩薩的慈悲教導而成,其中的道理並不相同。你認為你女兒相貌端正,但在我看來,就像一只美麗的瓶子中裝著屎尿,有何特別之處?反而可能帶來諸多禍患。世上有很多敗壞家庭、毀滅親族、危害子嗣的問題,都是因女色而來。我修持清淨梵行,唯恐女色禍患無窮,還是請你回去吧!」

佛陀拒絕了吉星的請求,吉星滿懷憤怒、心有不甘,便帶著女兒前往王宮求見優填王。吉星向國王讚揚女兒的絕世美貌,希望能將女兒獻給國王。優填王見到吉星女兒的美貌,非常歡喜,即納為妃子,並賞賜吉星許多金銀珍寶,授予他輔臣的官職。

然而,這位新王妃人雖美,嫉妒心卻很強,經常向國王說王后的是非讒言。新王妃知道國王非常尊敬王后的修養德行,不願相信自己的話,心生不滿,妒火中燒。她聽聞王后一向奉佛修齋,便想了個計謀要陷害王后。

一天,王妃故意請國王舉辦宴會,並邀請王后及眾多大臣赴宴。王后卻因受持齋戒,未施脂粉,無法出席。國王派人請了三次,王后都不願前來,結果國王怒不可遏,派人將王后帶來問罪,甚至用箭射殺王后。此時,王后一心憶念佛陀,毫無憂佈,只見射出去的箭都自動回到國王身旁,反覆多次皆是如此。國王見到這般情景,驚訝不已,便問王后:「你是施展何種幻術?」王后回答:「我皈依三寶,虔誠恭敬如來,並於齋戒日過午不食、不裝扮自己。我想,這一定是佛陀慈悲的護佑吧!」國王聽了王后的話,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到王妃的迷惑,差點犯下大錯,便將王妃送還給吉星,從此對王后更加敬愛。

經過吉星女兒這件事之後,國王對佛陀更加恭敬信受。不久,國王與王后及太子、群臣等人前往拜謁佛陀,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佛陀。佛陀開示優填王:「妖媚惑眾的女人有八十四種媚態,包括嫉妒、瞋恚、叫罵、詛咒、憎惡、慳貪、愛美、不善良等八大類。大王!你雖因女色的誘惑,傷害了王后,後來又能以智慧捨棄貪著,離苦得樂,這才是賢明的佛弟子啊!每個人行善為惡各有不同,所受的果報自然千差萬別。若能奉行善法,增長福德,往後便能生天,受諸快樂,一切自然現成。」優填王及王后等諸人,聞佛所說,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佛言色欲障道,愛染招苦。但凡夫之人迷惑於色相,不願承認其僅是革囊眾穢,此便猶如懵懂小兒以舌於刀刃舔蜜,茫然不知割舌之患。修學佛法,明瞭世間無非虛幻,因緣生滅變化無常,所有外境不須貪求、執著,只有本具清淨心是生命無盡的泉源,走在回復本來面目的菩提路上,方能畢竟安穩無憂。

慧雲馨公大和尚

引用: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08/508_09.html

今日所有漢僧傳戒道場,祖堂中都要供奉「慧雲馨公律師」的牌位,戒子們都要禮祖叩拜。這位慧雲馨公緣何受到如此尊崇?如馨(1540-1615)字古心,萬曆皇帝賜號「慧雲律師」。俗姓楊,南京溧水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六月初十生。二十歲棄俗出塵,赴攝山(南京棲霞山)棲霞寺,禮素庵貞節法師剃度,精研佛法。一天,閱《法華經.菩薩住處品》中「文殊菩薩常住清涼」句,發願步行朝禮五臺山。他「三歷寒暑」,到了五臺山,親睹文殊大士勝景,十分讚歎,即在妙德庵住下,日夕參究,過著嚴格的行止有儀的僧人生活。以至聲譽遠播,聞於朝庭,普奉詔在五臺山連續三次舉辦龍華大會。

通過對三藏的探究,古祖深感要振興佛教,必須從律學入手,「以戒為師」重興南山律宗。南山律宗,創始唐代道宣律師(596-667),自北宋元照律師(1048-1116)之後,法系失傳,當時民間私度泛濫,僧人大多數不學律不守戒,墮為世俗僧。而古祖研習律學,持戒謹嚴,立志中興南山律宗,時人譽為優婆離尊者應世。

萬曆十二年(1584),古祖回到南京住古林庵。其時,庵「屋僅二楹,園方百尺。」古祖卓錫後,四方求教僧俗絡繹不絕,庵也「煥然而起,百堵一新,遂成一大梵剎矣。」古祖依古制在古林庵築石戒壇,開壇授戒。據說「感壇殿放光,五色彩霞直沖霄漢,眾山群樓,三日不散,夜明如畫,莫不駭異讚歎。」古祖多次受請赴靈谷寺、棲霞寺、甘露寺、靈隱寺、天寧寺、海會寺等地開堂說法,設壇授戒,弘揚律學。經過古祖努力,律學得到僧俗大眾的重視,一時「庭臣野叟莫不知有戒也」。

萬曆四十一年(1613),皇帝頒詔,江南古林庵大沙門古心律師,賜紫伽黎衣,敕更寺額「振古香林寺」,亦稱古林寺。又賜「萬壽戒壇」匾,並缽盂、錫杖等物。萬曆四十二年(1614),皇帝延請古祖赴五臺山開建皇壇,傳授千僧大戒,得到皇帝嘉獎,並賜號「慧雲律師」。此時,古祖上表辭謝「敦留」,堅請「歸林」。欽賜《龍藏》等。

不久,古祖奉旨還山,回到南京古林寺。乃以皇帝所賜法衣,建塔山陽,以志盛跡。此時,古祖自知化緣將盡,以其所創述的傳戒正範、儀規等著作,授予十二位法嗣,依次為:一、蓮宗性相律師,命住塔院天隆寺;二、大會永海律師,命住北京湣忠寺,今法源寺;三、中堂(寂)正律師,命住南京吉祥寺;四、漢月法藏律師,命住常熟三峰寺、鄧尉山聖恩寺、鍾山靈谷寺、武林靈隱寺、寧波天童寺;五、三昧寂光律師,命住廬山東林寺、揚州石塔寺、寶華山隆昌寺。六、澄芳性清律師,命住鼓山湧泉寺;七、茂林性祇律師、命住蘇州報國寺,後住西園戒幢律寺開山,今塔存;八、金剛性福律寺,命住廣陵福田院;九、蘊空罄律師,命住三義寺;十、大圓曇律師,命住雲鳳山香水寺;十一、隱微性理律師,命受古林寺;十二、印含性璞律師,遜受古林寺。接席分燈,相繼弘揚律學,遍行漢地,皆古林之一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十四日午時,古祖在南京古林寺圓寂。萬曆皇帝詔湣忠寺大會永海律師繪古祖遺像,請於大內供奉,御筆題贊:「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絕六塵,昔波離,今古心。」全身入塔於南京聚實門(今中華門)外天隆寺後玉環山。他被專為南山正宗十三世、中興律祖。

舍利弗「挖眼珠的故事」

引用: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disciple/01.htm  佛光山/星雲文集

說起須達長者因布施精舍給佛陀,而能借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宮殿,關於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薩道時,有這麼一段故事。
 
舍利弗發心修菩薩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願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園、財產等所有資身物件很歡喜的布施給人,最後甚至身體、性命,也毫不吝惜的布施出來。
發這樣真切的願心,可以驚動天地,所以就有一個天人想來試試他的道心。
 
天人化現為二十餘歲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經的路上等候。見到他來的時候,就嚎啕大哭,舍利弗見了不忍心,上前慰問道:
 
「年輕人,為什麼在這裏哭得這麼傷心?」
 
「啊!告訴你也沒有用!」
 
「我是學道的沙門,發願救度眾生的苦難,只要你有所求,凡是我有的,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你幫不了我的,我在這裏哭,並不是缺少世間上的財物,而是我的母親得了不治之病,醫生說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藥,母親的病才會好。活人的眼珠已經不易找,修道人的眼珠又怎麼肯給我呢?想到病床上呻吟待救的母親,我難過地在這裏傷心的痛哭!」
 
「這不成問題,我剛才告訴你,我就是修道的沙門,我願意布施一隻眼珠給你,救你母親的病難。」
 
「你願意布施一隻眼珠給我?」青年歡喜得跳起來。
 
「我的一切財產都布施給人,現正想進一步行大乘菩薩道,將身體布施出去,但苦無受施的人,今天遇到你,滿足我學道的願心,我真歡喜高興的感激你,你就設法來取去我一隻眼珠吧!」
 
六十小劫前修道的舍利弗心中想,我有兩個眼珠,布施一個給人,還有一個仍然可以看到東西,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妨礙。
 
他叫青年人設法取他的眼珠,青年人不肯,他說道:
 
「這不行,我怎麼可以強奪你的眼珠呢?你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挖下來給我。」
 
舍利弗一聽,覺得他說得有理,當即下大決心,勇猛忍苦的把左邊一個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並說道:
 
「謝謝你成就我的願心,請你拿去吧!」
 
「糟啦!」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誰叫你把左邊的眼珠挖下來呢?醫生說我母親的病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
 
舍利弗一聽,真是糟啦!他怪自己怎麼沒有問他一聲再挖眼珠,現在怎麼辦呢?把左邊的給他,還有右邊的可以看東西,若再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給他,那連走路都看不見了。可敬可佩的舍利弗,他不怨怪別人,他想,發心發到底,救人也要救到底,難得遇到一個肯接受布施成就自己道行的人,就再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給他好了。舍利弗這麼想後,就安慰青年說道:
 
「你不要急,剛才怪我粗心,沒有問清楚就挖眼珠,現在我知道了,反正人的身體是虛幻無常的,我還有右邊的眼珠,我願意挖下來給你做藥,醫治你母親的病。」
 
舍利弗說後,又再下大決心,勇猛忍苦的把右邊的眼珠挖下來交給青年。
 
青年接過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在鼻子上嗅了一嗅,當即往地上一摔,並罵道:
 
「你是什麼修道的沙門?你的眼珠這麼臭氣難聞,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食用!」
 
青年人罵後,並用腳踩著舍利弗的眼珠。
 
舍利弗眼睛雖然看不到,但他的耳朵沒有聾,他聽到青年人罵他的話,用腳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聲音,他終於嘆口氣,心中想: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不要妄想進修大乘,還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舍利弗這樣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現很多天人,對舍利弗說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剛才的青年是我們天人來試探你的菩薩道心的,你更應該要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
 
舍利弗一聽,很慚愧,利他的菩薩心又再生起,當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六十小劫以來,舍利弗不休息的學道,這一生遇到佛陀,證得聖果,所以能有天眼通

大施太子

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4%BD%9B%E5%AD%B8%E5%A4%A7%E8%BE%AD%E5%85%B8/%E5%A4%A7%E6%96%BD%E5%A4%AA%E5%AD%90&oldid=144103

大施太子
(本生)賢愚經大施抒海緣品曰:
摩訶闍迦樊,譯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
昔釋迦佛為大施太子時欲賑國人,入海求如意珠,知在龍王之頂,欲抒盡海水而取之。雖筋骨斷壞,終不懈怠。諸天感其至誠而來助之。龍王恐送珠與之。」
智度論十二謂為「能施太子。」是為毘梨耶波羅蜜(精進度)之圓滿行相。
智度論四曰:「毘梨耶波羅蜜云何滿?答曰:若有大心勤力如大施菩薩,為一切故以此一身誓抒大海令其乾盡,宣心不懈。」
 
---------------------------------------------------------------------------------------------------------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w/turn/blossom/037/037_06.htm  中台/導師法語

所謂「功德圓滿」,乃指行菩薩道修六度,每一度皆能圓滿。以布施波羅蜜而言,從布施「財」到生命,乃至所有一切都能布施,如此方稱為布施度圓滿。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是一位大施太子,當時全國天乾地旱,人民饑渴難耐,太子為了賑濟民眾,便將財寶,全數施予人民,乃至皇宮中的金銀財寶,也布施出去;國王一見宮中的財物逐漸地減少,勃然大怒,便將太子驅離皇宮。

太子離開了皇宮,仍然不捨行布施的大願,想起龍宮裏的龍王,擁有一顆能夠滿人所願的摩尼寶珠。太子便想借用此摩尼珠,救濟群生。海神為太子願心所感,便施展神力從龍宮取出寶珠,送予太子救濟貧乏;不料,事後又為龍王察覺並將寶珠奪回。

失去了寶珠,無法布施救濟饑民。大施太子便發願挑乾海水,來求得龍王的摩尼寶珠。於是,不斷地往返挑水,一天、二天、三天……,挑到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最後因體力不支而昏厥在地。四大天為太子的願行所感,便發心協助太子挑水,由於四大天王神通廣大,一下子海水就少了一半;龍王一見海水所剩不多,驚惶失措,同時也為大施太子行布施道的精神所感動,便將摩尼寶珠親自交給太子,使太子能廣行布施。像大施太子這般不顧自身的修行布施,便是布施波羅蜜功德圓滿。

佛經中的鳥喻

引用: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AG/mag93528.htm 曹仕邦

佛家好以譬喻方式說法,其中以「鳥」為喻的頗不少,今謹摭錄一些頗能使人發噱,同時在某一角度上又足發人深省的改寫成語體文,以供酒後茶前的談助。

(一)我所()──見生經
一頭「我所鳥」棲息一株果樹上,自以為整樹果子都屬於牠所有,好不得意。到了果子成熟,人們前來摘採,我所鳥急得在樹上大喊:「這些果子都是我的,你們不要採,不要採!」人們不理牠,還是繼續摘採。我所鳥既然認為果樹是牠的私產,別的鳥兒自然不會來幫牠,是以儘管我所鳥喊到聲嘶力竭,人們還是照採無誤,於是我所鳥樹上的果子越來越少了……。
()「我所」即「我所有」的意思。

(二)互喙鳥──見雜寶藏經
貓頭鷹們是白天睡覺;夜裡活動的,牠們討厭附近群鴉聒噪,吵得無法安眠,乃於夜裏趁烏鴉們熟睡,飛到群鴉棲息的林中去亂喙。烏鴉們被喙得頭破血流之後,自然心有不甘,知道在白天貓頭鷹看不見東西,又群起飛到牠們的林中亂喙。從此各自把握對方的弱點,以晝繼夜,喙得血濺草木,日月無光……。

(三)共命鳥──見雜寶藏經及佛本行經
從前雪山下有一鳥,一身兩頭,一個頭叫迦嘍嗏,另一個頭叫優波,只要其中一個頭吃了東西,便餵飽身體,另一個頭也就不必再吃。迦嘍嗏專門撿好吃的東西搶著吃,一點也不分給優波,牠認為既然一個頭吃東西便能使身體得到營養,那麼我吃了美食等於優波也獲得好處,何必多一張嘴來分亨呢?由於迦嘍嗏的獨斷獨行,優波漸感不滿,心想:雖然你吃了東西我也同時飽肚,但美昧總是你一人獨嚐,使我口中淡出鳥來,難道我一輩子非作你的附庸不可嗎?越想越氣憤,越想越不值。伸頸一喙,把一枚致命的毒果喙下,吞進共同的胃中……。

(四)青鳥──見舊雜譬喻經
孔雀王本來已有五百雌孔雀為妃嬪,一天看到一隻青鳥長得好看,便捨棄那五百隻雌孔雀,追求青鳥。青鳥要什麼牠便找來什麼供給牠,由於不顧一切地只替青鳥找好處,孔雀王終於不慎落入補鳥師的手中。孔雀王說:「你放了我吧,我送你滿山的金礦。」捕鳥師說:「國王答應過:誰補得孔雀王,便送黃金百斤,並送一美女為妻,我還是去領賞吧!」國王得到了孔雀王,本來想宰了來吃,孔雀王說:「陛下的王后現在生病,拿些水來讓我唸咒後給她喝,病就好了。若治好王后的病,請你赦免我!」果然治好了王后,於是不論宮人或百姓有病,都來求孔雀王的咒水。孔雀王說:「陛下不若把我拿到湖中,讓我把整個湖水都給施咒,人民便可以自己取水治病,不更方便嗎?」國王乃以一段木頭縛在孔雀王腳上,帶牠到湖中作法,果然以後水到病除,百姓把孔雀王當做生神仙來供養。孔雀王對國王說:「你看!百姓們把我如天神般敬仰,我不願離開了,請把我腳上的木頭除去吧!」國王如言,孔雀王飛到樑上大笑,國王問:「你笑什麼?」孔雀王說:「我笑天下有三個傻瓜,我本來已有五百孔雀婦,卻看上那頭青鳥,結果為補鳥師所得,所以我是傻瓜!捕鳥師捉到了我,我已答應送他一山金礦,他卻只要陛下微末的賞賜,所以他是傻瓜!陛下獲得一位神醫,可以使屬下人民全體都健康茁壯,卻輕易地把他放走,而不知留住難得的人才,所以你是傻瓜……

(五)吉利鳥──見雜寶藏經
從前波羅奈[木*奈]國的國王曾下令禁止殺生,人民不許從事漁獵。國中有一狡獪的獵人,扮成上山修行的仙人的樣子,跑到山上去偷獵鳥獸,人家看他道貌岸然,想那鳥獸日少是他下的毒手。那知,獵人的行為給吉利鳥發現了,吉利鳥乃飛到眾人面前大聲揭穿他:「今天害死甲,明天放翻乙的,其實是這笑迷迷不說話,一團和氣的長者啊………。

(六)網中鳥──見雜譬喻經
有一位補鳥師,把羅網在水邊張設,放好鳥食之後,果然誘得大群飛鳥下來喙食。補鳥師把網一垃,鳥兒都落入網中,其中有一大鳥,奮翅掙扎,居然把網扯離地面,眾鳥千翮共振,帶起整個網到天空一同飛走。補鳥師一邊望著天空,一邊跑步追趕,旁人說:「你這傻瓜,鳥兒們在空中,你在地面追逐,那裏追得到?」補鳥師回答:「不要緊,反正他們己身陷羅網之中,頂著網來飛,飛也飛不遠的!」果然到了太陽西下,網中眾鳥各思歸巢,看著大鳥只顧朝自己的目標走,不理會大眾,於是各自找自己的方向,在網中翻騰滾轉。原先眾鳥同一方向飛行,故能把羅網扯到天空,補鳥師無法到手,現在各找出路,失去平衡,於是整網鳥兒都墮落到地面上……。

我所鳥

引用: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235.htm  中台/佛典故事
 
佛陀與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來到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一位尊者,擁有無量金銀珠寶,萬貫家財,雖然富有,卻慳吝猶不知足,不僅不供養侍奉父母,連妻子、奴僕也是吃不飽、穿不暖,更不與親族朋友往來,唯恐他們來借貸財物。尊者命終之後,沒有子女繼承家業,因此所有家產,都歸國家所有。

比丘將這件事告訴佛陀,佛陀告訴諸比丘,這位尊者不僅今生慳吝,不行布施,過去生也是如此。

過去,在大香山上有一種蓽茇樹,樹上住了一隻鳥,名叫我所鳥。蓽茇樹的果實有食療效用,所以果子成熟時,有很多人上山來採果實,我所鳥見了猛力地呼喊:「這些果子是我所有的,你們不可以來摘。」人們不理會牠的叫喊,繼續摘著果子,我所鳥卻一再地叫喊:「我不希望別人拿走我的東西,你們趕快停止。」

然而,任憑我所鳥如何地憂愁叫喊,也沒有人停下手邊的動作,果子還是一顆顆被摘了下來,我所鳥不斷地哀號,牠的悲泣聲,越來越小,漸漸地力竭身亡。

佛陀告訴比丘,當時的我所鳥,就是現在這位貪吝尊者,所以大眾當修布施,割愛去貪,內心恆保清淨無垢,比丘聽佛所說,個個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生經卷一.佛說是我所經第五》
省思

世間上的東西,有什麼是可以久藏不壞的呢?萬事萬物皆生滅無常,就連與自己朝夕不離的色身,也有敗壞之日。短暫的生命過程中,何不把握修善因緣,與人分享現有的美好事物!
--------------------------------------------------------------------------------------------------------------------

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e597e90100c49s.html 

捨與得

舍,在佛家看来,就是对一切事物不起一点儿憎爱执著,并且能够不断地付出。

很久以前,有一座大香山,山里长着无数的荜拔树、胡椒树以及其它各种药草。荜拔树上常常栖息着一种鸟,名叫“我所鸟”。

每年春天药果成熟时,许多人便来到这里采摘药果,用这些药果治病,这时我所鸟总是悲伤地叫唤着:“这果是我所有啊!你们不要采摘!我心里真不愿意谁来采摘啊!”

它虽然这样叫喊,人们还是照旧采摘,一点也不理会它的哭嚎。这鸟命薄,忧伤地叫呀叫的,声声不绝,最后终于因为过于哀伤而死。

故佛有一偈曰:人执我所有,悭贪不能舍,纵以是生护,亦为无常夺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房屋、眷属、家产,这些身外之物可以利用它来维护我们的生命;而修行人所需的仅是菜饭饱、布衣暖足矣,如贪求无厌,;吝惜不舍,一旦失落,难免会像我所鸟那样哀叫而死。

有一天,佛主见路边地下埋有黄金,就对弟子说“下有毒蛇”。佛主走后,有个人不信,去挖土,挖出很多黄金来,一时暴富,被人告发。国王责怪他没有缴公,就判了他的罪,所以佛主说黄金就是毒蛇

佛主还说人所有财物为五家所有,哪五家呢?为水所漂,为火所烧,为贼所盗,为子所败,为官府所抄。其实娑婆世界里的一切,都不是用来拥有的,而是用来舍的,一个人舍下一切则是真正的壮大,无牵无挂;一个人拥有一切便是沉沦苦痛的深渊。学会舍弃,免于物欲的奔逐、事物的执迷,才能获得人生的自在与豁达。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中一个湖名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洁净,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与园圃,人们都喜欢在湖边筑屋而居。

另一个湖名叫死海,水质的碱度为于世界之最,湖里没有鱼儿的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景象一片荒凉,没有人愿意住在附近,因为它周围的空气都让人感到窒息。

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一个湖既接受也付出,而另一个湖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

让河流动,方得一池清水,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舍,而后得,这是人生的道理。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却。舍与得互为因果,往与复本来是自如的,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佛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即是无烦恼挂碍,心境圆融通达,万象归于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中。

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的价值更要有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无异于作茧自缚,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也能获得什么,那也是一种得不偿失!

舍得之妙,妙在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不是固执的痴迷,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智慧的选择。